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我10年前曾說堅持每天平均寫一篇文章,我堅持到了。今年我說未來10年每年出一本書,就從今年9月計劃出版的《三十而律》開始,希望能夠做到。我還說10年後我按照自己的喜好旅行天下,當然少不了歷史感厚重的30個國內城市與30個國外城市。到時候可以考慮寫一套文化遊記,也是業餘愛好。

1、登封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登封是河南省省會鄭州市的下轄縣級市,古稱陽城、嵩陽,位於中原腹地,中嶽嵩山南麓,是世界文化遺產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所在地。全市總面積1217平方公里,總人口72.7萬人。登封歷史厚重、文化燦爛。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定都陽城,“登封”、“告成”則因公元696年武則天“登”嵩山,“封”中嶽,大功“告成”而得名,頒佈詔書改嵩陽縣為登封縣,改陽城縣為告成縣。金代將兩縣合併為登封縣。登封市境內的少林寺是中國功夫的發源地和佛教禪宗祖庭,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中嶽廟是五嶽之中規模最大的道觀,嵩陽書院則是北宋鴻儒程顥、程頤兄弟講學之所,是宋明理學的發源地之一,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

2、商丘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商丘,河南省地級市,東西橫跨168公里,南北縱貫128公里,東望安徽淮北、江蘇徐州,西接河南開封,南襟河南周口、安徽亳州,北臨山東菏澤、濟寧。商丘市轄區面積約佔河南省總面積的6.4%,區域面積10704平方公里。商丘市屬淮河流域,分屬洪澤湖、渦河、南四湖三大水系。商丘市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商丘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商部族的起源和聚居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商人商品商業的發源地、商文明的誕生地,有“華商之源”的美譽。商丘也是宋國首都、宋朝南京。

3、安陽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安陽,河南省地級市,古稱相、殷、鄴、鄴城、鄴都、鄴郡、相州、彰德等,簡稱殷或鄴,位於河南省最北部,地處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處,東接濮陽,西臨長治,南接鶴壁、新鄉,北臨邯鄲。安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是早期華夏文明的中心之一,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源地、紅旗渠精神的發祥地,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豫晉冀三省交界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是京津冀周邊協同發展區城市,是省委、省政府支持建設的重要區域中心城市。歷史上,先後有商朝、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在安陽建都,故安陽素有“七朝古都”之稱。安陽人傑地靈。盤庚遷殷、武丁中興、奴隸傅說拜相、女將軍婦好、文王拘而演《周易》、西門豹投巫治鄴地、藺相如降生古相村、信陵君竊符救趙、項羽破釜沉舟、曹操鄴城發跡、三朝宰相韓琦、抗金名將岳飛等名人軼事層出不窮。

4、西安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西安,古稱長安、鎬京,是陝西省會、副省級市、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曾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潤長安。下轄11區2縣並代管西鹹新區,總面積10752平方公里。西安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豐鎬都城、秦阿房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 。西安是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中國國際形象最佳城市之一,有兩項六處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另有西安城牆、鐘鼓樓、華清池、終南山、大唐芙蓉園、陝西曆史博物館、碑林等景點。

5、洛陽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洛陽簡稱“洛”,別稱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級市,洛陽市總面積1523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803平方公里。洛陽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遠在五六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洛陽繁衍生息,禹劃九州,河洛屬古豫州。洛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 ,歷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洛陽市境內主要河流有黃河、洛河、伊河、澗河、汝河等。洛陽市有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東周王城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等遺址。洛陽市共有A級旅遊景區70處,其中4A級以上景區28處。

6、咸陽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咸陽,陝西省地級市,是中國首個封建王朝“秦帝國”的都城,位於陝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亙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咸陽是中國大地原點所在地,東鄰省會西安,西接國家級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西北與甘肅接壤。咸陽是中國甲級對外開放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咸陽身處華夏曆史文化長河的發端,是秦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境內文物景點達4951處,五陵塬上漢高祖長陵、漢景帝陽陵、漢武帝茂陵、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和武則天合葬的乾陵等28位漢唐帝王陵寢連綿百里。咸陽孕育了中國的農耕文明,農業始祖后稷在此教民稼穡。

