秦嶺連雲棧道|唐生學成畢業,親朋好友帶著豬肉、山薯等前來祝賀

《漫遊小記》之十七《
連雲之棧

林散之 著,專業行走

序言:1934年,37歲的林散之遵從黃賓虹的教導,為師造化,孤身一人,行遊萬里。尋嵩高,叩潼關,上太華,歷終南,橫太白。此行經過,後被收入所著《漫遊小記》。專業行走今試著譯為白話文,權且自娛自樂。林散之既是詩人、書畫家,又是散文大家。本人自知譯文不及原著萬分之一,請諸君見諒!

秦嶺連雲棧道|唐生學成畢業,親朋好友帶著豬肉、山薯等前來祝賀

林散之離開漢中前往勉縣、寧強路線圖

從漢中西門出來,沿著沔水北岸行走。沔水,指的就是漢江上游這一段,也被叫做漾水,它流經漢中南入漢江。這江水比較淺,裡面有很多沙石,不能行舟。

六十里之後到達黃鎮,唐生如約正在那裡等著我。

唐生學成畢業,設宴款待舅家親朋,食物清寡,只是煮熟了而已

兩人相見,心中甚是開心,於是一起前往其舅舅家。唐生的舅舅姓史,是一個農民,住在史村,距離黃鎮有十里,十分荒涼偏僻。

唐生對我說:“在此還不得不耽擱兩天,因為自己學成歸來,我舅舅家人以及其他親戚,都非要給我祝賀一下,實在不便推辭!”

我告訴唐生:“學成畢業這事,確實值得祝賀!我也應該備上禮物,向你表示祝賀才對呀!”唐生堅決推辭並不領受!

第二天早上,天色剛明,唐生的親朋好友們,就帶著豬肉、山薯、玉米等東西前來祝賀,熙熙攘攘,歡慶一堂。所謂山薯,當地人都叫洋芋,這洋芋的個頭,比我老家出產的要小數倍,樣子有點像茨菰。

