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醫院給貓咪打的疫苗,其實並不是狂犬疫苗

對於現在的養貓人來講,新貓到家最關注的就是給貓咪“打疫苗”,但是很多人都 認為,貓咪只需要打狂犬疫苗就夠了。其實並不是的。

貓咪需要打的是“貓三聯”,這個疫苗是用於預防傳染病的。而狂犬疫苗,是在貓三聯注射完畢後,主人根據需求選擇再決定需不需要注射的。

貓貓的健康常被各種傳染病威脅,抵抗力弱的幼貓階段最容易感染,病情嚴重時甚至會奪走貓貓的生命。因此,我們需要正確認識貓咪的“傳染病”

貓瘟

貓瘟(又稱貓泛白細胞減少症、貓傳染性腸炎)是由貓泛白細胞減少症病毒(FPV)引起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1歲以內幼貓比成年貓更易得,死亡率高。

1 症狀表現

寵物醫院給貓咪打的疫苗,其實並不是狂犬疫苗

發燒,可達40-41℃;精神不振和厭食,最典型症狀是頻繁嘔吐,且嘔吐物呈黃色膽汁樣,嚴重的貓咪滴水不進,出現水樣血便。需要用貓瘟病毒試紙條進行診斷。

2 檢查確診

貓瘟一般通過試紙檢測,血常規和生化檢查等檢查結果來確診。

貓鼻支(貓皰疹病毒)

貓鼻支病原為貓鼻氣管炎皰疹病毒,主要感染幼貓,一經感染髮病率100%,體質好的貓咪有可能攜帶病毒但不發作。貓鼻支有著極強的傳播性,它能迅速通過空氣、唾液等方式擴散。

1 症狀表現

寵物醫院給貓咪打的疫苗,其實並不是狂犬疫苗

貓咪通常發燒到40度,打噴嚏,流鼻涕,眼結膜水腫,嚴重的貓咪眼睛鼻子都被眼屎鼻涕糊住。

2 檢查確診

做實驗室PCR檢測、血常規檢查,配合 X光片。

注意:貓鼻支沒有專門的檢測試紙。

貓杯狀病毒感染

貓杯狀病毒感染是貓病毒性呼吸道傳染病,該病毒攻擊貓咪的呼吸道(鼻腔和肺部),口腔(即口炎),以及腸道和肌肉骨骼系統。在未接種疫苗的貓中具有很高的傳染性,常見於多貓家庭,以及繁殖場所的貓咪。

1 症狀表現

寵物醫院給貓咪打的疫苗,其實並不是狂犬疫苗

明顯的主要是口腔病變,貓咪出現流口水,口臭,食慾下降或無食慾,進食時掉落食物,甚至哀嚎,體重下降。可見口腔黏膜發紅,超出齒齦周圍。

2 檢查確診

根據具體口腔症狀,血常規檢查,實驗室診斷,刮取病理組織物熒光抗體染色,檢測抗原。

貓傳腹

貓傳腹(FIP)是由貓冠狀病毒(FCov)引起的,冠狀病毒是一種胃腸道病毒,很多毒株中很少的一部分會突變為腹膜炎病毒,造成貓咪傳染性腹膜炎。主要感染免疫力低下的貓貓,如1歲以下的幼貓高發,2歲以上的貓貓則非常少見。

1 症狀表現

寵物醫院給貓咪打的疫苗,其實並不是狂犬疫苗

感染貓傳腹的貓咪一般受過外部刺激,如寄養(生活環境或飼養人的改變),接觸新貓,絕育,免疫,以及引起貓驚恐不安的各種外界刺激。

貓咪精神不好,食慾下降,活動減少,睡眠增多,甚至突然發燒39.5-40.6℃。

多數傳腹貓都會出現腹水(溼性)。腹水較多的情況下用肉眼可以明顯看出,貓的肚子膨脹,比身體正常寬度要鼓,用手觸摸可以感覺到水的波動感。(特徵症狀)

2 檢查確診

貓傳腹是很難確診,需做生化檢查、血常規、X光檢查(是否有胸水),B超看腹水情況。確診傳腹還需要抽取腹水做化驗,比如PCR檢查和李凡他試驗(Rivalta 試驗)。

根據具體感染病毒的情況,有一定治療原則。

1 輸液支持療法

針對體質虛弱無法進食的情況,輸葡萄糖鹽水、電解質、維生素等,補充能量,增強抵抗力,以及糾正脫水。

2 抗病毒

控制病毒的感染,一般會使用抗病毒血清,干擾素,免疫球蛋白等。

3 抗感染

抗生素控制炎症,不同的炎症情況,用藥不同。比如,杯狀病毒引發的貓口炎需要長期使用激素。

4 根據貓貓情況對症處理

緩解由病毒引發的症狀,控制病情,或者繼發細菌感染引起的其他問題。貓口炎嚴重時還需要拔牙處理等。

寵物醫院給貓咪打的疫苗,其實並不是狂犬疫苗

貓咪主人要做好家裡衛生消毒,感染貓鼻支、貓瘟等強傳染性的疾病,多貓家庭注意嚴格隔離。


貓咪傳染病的預防

1 疫苗預防

做好疫苗免疫是預防疾病的關鍵。目前廣泛使用貓三聯疫苗,安全性高口碑好。可以預防貓咪常見的三種傳染病,貓泛白細胞減少病毒引起的貓瘟,貓皰疹病毒引起的貓鼻支(貓傳染性鼻氣管炎),貓杯狀病毒引起的貓鼻結膜炎和口炎。

寵物醫院給貓咪打的疫苗,其實並不是狂犬疫苗

2 日常預防

(1) 室內飼養,避免外出和陌生貓咪接觸,避免外出寄養等。

(2) 儘可能改善貓的生活環境,減少壓力,避免創傷,保持衛生整潔和舒適愉快。

(3) 避免多貓混養,控制養貓數量

(4) 日常做好衛生消毒,注意定期清理貓砂,貓砂盆遠離水盆食盆放置。


那麼又有人問了,那狂犬病疫苗呢?需不需要注射呢?

我們下期再講講這個“狂犬”記得關注我哦~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