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照片前後30年,從我19歲到54歲,那年開消防車出車禍差點死了


#自拍我的故事#我叫靳懷華,是一名消防退伍老兵。左右兩張照片,時隔將近30年,我也從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小夥子,到如今頭髮兩鬢斑白。我當了15年的消防兵,後來退伍回來轉業當了小學體育老師,今年,我已經54歲了,當年的青春記憶,都隨著時光流逝在這些,老照片中了。

我出生於1965年,家裡兄弟姊妹4人,我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還有一個妹妹,在我19歲那一年,1984年的9月份,我參軍入伍。我生活的地方,位於安徽省北部,淮河北岸的一個小縣城,叫固鎮縣。那一年,我記得我們縣走了30個武警兵員的名額,我就是那30個之一。這是到達安慶消防支隊的時候,在振風塔前面的一張照片,後排右一是我。

那時候,覺得當兵挺光榮的一件事情,直到現在我也是這樣認為。我們30個來自固鎮縣的武警兵員,10個去了上海,10個去了安徽蕪湖,還有10個來了安徽安慶。在新兵連的時候,我被分在了消防班,那時候消防一個連,內衛三個連,大家都在一起訓練,我們10個消防兵老鄉,有5個還去了安慶石化,我後來被分到安慶望江縣消防中隊,前排右二是我。


去了安慶石化的戰友,後來退伍後,就轉為安慶石化的職工了,而我繼續留在望江縣消防中隊,從學駕駛開始,當駕駛員到後來的教練員,一步一步在這裡生根、發芽,渡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那時候,訓練場條件還不是太好,顯得很簡陋,我和戰友們在訓練場裡的一輛教練車前。

在當兵的第三個年頭,1986年我學駕駛以後,因為工作表現的比較好,我選擇了當志願兵,那時候當義務兵的話,消防是4年,從一個普通士兵向一名志願兵的轉變,在加上當時安慶消防支隊又成立支隊汽車修理所,我就去修理所工作了,負責支隊車輛日常維護保養工作。安慶望江縣地處安徽南部,屬於皖南,和我們皖北相比,這裡的山多水好,我們老家是一馬平川,沒有一座山。

當了15年消防兵,參加過的救災、抗洪搶險還有救火,不低於上百次。在我的腦海裡,一直不能忘掉幾件讓我難忘的救援經歷。那還是1987年8月27日那一天,望江縣化肥廠發生火災,當時,我們中隊只有兩部老解放消防車,能裝4噸水,作為車輛駕駛員,我和戰友麼到達火場後,第一時間進行供水,而就在這時候,危險發生了。


就在這時,化肥廠氨罐區快到爆炸的極限,我們就看到那個罐體一鬆一緊,非常危險,危機時刻,我們改用消防泵進行供水,戰友們供水到房上,鋪設水管到瓦房上面的時候,不小心從瓦房上面摔傷下來,幸好沒事。當時,支隊調動了安慶地區四個中隊和舒城、肥西的中隊過來增援助,方圓5公里範圍內及時做好群眾安全疏散工作,當戰鬥結束後,我們被省總隊授予集體3等功。

更有一次危險的經歷,那個冬天長江裡的水,很冰冷,但是,人心卻特別的溫暖。那是1989年剛果元旦沒多久,那一年皖南的雪很大,望江縣一個防汛物資倉庫料場發生火情,火勢特別大,料場距離我們消防中隊27公里的路程,我們從晚上9點多接處警一直戰鬥到第二天早上9點多。著火的料場裡,堆放著不少蘆蓆垛子,垛子還比較大,很多垛子都已經燒空了,那個場景有點像小說裡林沖風雪山神廟裡那個料場被燒的樣子。

因為是冬天,料場距離長江邊不遠,我們在救火的時候,就鋪設水帶,從長江裡抽水滅火,外面下著大雪,凌晨的時候又冷風又大,到第二天早晨結束救援的時候,好幾個戰友凍得已經走不動路了,那時候的戰鬥防護服還比較的單薄,不像現在的救援裝備保暖性那麼好,後來,周邊的老百姓就把我們的戰友抬回家,用自家的井水給戰友搓揉身體,那一刻,我哭了,真正的體會到,什麼叫軍民魚水情。後來,我們被通報嘉獎。


從軍的日子裡,15年,可以說也不是短暫的了,驚心動魄的一次,發生在1991年,那一年望江縣發生一起火災,我當時在開車返回途中,結果方向盤被卡死,造成翻車,導致脾臟破裂還有其他的外傷,後來經過醫院搶救,切除了脾,後來給我定為傷殘7級,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獎勵200元,事後想起來挺後怕,不過現在想一想,自己也算是命大了。

