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的對孩子進行情感反饋


如何正確的對孩子進行情感反饋

前陣子,一位母親向我傾訴,說自己很想了解孩子每天在學校的情況,但是孩子已經不願意將煩惱分享給自己聽了,明明對孩子的各方面都挺關心的,現在竟有些手足無措了。相信部分家長也會有這樣的疑惑,原本孩子恨不得把學校的風吹草動都帶回家,現在卻越來越沉默,不願意從情感層面和家長交流了

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下面咱們就來詳細說明一下。

很大的問題出在家長沒有提供給孩子一個有效的情感反饋。確實,很多家長說我沒有大吼大叫啊,而且每天我們的話題都是圍繞孩子的衣食住行的,這樣還不到位嗎?事實上,家長們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孩子在發展過程中對情感反饋的需要比如在孩子傾訴自己的情感時,家長認為這些情感是小孩子氣的、多餘的,就會轉移話題,不進行回應;或者是孩子在表達時,家長只關注到了孩子其他方面的需求,從而遺漏了孩子這時候的情緒,家長以為問題解決了,其實關鍵點被遺漏了。

這直接導致了孩子對於情感反饋的錯誤認知,會讓孩子傾向於認為別人都不會給予自己情感支持,產生了習得性無助,甚至覺得自己對於情感方面的要求是多餘的。有時也會忽略別人的情感需求,可能一直影響到孩子的成年。

那麼,咱們應當如何正確的意識到這個問題,並且去妥善解決呢?

如何正確的對孩子進行情感反饋

首先,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因為許多家長一味的希望孩子可以變得優秀、健康,一部分可能是出於作為家長的責任,一部分是出於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差勁,那麼在某種程度上就會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所以很多時候都是直接下命令式的的要求孩子做這做那,不允許孩子有過多的詢問,這種教育模式下,孩子就會有一種反正他們也不關心我的真正想法,就按照他們說的做去吧,而事實上,內在驅動力卻很弱。

所以,檸檬建議在孩子表達一件事情的時候,咱們應當先抓住孩子的情緒重點,給孩子情感反饋,比如孩子的橡皮被同桌搶走了,可以先問孩子是覺得委屈還是生氣,先達到共情,孩子發洩完自己的情緒之後,再看如何去解決事情。之後可以適當的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相關的,比如孩子突然哭了,家長也不知道什麼原因,那咱們可以和孩子說:爸爸媽媽和你不在一個年齡段,所以可能猜不到你在想什麼,下次可不可以直接和爸爸媽媽分享你的情緒呢?爸爸媽媽很樂意和你分享生活中的每個細節。這個時候孩子會認為自己得到了重視,有助於下一次的主動表達。

其次,教孩子正確管理情感。由於情感背後都是有事情來影響的,那麼我們最後也希望孩子是通過對事情的解決來管理好情感。先對情緒情感進行識別,引導孩子正確的認知,有時候孩子一直哭,可能是生氣,也可能是委屈,那麼就要讓孩子辨別哪一種才是引起難受的情緒,繼而對情緒進行歸因,比如孩子的東西被同學搶去玩,可能不是因為生氣,可能是因為之前孩子對搶東西的同學一直很好,但是這個同學不僅沒有反饋,還將孩子的東西據為己有,那麼這種情況下,孩子其實是對自己的付出感到失落。歸因後就可以針對具體的事件進行解決。通過這樣的方式,孩子意識到情感情緒都是正常的,並且也可以通過自己去解決這類問題,這樣家長也會省很多心力。

在孩子的情感傾訴名單中,應該有家長的一席之地。隨著孩子的成長,情感的感知和表達的需求越來越豐富,這個時候需要家長正確的反饋、引導並且教授孩子正確處理情緒情感的方法,才不會出現孩子與家長愈行愈遠的情況。

您的點贊是對我最高的讚賞(收藏不點贊,都是耍流氓-_- )

孩子不聽話、不愛學習、書寫粗心、計算馬虎、寫作業拖拉、成績上不去....等一切關於學習、成長過程中問題,私信我,有問必答~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