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講述:名利最為浮世重,古今能有幾人拋

一個人開始對功名富貴不動心,還比較容易;但是當功成名就時還要自己不動心,那就很難了。人在功名成就、躊躇滿志時,就以為自己最偉大了,這一念就是動心。

所以唐末詩人有一首詩說:

冥鴻跡在煙霞上 燕雀競誇大廈巢

名利最為浮世重 古今能有幾人拋

這詩裡的“冥鴻”,來自《莊子》的典故。所謂冥鴻南飛,又有“鴻飛冥宴”的成語,是說有一種高飛的巨鳥,經常展翅在白雲上面,自由自在,任意飛翔,弓箭羅網都捕捉不到它,甚而它棲息在哪裡人們也不能確定。所以詩人把冥鴻比做不為功名富貴羈絆的高士,寄跡在天空輕去彩霞上,偶爾能看見它的身影,忽然又飛得無影無蹤了。

一般追名逐利的人,就和那些築巢在大房子樑柱上的小燕子一樣,一天到晚嘰嘰喳喳亂叫,自誇居住的房屋有多麼偉大,樑柱雕刻得多麼華麗,而事實上它們只是築巢在那裡棲身而已。這就等於一般世人棲身託命於名利,而對自己的功名富貴自誇一樣的可憐。

這首詩在前兩句以比興作了隱喻,下面兩句就點明瞭主旨,大有一吐為快的味道。“名利最為浮世重”,世界上的人都看重名利,“古今能有幾人拋”,從古到今能夠有幾人把名利放棄不要的?你我都是燕雀者流,只怕一個大老闆多給我們幾個錢,就在他那裡棲身託命了。

——整理自《孟子與公孫丑》

南懷瑾先生講述:名利最為浮世重,古今能有幾人拋

名與利,本來就是權勢的必要工具,名利是因,權勢是果。權與勢,是人性中佔有慾與支配欲的擴展。雖是賢者,亦在所難免。司馬遷所謂“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真是不易的名言。

固然也有人厭薄名利,唾責名利,認為不合於道,但“名利本為浮世重,古今能有幾人拋”呢?除非真有如佛道兩家混合思想的人,所謂“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也許不在此例,也許是未能確定之詞。因為照一般宗教家們所說的超越人類以外的世界,也仍然脫不了權力支配的偶像,那麼,無論在這個世間或是超越於這個世界,照樣還是跳不出權勢的圈套。

這樣看來,人慾真是可悲的心理行為。不過,也許有人會說,人慾正是可愛的動力,人類如果沒有佔有支配的慾望,這個世界豈不沉寂得像死亡一樣的沒有生氣嗎?是與非,真難說。反正人類總是一個很矛盾的生物,在道理上,都是要求別人能做到無慾無私,以符合聖人的標準。在行為上,自己總難免在私慾的纏縛中打轉。不過,自己都有另一套理由可為自己辯白。

*****

世界上的人,就是為了名與利。我們仔細研究人生,從哲學的觀點看,有時候覺得人生非常可笑,很多非常虛假的東西。像名叫張三或李四的,只是一個代號,可是他名叫張三以後,你要罵一聲“張三混蛋”,那他非要與你打架不可。事實上,那個虛名,與他本身毫不相干,連人的身體也是不相干的,人最後死的時候,身體也不會跟著走啊!

利也同樣是假的,不過一般人不瞭解,只想到沒有錢如何吃飯!拿這個理由來孜孜為利。古人有兩句名詩:“名利本為浮世重,世間能有幾人拋。”名利在世界上是最嚴重的,世界上能有幾個人拋去不顧呢?

不知足,是說人的慾望永遠沒有停止,不會滿足,所以永遠在煩惱痛苦中。人生在恰到好處時,要曉得剎車止步,如果不剎車止步,車子滾下坡,整個完了。人生的歷程就是這樣,要在恰到好處時知止。所以老子說,“功成、名遂、身退”,這句話意味無窮,所以知止才不會有危險。這是告訴我們知止、知足的重要,也不要被虛名所騙,更不要被情感得失矇騙自己,這樣才可以長久。

——整理自《老子他說》

----------------------------------------

我想告訴大家,古人有兩句話:“名利本為浮世重,古今能有幾人拋。”古人認為世界上名利是虛浮的,但是,世人都是為了求名求利。我常常問人,許多同學們講讀書求學,到現在為止,你人生的目標、讀書的目標,究竟是為了什麼?求什麼?這是一個人生觀的問題。結果我問了許多老中青的朋友們,講了半天,沒有人生觀,都是跟著大家走。那叫做隨波逐流,跟著時代的浪潮隨便轉,這是很有問題的。

——整理自《南懷瑾講演錄》

----------------------------

世人都求名和利,所以說:“名利本為浮世重,世間能有幾人拋?”但名利往往難兩全,得此失彼,這是世間法本來如此。五千年來多少人求名,今天諸位能記得幾位宰相?求利的就更不用說了,諸位能數得出幾個歷史上的富人?

但是菩薩為何要名呢?這就要參了。這個名不是菩薩去追求得來的,而是多生累積福報來的,都是因果。大菩薩所以能名聞十方,是因為他們濟世之心,勇猛到了近似於瘋狂的程度,絕無畏苦推卸的心態,我們做得到嗎?

——整理自《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

功名富貴最迷人,積累財物,拼命賺錢,賺了又賺,多了還要多,有了更想有。我也玩過名利,也玩過權位,功名富貴,我清楚得很。

我常常聽同學們講對名利一點都不想,我說放狗屁,他們被我罵得愣頭愣腦。我問:你看過名利沒有?你求名利求得到嗎?功名富貴不想,你做得到嗎?功名富貴很可愛啊!你到了那個位子就會曉得,心裡想喝茶,眼睛這麼一看,一排茶葉就擺過來了,烏龍啊!鐵觀音啊!鐵羅漢啊!清茶、花茶、菊花茶,應有盡有,因為你是名利中人、權位中人。

你如果想一樣東西,馬上擺在面前,那多麻醉人啊!隨便講一句話,明明講錯了,下面站著幾千人喊“是”那個味道是很好,自己馬上覺得長高了。我當年就有這個經驗,站在臺上隨便說一句話,自己心裡都覺得講錯了,可是大家卻表示很對。我心想完了,不能再這樣下去,再搞下去會把自己埋掉,這得自己有警覺性。

所以說功名富貴永遠不會有滿足的時候,越多越好,那真是好玩。隨便到一個地方吃飯,吃完了結帳,結果一餐一萬五,好!連小費給兩萬,五千塊小費,功名富貴要錢哪!下一次再來,隨便要什麼位子有什麼位子,要什麼菜就有什麼菜,都是錢玩出來的。你們不要功名富貴,嘗過這個味道沒有?充其量吃碗牛肉麵,還你請我,我請你的,以為這樣就不要功名富貴?不要吹了,你到了那個位子一定昏頭的。

像你們年紀輕什麼都不要,到這裡來試試看,“老師早!老師好!老師不得了!”恐怕你頭都暈了!你自己也會覺得很偉大,而且越看自己越偉大,與積集資財一樣,有了錢要啥有啥,山東話說:“要兮麼,有兮麼。”那是可愛啊!迷人啊!

——整理自《藥師經的濟世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