現在,每個月我還能領到傷殘優撫補助2000多元,這要感謝對於退役軍人和傷殘軍人出臺的很多好的政策。消防員,可能是和平年代裡,日常出勤和執行任務最多的了,危險,你始終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所以,做好消防安全的宣傳、監督和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那時候,我還當過一段時間防火監督員,因為工作出色,被局裡嘉獎一次。

也就在我受傷那一年,1991年的時候,經過老家的親戚介紹,我認識了伴隨我大半輩子的,我的妻子。1991年我們倆結婚了,她17歲初中畢業就開始在老家的鄉村小學當老師,她個頭比我高,那時候她說,自己就是懷著對一個軍人的崇拜之情,再加上我比較能照顧人,和我走到了一起,我們倆都比較投緣,這是最關鍵的。


女兒的出生,讓我對人生有了重新的規劃和認識,也讓我有了更多的牽掛和責任。我告誡自己,一定要幹好本職工作,不辜負領導和部隊對我的培養,也一定要照顧好妻子和孩子,這是作為一個丈夫和一個父親,最低的要求,但是,我們結婚後,我在皖南,她們母女倆在皖北老家,我一年只有15天的探親假,這對我們來說,短暫的相聚,就顯得尤為珍貴。

那個年代裡,通訊並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打電話都顯得挺奢侈,唯一多的就是寫一封家信,我向她講一講自己的工作,問一問家裡她們母女的生活,妻子掛在嘴邊,寫在心裡最多的,還是叮囑我要注意安全,因為1991年出過工傷,切除了脾,脾一般具有儲存血和免疫功能,所以,後來造成我的免疫系統就不太好,而在信裡,我們也終於從冬天的寒假盼望到了妻子放暑假,一家三口可以團聚幾天。

家裡的相冊裡,一直珍藏著妻子的這張照片,那時候不像現在,手機拍照就可以及時發送,夾在信封裡的一張照片,可能就會是對親人、愛人最好的思戀。想起了那首,經常唱的歌“夜深人靜的時候是想家的時候,想家的時候不睡覺,鄉情淡淡融進杯中酒,想家的時候有憂傷,也把力量悄悄藏心頭”,這歌寫的真好,也唱出了我們當兵的人的心聲。


現在,女兒長大了,也當了一名小學老師,就在我們老家的縣城,我們一家三口現在都是老師,說實話,那時候在部隊的時候,我真的沒想到,後來我能去當一名老師。我1999年退伍後,雖然可以安置工作,但是那時候編制緊張,並不是就可以直接上崗,我現在附近周邊農村小學當了幾年老師,最後小學合併了,我才來到縣城的小學。

這都是我現在的學生,1999年的時候,我在部隊最後一年,一個月工資有1400多元錢,後來當老師的時候,一個月700多塊錢,剛開始還有點不適應,但是,想一想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也就好了。現在,我比較喜歡自己的教師這人生中的第二份職業。學生們很天真也很可愛,和孩子們在一起,我覺得自己又回到了小時候,回到了童年時代。

我在離縣城幾十公里以外的一個鄉鎮的村子裡,還包保3戶貧困戶,我和其中一戶的老大爺合影。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能夠參與到這麼偉大的脫貧攻堅工作中來,我覺得很光榮,平時,校園裡的生活很單一,有了一次走近父老鄉親的機會,我覺得很難得,我小時候家裡姊妹四個,生活就不寬裕,很能體會到的,這樣的脫貧攻堅政策,給大家帶來的切實的幫助和溫暖。


退出現役也已經有20年了,當兵15年,這樣算一算,我的人生從19歲那年開始,中間這35年就過去了一半了,從當年的一個19歲的毛頭小夥子,到現在54歲,我當年帶的新兵,現在都已經當上縣消防大隊的教導員了,日子,就這樣在你不經意間,溜走了。有時候,在睡夢裡,我還會想起,當年參軍入伍的情景,當年和戰友們一起駕駛消防車,出去滅火救援的戰鬥經歷。

去年的時候,我們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一些傷殘復退軍人開展一些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我也有幸參加了,前排舉旗子的就是我,我時常告訴我的學生,一定要把自己的國家放在心裡最重要的地方。這就是我一個消防老兵的故事。如果您是一位老兵,或者您身邊有退役軍人的故事,歡迎點擊關注圖說江淮,並私信提供故事線索,講述你的人生故事,溫暖每一個前行的心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