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炸彈威力非凡,美國人始終不願鬆手 俄製裝甲車被紮成刺蝟

在我們的印象裡面,美軍特別喜歡遠距離的火力打擊,在非接觸的情況下使得對手喪失作戰能力一直就是美軍努力的方向,這其中,眾多先進的武器裝備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比如說美軍使用轟炸機打擊對手的集群目標或者是裝甲車輛就非常的得心應手。當年的科索沃戰爭,驍勇善戰的塞爾維亞戰士想在陸地上與美軍過招,美軍就是不下來,愣是使用空軍的轟炸解決了科索沃,米勒舍維奇也落到了一個慘淡收場的結局。 除了使用各種精確制導炸彈之外,在這些轟炸中,美軍更喜歡使用集束炸彈。

集束炸彈威力非凡,美國人始終不願鬆手 俄製裝甲車被紮成刺蝟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美軍使用集束炸彈並不是第一個。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軍就首先使用了集束炸彈,不過,那時候由於技術的限制,集束炸彈威力並沒有那麼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就曾經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的議題就是否支持使用集束炸彈對日本進行轟炸,從結果上來看,大多數公民支持這種行動。如果放在現代集束炸彈的威力來說,恐怕那時候的支持率就不會那麼高了。

集束炸彈是將小型的炸彈集合成一起使用以增大其殺傷威力。每個小型炸彈被稱作子炸彈,而集成眾多小型炸彈的彈體又被稱作為母彈。集束炸彈通常由數個甚至是數百個子炸彈構成。集束炸彈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捆綁式的炸彈,將多顆小炸彈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起來,主要是掛在機翼或者機身下進行轟炸。另一種是彈箱式的,將彈藥放在特製的彈藥箱裡投送轟炸。集束炸彈中的小炸彈構成可以多樣化,依據具體的需求而定。可裝上殺傷子炸彈,也可裝上反裝甲子炸彈,反跑道子炸彈,也可由這些彈藥混合而成。由此可見,集束炸彈的威力也就可想而知了。據統計,自1965年以來,一共有4億多枚集束炸彈被在全球範圍內使用,造成了數萬平民的傷亡,美國更是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多次使用集束炸彈。由於威力太大,在加上面殺傷容易誤傷平民,從2008年起,禁用集束炸彈國際協定就開始簽署,不過到現在為止,最大用戶美國仍然未簽訂協議。

集束炸彈威力非凡,美國人始終不願鬆手 俄製裝甲車被紮成刺蝟

而且美國在這方面發展的更為先進和深入。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美國的集束炸彈更是有了更大的突破,這其中,GBU107集束炸彈就非常具有代表性。該炸彈主要分為兩個型號。一種是攜帶貧鈾的子彈頭,主要打擊目標為裝甲集群目標,一旦遇到敵人大量的坦克裝甲車輛,數架飛機攜帶數十枚這樣的炸彈,敵人一個機械化團很可能在短時間內被摧毀。另一種則是攜帶大量鋼針的子炸彈,這種炸彈主要以卡車、集結的步兵群為目標,這種炸彈主要是在伊拉克戰爭中被大量應用,專門對付輕防護或者無防護的目標。

集束炸彈威力非凡,美國人始終不願鬆手 俄製裝甲車被紮成刺蝟

在2003年4月的美空軍對伊拉克步兵團轟炸時,就充分利用了該步兵團集結時發起了攻擊,首先是戰機摧毀了伊拉克軍隊的防空火力,隨後30架轟炸機每架攜帶五枚裝針的集束炸彈對伊軍的集結點發起了覆蓋式轟炸,每枚炸彈有5000枚鋼針,加起來總共75萬枚鋼針,1000人僅僅5分鐘就被消滅殆盡,戰況非常慘烈,這對後來伊拉克軍隊的抵抗意志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由此可見集束炸彈的兇猛,這也是美國始終不願簽訂禁止使用集束炸彈協議的重要原因。不過,沒有任何一種武器能夠包打天下,伊軍受挫主要是源於其防空火力的不足以及缺乏對這種殺傷武器的有效分析。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