7、曲阜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曲阜,古為魯國國都,孔子故里,被譽為“東方聖城”、“東方耶路撒冷”。地處山東省西南部,北距省會濟南135公里。東連泗水,西抵兗州,南臨鄒城,北望泰山。總面積895.93平方公里。曲阜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故鄉。曲阜還坐落著世界儒學研究與交流中心孔子研究院。1982年,曲阜被評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1991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中國旅遊勝地40佳;1994年,孔廟、孔府、孔林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1997年,國家旅遊局又把曲阜確定為中國35個王牌旅遊城市之一;1998年12月,被命名為第一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2004年,被評為中國文物工作先進市;2007年,孔廟、孔府、孔林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8、南京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南京地處中國東部、長江下游、瀕江近海,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東部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重要節點城市。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南京早在100-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35-60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湯山生活,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 ,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

9、北京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北京,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京地處中國華北地區,東與天津毗連,其餘均與河北相鄰。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曆史的古都,曾經是戰國七雄中燕國首都,唐朝時是范陽節度使駐地,安祿山建立燕國定都於此。唐朝末年軍閥劉仁恭在此建立燕國,後來成為遼朝“南京”所在地。金朝開始定都於此,元朝、明朝、清朝、北洋政府也都定都於此。北京同時也是全國教育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北京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92所。北京在歷史上曾為六朝都城,在從燕國起的2000多年裡,建造了許多宮廷建築,使北京成為中國擁有帝王宮殿、園林、廟壇和陵墓數量最多的城市。

10、開封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開封,簡稱“汴”,古稱老丘、汴州、汴梁,是河南省下轄的地級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文化旅遊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區的中心城市之一。開封地處河南省東部、中原腹地、黃河之濱,西與省會鄭州毗鄰,東與商丘相連,南接許昌和周口,北隔黃河與新鄉相望,是河南省新興副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發展區城市、鄭州大都市區核心城市、鄭州航空港區主體城市、鄭汴一體化發展的重要一翼。 開封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具有“文物遺存豐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風貌濃郁、北方水城獨特”四大特色,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後有夏朝,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宋朝,金朝等朝代相繼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稱,孕育了上承漢唐、下啟明清、影響深遠的“宋文化”。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宋朝都城東京城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

11、杭州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杭州,簡稱“杭”,古稱臨安、錢塘,是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浙江省省會和全省經濟、文化、科教中心、長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杭州人文古蹟眾多,西湖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蹟,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絲綢文化、茶文化,以及流傳下來的許多故事傳說成為杭州文化代表。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杭州得益於京杭運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發達的絲綢和糧食產業,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商業集散中心。

12、成都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成都,四川省省會、副省級市,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農業發達,屬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作為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有國家級科研機構30家,國家級研發平臺67個,高校56所,各類人才約389萬人;世界500強企業285家。成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發祥地,中國十大古都之一。 周太王以“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名成都 ;先後有7個割據政權在此建都;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漢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唐為中國最發達的工商業城市之一,史稱“揚一益二”;北宋是汴京以外的第二大都會,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種紙幣交子。擁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等名勝古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13、太原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太原,山西省省會,別稱幷州,古稱晉陽,也稱龍城,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山西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國際交流中心,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曆史,2500年建城史,“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的歷史古都。太原市三面環山,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經,自古就有“錦繡太原城”的美譽,是中國北方軍事、文化重鎮,世界晉商都會,中國能源、重工業基地之一。戰國時趙國曾定都太原(晉陽),南北朝時晉陽是東魏和北齊“霸府”,高歡、高洋父子坐鎮太原、遙控朝政。太原在唐朝是“北京”,五代時期是後唐的“北京”。

14、荊州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荊州,古時又稱“江陵”,湖北省地級市,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荊州是一座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濱江城市。“禹劃九州,始有荊州。”荊州建城歷史長達3000多年。自公元前689年楚國建都紀南城,先後有6個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從“天下第一循吏”孫叔敖到明朝萬曆首輔張居正,從荊州走出去的宰相達138位。從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到李白、杜甫,大批文人墨客在荊州吟詩作賦。荊州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南北朝時齊和帝、梁元帝、後梁蕭銑皆以荊州為國都,五代十國時荊南節度使高季興建立南平國定都設江陵。

15、大理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大理地處雲南省中部偏西,海拔2090米,東鄰楚雄州,南靠普洱市、臨滄市,西與保山市、怒江州相連,北接麗江市。地處低緯高原,四季溫差不大,乾溼季分明,以低緯高原季風氣候為主,境內以蝴蝶泉、蒼山、洱海、大理古城、崇聖寺三塔等景點最有代表性。唐宋時期南詔、大長和國、大理都定都於此。

