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收薯正適宜 平谷賢王莊村農民秋收忙

新京報訊(記者 耿子葉)“寒露早,立冬遲,霜降收薯正適宜”“霜降拔蔥,不拔就空”“晚麥不過霜降”一句句霜降農諺,道出了農民從二十四節氣中總結的農耕智慧。10月22日,距離霜降還有2天,北京平谷夏各莊鎮周邊一派深秋景象——黃透了的樹林、忙著翻地的村民、滿載紅薯的三輪車。

霜降收薯正適宜 平谷賢王莊村農民秋收忙

平谷賢王莊村村民趙忠芹忙著收紅薯。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在賢王莊村地頭,趙忠芹和丈夫正趕著收紅薯。為了省錢,兩畝半的紅薯全靠夫妻倆手工刨。“霜降出白薯。”趙忠芹告訴記者,一般都是霜降前後收紅薯,“今年別家都收得早,俺們外出打工沒時間回來,收得晚,現在這片地就剩俺們一家了。霜降一過,天就涼了,再碰上下雨紅薯就不好收了。”

趙忠芹和丈夫兩個人前前後後忙了小半個月,晚上有時候要忙到9點多。“俺們種的紅薯都是賢王莊村大隊統一配的紅薯秧子,發放到村民手裡,村裡有很多種紅薯的,今年俺家種了1萬多株,多的有種5-6萬株的。”

霜降收薯正適宜 平谷賢王莊村農民秋收忙

趙忠芹家的紅薯迎來了豐收。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家裡的兩畝多地今年預計能收1萬多斤紅薯,每斤紅薯價格在2-3塊錢。趙忠芹對今年的收成很滿意,紅薯品質好也不愁賣。22日當天在地頭,夫妻倆就賣出了1000多塊錢,“有送禮的,有賣菜的,有自家吃的。”

如今村裡的環境也好了,趙忠芹一家人也在夏各莊鎮買了樓房,居住環境好了,種地的環境也好了。在趙忠芹家地頭附近,有大片的樹林,一到深秋就滿是黃葉。趙忠芹丈夫告訴記者,這是前些年植樹造林栽下的樹,沒幾年都長大了,現在成片的樹林,比香山還美。

霜降收薯正適宜 平谷賢王莊村農民秋收忙

在趙忠芹家地頭附近,有大片樹林,一到深秋就滿是黃葉。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霜降收薯正適宜 平谷賢王莊村農民秋收忙

深秋時節,樹葉都變成了黃色。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霜降收薯正適宜 平谷賢王莊村農民秋收忙

黃葉也是深秋裡一道靚麗的風景。 王巍 攝


新京報記者 耿子葉 攝影 王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