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德生與“千橋會”

榮德生與“千橋會”

太湖水色照青天,橫界長虹兩岸邊。

葦影蕭蕭過釣艇,湖聲汩汩齧舟舷。

重雲來雨籠南嶺,寒鳥隨風入遠煙。

此日行人稱利便,臥波遙望憶先賢。

——戴明《寶界橋畔所見》

一九三四年農曆正月十六

榮德生迎來了他的六十壽辰

他捐出了親友饋贈的壽禮

在五里湖上修築寶界橋

以貫通太湖南北兩岸

橋長375米,寬5.6米

60孔,對應六十壽紀

鋼筋水泥結構

可通行汽車

時稱“江南第一大橋”

荣德生与“千桥会”

寶界橋(一九三四年舊照)

荣德生与“千桥会”

榮德生親筆題寫的“寶界橋”橋名,刻於橋身兩側

荣德生与“千桥会”

為緩解交通堵塞,1993年,榮德生四子榮毅仁先生哲嗣榮智健捐資於“寶界橋”東側10米處,再建“雙虹橋”。(二〇〇三年攝)

荣德生与“千桥会”

寶界橋現狀(二〇一九年七月 熊文溪攝)

榮德生說過:

“我一生惟一事或可留作身後紀念,

即自蠡湖直通黿頭渚跨水建一長橋。”

“他年無錫鄉人猶知有一榮德生,

惟賴此橋耳。”

事實上,早在民國初年,榮德生便已從事修橋鋪路等公益事業。

一九二九年,榮德生更是與王禹卿、薛南溟等無錫工商界人士,商議成立了“千橋會”。

“千橋會

梁溪榮公德生獨資所創者也

賈君茂青董其事

朱君梅春為之設計

肇立於民國十八年”

——高樹錚《千橋會造橋記》

“千橋會”是由榮德生牽頭,企業家和鄉紳組織的一個從事地方橋樑建設的公益組織,主要用於籌集造橋資金。而“百橋公司”則是負責實施造橋工程

,其負責人是賈茂青和朱梅春,這兩個人皆是榮氏多年倚重的建築管理與技術人才。

荣德生与“千桥会”

修橋之緣由

無錫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水道縱橫、湖濱港汊的市區被京杭大運河貫穿,再加上古時修築的橋樑多有倒塌損毀的情況,交通十分不便。

因此,榮德生一直將“修橋”視為公益事業的重心、是最積功德的大事。

關於榮德生為何要造橋,相傳還與他的一個夢有關……

當時橋很少

只有幾個渡口

靠擺渡的人搖一條木船

來回接送過河的人

交通十分不便

一天

榮德生坐著黃包車路過仙蠡墩渡口

聽到有人一邊哭

一邊聲音嘶啞地叫著她的兒子

車伕見狀便去打聽

回來告訴榮德生

“那個婦女的小孩就是從擺渡船上

跌到河裡淹死的

一陣風把小孩的草帽吹落了

小孩急著去抓草帽

腳底下不知道怎麼一絆

就跌到河裡了

唉,要是有座橋就好了”

或許是日有所思

當天夜裡

榮德生就夢到

他在白天路過的仙蠡橋邊的擺渡口

造了一座高大的橋樑

橋那邊則走來一對母子向他道謝

榮德生醒來後

覺得這可能是當地百姓託夢

請他幫忙造橋

這便有了之後“千橋會”的成立

修橋之過程

當時無錫、陽羨、武進、澄江等地的橋樑,有斷裂、倒塌、毀壞或是陳舊的,鄉里請榮德生幫忙改建,他便會出資幫忙。而橋樑被修好後,他也並不為自己的功績立碑勒石,遺名後世。

此後直至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的八年中,他們共建造大小橋樑八十八座,其中無錫五十七座,武進市二十七座,陽羨兩座,丹陽兩座。其中,橫跨古運河、梁溪河的大公橋、鴻橋、蠡橋、申新橋以及地跨兩鄉交界的棠甘橋等均在此時建成。

荣德生与“千桥会”

大公橋,位於無錫南門古運河上,一九二九年榮德生捐資助建。(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舊照)

荣德生与“千桥会”

鴻橋,位於無錫西郊梁溪河上,一九三〇年榮德生等捐資建造。(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舊照)

荣德生与“千桥会”

蠡橋,位於無錫西郊梁溪河上,一九三〇年榮德生等捐資建造。(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舊照)

荣德生与“千桥会”

申新橋,位於申新第三紡織廠(今無錫市第一棉紡織廠)內,橫跨梁溪河,一九一九年建造,原為木橋,一九四七年改建為三孔水泥橋。(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舊照)

荣德生与“千桥会”

棠甘橋,位於無錫太湖鎮巡塘村與陶墅村之間棠甘河上,一九二九年榮德生捐資建造。(二〇〇二年四月四日攝)

修橋之資金

從各種史料來看,“千橋會”對這些橋樑的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千橋會造橋記》中記載,這八十八座橋樑共花費了二十多萬金。

這些費用多是榮德生與當地各半出資。而特別窮苦的地方,則是由千橋會承擔全部費用。

《鄉村建設實驗》中亦提及:“江南水道縱橫,非多建橋樑不足以利交通……款項大部分由鄉民籌集,不足則向千橋會等處募捐。”

不過,其中也有不少本地其他鄉賢縉紳的貢獻。

比如大渲口的興隆橋(原橋拆除後新建)現存的碑銘就記載著,這是由大渲在外工作的人士組成的“渲社”集資所造。

而蠡橋、鴻橋、大公橋也都有著其他人建造過程中資金不夠,再請榮德生出資的說法。

荣德生与“千桥会”

一九三五年刊印的《梅園豁然洞讀書處文存》第四集中收錄的《千橋會造橋記》書影

榮公一生事業遍及大半個中國

但他始終牢記

“貨殖以起家,散財以治鄉”

在大力創辦民族工業企業

興辦文教事業的同時

亦不忘致力於地方建設

他為家鄉無錫與周邊地區

造橋鋪路 修築園林

倡導開發太湖旅遊資源

留下了許多至今為人稱道的功績。

可謂是

“惟以其利濟人人之心為心,

斯乃為不朽於千秋也。”

——高樹錚《寶界橋落成記》

荣德生与“千桥会”

參考文獻:

[1]陳文源,胡申生. 榮德生和他的事業史料圖片集[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2]宗菊如,陳林榮. 中國民族工業首戶——榮氏家族無錫創業史料[M]. 世界華人出版社, 2003.

[3] 陸陽,沈雲福. 激盪歲月:錫商1895-1956[M]. 團結出版社,2015.

[4] 千家駒. 民國叢書 第四編 16 社會科學總類 鄉村建設實驗 第三集 中國鄉村建設批判[M]. 上海書店,1992.

[5]毛劍傑. 榮德生的“千橋之德”[J]. 看歷史, 2012(2).

荣德生与“千桥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