16、銀川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銀川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首府,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西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位於寧夏平原中部,東踞鄂爾多斯西緣,西依賀蘭山,黃河從市境穿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是寧蒙陝甘毗鄰地區中心城市,是絲綢之路的節點城市,是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點經濟區。銀川是歷史悠久的塞上古城,早在3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水洞溝遺址繁衍生息,史上西夏王朝的首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民間傳說中又稱“鳳凰城”,古稱“興慶府”、“寧夏城”,素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城西有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夏王陵。

17、瀋陽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瀋陽,別稱盛京、奉天,是遼寧省省會、副省級市、瀋陽都市圈核心城市。瀋陽地處中國東北地區、遼寧中部,位於東北亞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是東北亞的地理中心。瀋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清朝發祥地,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 。新中國建立後,瀋陽成為中國重要的以裝備製造業為主的重工業基地,被譽為“共和國裝備部” ,有著“共和國長子”和“東方魯爾”的美譽。

18、大同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大同,山西省省轄市,是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首批13個較大的市之一、中國九大古都之一。大同是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位於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黃土高原東北邊緣,實為全晉之屏障、北方之門戶,且扼晉、冀、內蒙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大同古稱雲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境內古蹟眾多,著名的文物古蹟包括雲岡石窟、華嚴寺、善化寺、恆山懸空寺、九龍壁等。 同是中國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國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神府、準格爾新興能源區與京津唐發達工業區的中點。

19、邯鄲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邯鄲,河北省省轄市,位於河北省南端,太行山東麓,西依太行山脈,東接華北平原,與晉、魯、豫三省接壤,總面積12073.8平方公里。邯鄲有3100年的建城史,8000年前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戰國邯鄲為趙國都城,魏縣為魏國都城;漢代與洛陽、臨淄、南陽、成都共享“五大都會”盛名;漢末曹魏在臨漳建都,先後為曹魏、冉魏、前燕、東魏、北齊都城;北宋,大名府成為北宋陪都;清代,大名府為直隸省第一省會。邯鄲位於晉冀魯豫四省要衝和中原經濟區腹心,是華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邯鄲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20、蘇州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蘇州,簡稱“蘇”,古稱吳、姑蘇、平江府,是江蘇省下轄的地級市、揚子江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務院批覆確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蘇州是中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曆史,是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為清代“天下四聚”之一,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6] 。蘇州園林是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等9個古典園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國大運河蘇州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21、徐州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徐州,簡稱徐,古稱彭城,江蘇省地級市,地處江蘇省西北部、華北平原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東接宿遷,西連蕭縣,南接宿州,北靠棗莊,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隴海、京滬兩大鐵路幹線在徐州交匯,素有“五省通衢”之稱 。徐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原始社會末期,帝堯時彭祖建大彭氏國,是江蘇境內最早出現的城邑。徐州歷史上為華夏九州之一 ,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雲集中心,一直是淮海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徐州有超過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帝王之鄉,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說。徐州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有“彭祖故國、劉邦故里、項羽故都”之稱,因其擁有大量文化遺產、名勝古蹟和深厚的歷史底蘊,也被稱作“東方雅典”。 徐州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有云龍湖、雲龍山、彭祖園、楚王陵、戲馬臺、潘安湖等旅遊景點,有彭祖、劉邦、孫權、李煜等歷史名人。

22、朝陽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朝陽,遼寧省轄地級市,別稱“龍城”。位於遼寧西部;地勢為北及北西、西南偏高,向東變低,居於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轄兩區三縣兩市,總面積19736平方千米;2017年總人口336.5萬人。遼寧省第四大人口城市,全省面積第一大城市。朝陽是中國東北地區與中原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樞紐地帶。如今的朝陽市東連遼寧中部工業城市群,南臨渤海之濱,西接京、津、唐經濟圈,北依內蒙古腹地,海陸兼備,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朝陽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東北與中原聯繫的紐帶地區,因而又形成了多民族的東北歷史名城和塞外歷代戰略要地。東晉、十六國時期,先後屬前燕、前秦、後燕、北燕。前、後燕曾建都龍城(朝陽)。

23、遼陽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遼陽古稱襄平、遼東城,是遼寧省下轄的地級市,是以石化產業為主的現代工業城市,遼中南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 。位於遼寧省中部,是瀋陽經濟區副中心城市,新興的現代石化輕紡工業基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遼陽是東北地區最早的城市,是一座有著2400多年曆史的文化古城。從公元前3世紀到17世紀前期,一直是中國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交通樞紐和軍事重鎮。

