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閩侯下一站更美!

文旅融合,閩侯下一站更美!

閩侯“五虎五福”形象發佈。

文旅融合,闽侯下一站更美!

專家智庫成立儀式上,閩侯區域內旅遊景點被點亮。

文旅融合,闽侯下一站更美!

嘉賓展開圓桌對話。

文旅融合,闽侯下一站更美!

文旅專家智庫成員獲頒聘書。

全域旅遊,是眼下閩侯創新發展的高頻詞,朝著閩越風情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的目標,閩侯正依託綠水青山基底和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全力邁開衝刺步伐。

21日至22日,參加中國閩侯文旅高峰論壇的嘉賓們和閩侯各招牌旅遊資源來了場親密接觸。結合所聽所看,23日的主論壇上,一場圍繞推進八閩首邑文化和閩侯旅遊創新融合的對話熱鬧展開,助力這聲來自閩江的問候更美更響亮。

發展全域旅遊,閩侯準備好了!

一部規劃成果

昨日論壇上,已順利通過評審的《閩侯縣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下簡稱《規劃》)正式亮相,並對外發布規劃成果。

按照《規劃》,閩侯將通過“一城引爆、兩極驅動、一帶串聯、四區共建”的發展路徑,最終形成“一城兩極一帶四區”的全域發展格局。

狹長如彎月的首邑境內,“一城”在全縣中心,即城市風情旅遊區——“閩江花月夜”城市中央遊憩區。此區域將以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為目標,活化“閩”越文化打造中國閩越風情體驗地,一“江”兩岸點亮打造城市中央溼地公園,“花”園城市構建描繪美好畫卷,“月”光經濟拉動打造城市休閒會客廳,新潮“夜”遊引領點亮閩侯夜遊空間。

“兩極”緊密連接。一是禪修聖境——雪峰禪修旅遊區;二是古靈山水——五虎山—十八重溪旅遊區。

斜穿全域中的“一帶”——百里閩江風情帶,將充分利用閩江閩侯段100多公里資源,建設“首邑號”遊船城市新地標,構建包括塔礁洲溼地公園、鯉魚洲度假區等在內的六大體驗節點。

“四區”從北向南依次為山地康養度假區、古閩原鄉體驗區、古靈山水休閒區和七里特色旅遊區,覆蓋閩侯絕大部分鄉鎮,將成為閩侯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抓手。

一個專家智庫

昨日論壇上,閩侯縣文旅專家智庫正式成立,將成為閩侯全域旅遊發展的專業“智囊團”。

2019年至2020年度,閩侯縣文旅專家智庫計劃入庫專家30位至40位。論壇當日到場入庫專家17位,包括全國知名文旅專家學者、龍頭文旅企業高管、文旅投資與評估專家等。

據介紹,根據閩侯文旅產業發展現狀與條件,智庫將突出權威性、落地性、持續性、實戰性、多元性,結合文旅產業發展前沿理念方法,助力閩侯文旅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為閩侯文旅項目規劃建設與運營推廣,旅遊人才培養與隊伍建設提供經驗、技術、理論、理念等全方位支持。

一套IP形象

論壇上,閩侯“五虎五福”IP形象正式發佈。“五虎五福”IP形象來源於閩侯五虎山,分別名為“福大人”“福二爺”“福三叔”“福四妞”和“福星仔”,代表閩侯不同的資源稟賦和發展潛力。

結合此次高峰論壇,“主題款”五虎公仔盛裝亮相。“福大人”代表閩侯人文先賢,按照閩王人設特點,穿漢服,戴官帽,配青銅劍;“福二爺”代表閩侯海洋文化,主題款結合年輕人喜好,換上一身嘻哈行頭更接地氣;“福三叔”象徵閩侯的工匠精神,以魔術師打扮呈現,體現其豐富的創造力;“福四妞”象徵閩侯的山水生態,以閩劇花旦形象亮相,表現傳統藝術之精華;“福星仔”象徵閩侯的未來潛力,設計具有科技感,體現閩侯在前沿領域的創新與探索。

“福州方言中,‘虎’諧音‘福’,五虎也就是五福,用五虎作為閩侯的IP形象,也代表著一份美好祝願。”設計者福州來畫科技有限公司動畫指導陳煒說。

發展全域旅遊,閩侯可以更好!

張輝(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在閩侯發展旅遊產業,閩江是很重要的資源。”張輝建議,要注重提升兩岸環境,完善道路、街區、植被、小品等建設,輔以休閒步道、適度的水上游樂項目,營造良好生活氛圍。

“閩侯離福州城區很近,可以按‘休閒’核心,構築當地旅遊發展體系,打造成福州的最美后花園。”張輝建議,在此基礎上,可挖掘溫泉、山水等在地資源及飲食、戲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更多人留下來、住下來。

張輝說,下一步閩侯可以把營造旅遊環境作為重點,在市容市貌方面重點加強,提升城市品位,“這樣能進一步改善閩侯投資環境和人居環境,我看到縣委、縣政府已有所考量和行動了,這一點值得肯定”。

王鵬訓(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經濟與管理研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通過這些天的走訪和了解,我認為閩侯就像一個‘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美麗少女。”在王鵬訓看來,閩侯的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程度有限,也因此保留了豐富的山水資源,和靜謐、悠閒的生活方式。

他表示,閩侯發展旅遊業有兩大優勢。第一是區位優勢,其“包裹”福州城區,能通過與福州城區差異化發展,提高城市吸引力;其次是資源優勢,王鵬訓梳理出山脈、水脈、人脈、文脈“四脈”,認為閩侯可依託自身資源稟賦,做好“山水人文”文章。

王鵬訓認為,針對閩侯旅遊業“有資源待開發,有文化待整理,有景點待提升”的現狀,閩侯需落實好整體旅遊發展規劃,保持良好的公共服務狀態,並建立起適應全域旅遊發展的體制及新的評價機制。

莊錦華(臺灣文創界知名學者、教授、臺灣百億桐花祭項目操盤手)

“這是我第一次來閩侯,遊覽了閩侯當地的山水人文資源,就發展旅遊產業而言,有豐富內涵值得挖掘。”莊錦華告訴記者,她印象最深的是閩侯縣博物館,其中有很多當地文化元素和特色產業,是能轉化成文旅產業的豐富“養分”。

在莊錦華看來,產業可分為原料、工業產品和商品、品牌和活動、體驗和服務四級。“發展旅遊業的關鍵在‘四級+’產業,即‘感動’。”莊錦華說,目前閩侯一級產業資源豐富,如何利用好這些資源講好閩侯故事,打造閩侯自身感動點,是接下來應當努力的方向。

“發展全域旅遊最珍貴的一點是形成共識,凝聚力量。”莊錦華表示,此次高峰論壇,閩侯縣花大力氣找來學者專家、業界大咖為文旅發展“把脈”,用心程度可見一斑,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福州日報 記者 孫漫 林瑞琪)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