秦嶺連雲棧道|唐生學成畢業,親朋好友帶著豬肉、山薯等前來祝賀

秦嶺連雲棧道|唐生學成畢業,親朋好友帶著豬肉、山薯等前來祝賀

唐生備了酒席招待大家。席面很簡單,其提供的各種食物,裡面連油鹽醬醋都沒有,完全談不上有什麼烹飪調製的技法,只是大概囫圇煮熟了而已。

大夥坐在一起吃,毫不在乎好不好吃,直到天色漸晚,方才各自道謝離開。

到了沔陽,也就是今天的勉縣,沒有入城,而是繞著城南前行

唐生忙了整整一天,十分疲憊,休息了一天後,幫我僱請了他表兄史某,陪我一起前往四川。

第二天,史某揹著行李,跟著我與唐生一起踏上了前往沔陽的道路。

天氣微陰,十里後就進入山中,山路凹凸不平、曲曲折折,田埂高高低低、上上下下,視野收攏眼睛看不遠了,這裡再也沒有漢中盆地那樣的景色了。

從漢中到沔陽有一百二十里遠,已經通了公路,走起來很方便。

我們離開唐生舅舅家五十里後,就到了沔陽,但是並沒有入城,而是繞著城南前行。這裡就是前往連雲棧的起點了。

秦嶺連雲棧道|唐生學成畢業,親朋好友帶著豬肉、山薯等前來祝賀

沔陽(勉縣)風光

秦嶺連雲棧道|唐生學成畢業,親朋好友帶著豬肉、山薯等前來祝賀

武侯祠

秦嶺連雲棧道|唐生學成畢業,親朋好友帶著豬肉、山薯等前來祝賀

武侯墓

沔陽城東有一個武侯祠,十分壯偉,裡面有成百上千的古柏樹。而沔陽東南三十里就是定軍山,層峰疊嶂,峨峨無際,山上有一個武侯墓。

據說每年三月是武侯墓一年一度的清明廟會,屆時四面八方的膜拜者很多。只可惜唐生心裡想著回家,不能一同前往武侯墓祭拜一下。

五丁關上面有三五戶人家,皆以售賣茶水為生

離開沔陽四十五里到達蔡壩,這裡有十來戶住家,其中一半都是開旅店的,店裡又髒又亂,時間不早了,只得留宿蔡壩。

早上起來,走了十五里,到達青羊驛。路很窄,兩邊山高峰奇,爭起迎人。

三十里後,到達大安驛。再行十里,到達烈金壩。這一路過來,都是行走在奇山之中:上坡下坡的臺階道路,曲折迴環,到處都是古樹老柏,搖青曳翠,絕對堪稱幽奇絕景。

十五里後,到達寬川鋪。再走五里,就是五丁峽,也叫做金牛峽。

秦嶺連雲棧道|唐生學成畢業,親朋好友帶著豬肉、山薯等前來祝賀

金牛峽

只見峽谷中的石頭,突然出現在眼前,突兀兀就像刀劈的一樣。這石頭寬廣不過幾米,高度卻有幾百米。

我們沿著鑲嵌在石頭上的臺階往上走,只覺得陰氣很重、陰森恐怖,就像是在深巷之中行走一般。四周山峰挺立,高聳入雲,到處都是怪石,好像隨時就會掉落下來。再俯視峽谷底部,水流滾滾、湍急而下,奔騰而出,撞擊在石頭之上,聲音大得就像是在打雷。

繼續攀登行走了十里,達到五丁關。五丁關在嶺上,把控著道路之險。上面有三五戶人家,皆以售賣茶水為生。我和唐生要了一壺茶,坐在嶺上稍事休息,然後下五丁關,十五里後,到達滴水鋪住了下來。

在白蓮驛碰到民間戲曲表演,唱詞不清不濁,不倫不類

我和唐生已經連續走了好幾天,身體很疲倦,在滴水鋪的時候,起得稍微晚了一些。吃完早飯,走了二十里,來到白蓮驛。

正好碰到白蓮驛有民間表演,賽神演劇,四面八方前來觀看的人熙熙攘攘,好不熱鬧!唐生叫我一起去看看,我高興地答應了。

只見臺上的人,均飾粉塗墨,不知道演的到底是什麼劇目;他們張著嘴巴,口中唸唸有詞,也不知道唱的到底是什麼內容。

秦嶺連雲棧道|唐生學成畢業,親朋好友帶著豬肉、山薯等前來祝賀

秦嶺漢中地區戲劇表演

秦嶺連雲棧道|唐生學成畢業,親朋好友帶著豬肉、山薯等前來祝賀

秦嶺漢中地區戲劇表演

秦嶺連雲棧道|唐生學成畢業,親朋好友帶著豬肉、山薯等前來祝賀

這唱詞音調有點像西京曲,也有點像我老家廬州調,不清不濁,不倫不類,假若讓京劇大家餘叔巖、言菊朋、梅蘭芳等人看見了,不知作何種感想。

看了一個小時,看夠了後,我和唐生離開。前往寧羌,十里就走到了。

唐生見留不住我,讓他表兄史漢給我揹著行李,拱手作揖而別

寧羌距漢中已經三百里,是秦嶺山中的一個小縣,民風十分古樸。市場上售賣的東西,除了豆子、小麥、玉米以及大布大帛之外,就沒有其他稀奇物品了。

我著急要去四川,於是辭別唐生。其實唐生原本打算留我住幾天的,我實在不願停留耽擱。唐生見留不住我,於是讓他表兄史漢給我揹著行李,然後把我們送到了寧羌西門,最後拱手作揖而別。

走出寧羌西門五里,道路漸漸陡了起來,翻過山嶺大約三里,就是牢固關,這是一個險要之地,易守難攻。

秦嶺連雲棧道|唐生學成畢業,親朋好友帶著豬肉、山薯等前來祝賀

過了牢固關十五里,就是黃壩驛,到處都是高大的古木,過河的橋樑已成危橋,又是一個荒廢的驛站,入眼的景緻十分悽慘。

由黃壩驛往左轉,從石坡向上走五里,就是閔家坡。此地山石突兀重迭,山勢峭拔險峻,我們當天投宿坡上。

閔家坡只有兩三戶人家,均貧苦至極,看了看能吃的東西,就只有洋芋了,至此才後悔之前沒在黃壩驛住下來。

(《漫遊小記》未完待續,點擊左上方關注專業行走,即可閱讀全文)

特別聲明:1. 本文是翻譯作品,從古漢語翻譯為現代文,專業行走只是譯者,林散之才是主人翁。2. 文中配圖由頭條圖庫免費提供,不是林散之1934年所攝,也不是專業行走所攝,僅僅是為了營造文中意境所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