24、延安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延安市,簡稱“延”,陝西省地級市,是天下第一陵——中華民族始祖黃帝陵寢黃帝陵所在地 ,是民族聖地、中國革命聖地,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延安位於陝西省北部,地處黃河中游,黃土高原的中南地區,被譽為“三秦鎖鑰,五路襟喉”。延安古稱膚施、延州,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人文始祖黃帝曾居住在這一帶。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勝利到達吳起鎮,延安成為中國革命的落腳點和出發點,是全國革命根據地城市中舊址保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佈局最為完整的城市。黨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裡生活戰鬥了十三個春秋,領導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國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延安是“雙擁運動”發祥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有著“中國革命博物館城”的美譽。境內有各類文物遺址點8545處,其中革命遺址445處。

25、重慶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重慶,簡稱“渝”,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重慶地處中國內陸西南部,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陝西。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重慶是中國西南地區融貫東西,匯通南北的綜合交通樞紐。其江北機場居中國內陸“十大”空港之一,果園港為國內規模最大河鐵公水聯運港區。 重慶地處盆地東部,地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其山地佔76%;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境內,流程691千米。 重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史稱“巴渝”。1189年,宋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重慶由此得名。重慶是“紅巖精神”起源地,巴渝文化發祥地,“火鍋”、“吊腳樓”等影響深遠;在3000餘年歷史中,曾四次築城,三為國都 ;抗戰時期為國民政府陪都。

26、巴林左旗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巴林左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赤峰市北部。本旗為遼上京臨潢府所在地。唐朝天佑四年(907年),總管契丹部落聯盟兵馬大權的于越王耶律阿保機,經過部落選舉的儀式取代了遙輦氏世為契丹可汗的地位,於正月庚寅在本地即皇帝位,是為遼朝開國之始。巴林左旗現存沉眠博大的遼上京遺址,交相輝映的南北二塔,氣勢恢宏的召廟石窟,峰巒迭嶂、環境幽雅的祖州、祖陵,全國獨—無二的遼代石屋等名勝古蹟多處,建有以遼代考古和草原風光為中心的旅遊區多處。

27、哈爾濱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哈爾濱,別稱冰城,是黑龍江省省會、副省級市、哈爾濱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製造業基地 。哈爾濱地處中國東北地區、東北亞中心地帶,是中國東北北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被譽為歐亞大陸橋的明珠,是第一條歐亞大陸橋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樞紐,哈大齊工業走廊的起點,國家戰略定位的沿邊開發開放中心城市、東北亞區域中心城市及“對俄合作中心城市”。哈爾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一國兩朝”發祥地,即金、清兩代王朝和渤海國的發祥地,金朝第一座都城就坐落在哈爾濱阿城,清朝肇祖猛哥帖木兒出生在哈爾濱依蘭,金源文化由此遍佈東北,發揚全國,是熱點旅遊城市和國際冰雪文化名城,素有“冰城”、“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之稱。

28、上海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上海市,簡稱“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上海是中國共產黨誕生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 東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上海市總面積6340.5平方千米。上海地跨長江口、澱山湖、黃浦江、吳淞江四大水系,境內江、河、湖、塘相間。上海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溫和溼潤,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從鴉片戰爭後開埠以來,一直是中國近現代經濟中心。

29、廣州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廣州地處中國南部、瀕臨南海、珠江三角洲北緣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中心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的樞紐城市。廣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從秦朝開始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所在地,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廣州是廣府文化的輻射中心,從公元三世紀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明清時是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是世界唯一兩千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

30、武漢

歷史愛好者不可不去的國內30個城市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武漢地處中國華中地區、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武漢江河縱橫、湖泊眾多,水域面積約佔全市總面積四分之一。武漢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長江中游航運中心。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境內盤龍城遺址有3500年曆史,問津書院有2000年曆史;春秋戰國以來,武漢長期是中國南方的軍事商貿重鎮;明清時期的漢口被稱為“天下四聚”之一;清末漢口開埠和洋務運動,促進了武漢城市現代化的進程,漢口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之一,漢陽成為中國近代工業文明發祥地之一,武昌起義作為辛亥革命的開端,具有重要歷史意義;1927年三鎮首次合併。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