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留學生和國內中小學生的6個區別

現如今,很多家長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往加拿大的留學,就是因為加拿大的教育水平在世界排名中處於領先水平,那麼加拿大留學生和國內學生有哪些差別呢 ?

加拿大留學生和國內中小學生的6個區別

一、課堂

在中國,教師比較喜歡幫孩子給出一個總結,學生只需聽從接受就好,如果有的同學不盲從,膽敢舉手發言挑戰老師的 “ 標準答案 ” ,通常不會有好結果。當然啦,中國學生在課堂上是比較遵守紀律滴 ~ 在加拿大,授課更多是採用討論式、辯論式,老師鼓勵學生自由發言,甚至以書中情節表演角色,發揮創意。學生各抒己見自不在話下,課後找老師暢談自己見解、以及積極參與課堂討論的學生,可以獲得高分獎勵。

加拿大留學生和國內中小學生的6個區別

二、作業

在中國,學生的作業是重複作題,背誦統一答案。老師普遍採用題海戰術,重視量的積累。重在練 “ 基本功 ” ,並不把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思考能力納入教學重點。 在加拿大,作業量雖然不多,但做起來麻煩,費時間。如文學課,老師要求學生寫首詩,寫完詩,還要根據詩的內容畫出圖畫,塗上顏色。還有許多作業是以論文形式提交。旨在培養學生創造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

加拿大留學生和國內中小學生的6個區別

三、考試

在中國,學生的升學道路是靠一路考過去的,中考、高考、研考,甚至小升初的競爭都很大,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老師,都十分重視考試成績,每次考試後班級和年級都要大排名。追求結果至上。 在加拿大,學生在小學階段都是就近入學的,總成績由五部分組成:出勤、作業、課堂發言、期中、期末各佔百分比。申請大學會根據地區的不同有所差別,一般的省份只需學生提供 12 年級或者 11 年級的成績即可。重視平時表現與積累。

加拿大留學生和國內中小學生的6個區別

四、素質

在中國也一直提倡素質教育,然而收效有限。學生把大量時間花在背唐詩、算加減法、解數理化難題、背文言文、英語單詞等等。書山題海培養出只會讀書的書呆子。 加拿大學生在遊戲中認識了加拿大的紙幣和硬幣並會使用,懂得消防救護和報警的相關知識,知道怎樣平衡膳食,知道身體的常識及對自己的保護措施等等,他們甚至懂得做烹飪、縫紉、建築、木工、飛機維修或者讀小說等等。在遊戲中培養出動手能力強的多面手。

加拿大留學生和國內中小學生的6個區別

五、大學錄取

中國教育向來重視硬實力,大學只看你的高考成績。填報志願,往往是押寶式,第一志願進不去,則被降到第二檔,二志願錄取者很少,尤其對進一流大學的學生來說,更是殘酷,許多優秀的學生,因為志願沒報好而名落孫山,遺憾終身。 加拿大的大學在招生時更多的是看學生的軟實力。大學是申報制,一流大學各科 85 分以上,二流學校 80 分以上,可以同時申報若干個學校,也可能這些學校都發錄取通知書,學生再根據情況決定去哪所學校上學。加拿大的招生官並不喜歡只懂考試的學生,所以他們會綜合考慮學生各方面的素質,比如組織能力、創新能力、交流能力等。不要以為你的成績夠高,就一定可以申請到加拿大的名校。

加拿大留學生和國內中小學生的6個區別

六、心理教育

中國的中小學很少有開設心理教育的課程,如果班主任照顧不到,或者遇到不負責的班主任,學生就有可能發生一些不太健康的心理變化。大學雖然一般會有專門的心理老師和心理課程,但是學生一般不會主動找心理老師去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