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大學在縣城辦學排名靠後,搬遷省會難度大,靠合併迎來鹹魚翻身

雖然我國是農業大國,但農學類高校一直以來都是高考招生中的冷門,以至於農學高校的關注度都居低不上;基於這種現狀,很多農業類大學都在另尋出路,比如擴大辦學門類、合併其他機構等。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合併了2所高校及4所科研機構才有如今規模;揚州大學前身是江蘇農學院,與南京農業大學同出一源;再看985強校-浙江大學的最強學科也是農學類。如今每個省份都會配置一所"省份""大區""大城市"命名的農業大學,比如四川農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用來承擔省內的農業科研工作。

該大學在縣城辦學排名靠後,搬遷省會難度大,靠合併迎來鹹魚翻身

尤其是省份命名的農業大學,大夥都會覺得實力不會差到哪裡去。但凡事有個例外,比如山西農業大學綜合實力,幾乎是排在所有農林學高校的末尾(學校在縣城辦學,嚴重受阻),但就在今天,山西農業大學出了個重磅新聞,合併了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實力迅速飆升,儼然就是要翻身了。

該大學在縣城辦學排名靠後,搬遷省會難度大,靠合併迎來鹹魚翻身

山西農業大學是農業部與山西省共建高校,山西省唯一的農學高校,擁有百年辦學歷史,也是改革開放首批全國重點大學,現今擁有8個博士後流動站、9個一級博士點,有5門國家特色專業,暫時沒有正式的國家重點學科,也沒有部級乃至國家級的科研平臺,所以整體綜合辦學指標是相對比較落後的(與山西交界的內蒙古、河北、河南三省的農業大學都有國重學科和國家級科研平臺)。

該大學在縣城辦學排名靠後,搬遷省會難度大,靠合併迎來鹹魚翻身

再看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擁有26個研究中心和3個農業試驗站,覆蓋全省9個地級市,擁有博導、碩導、國家傑青、政府津貼專家、學科帶頭人等高層次人才300餘人,擁4個農業部科研平臺,國家農業試驗站27個,與山西大學並開3個碩士點和1個流動站,在十二五期間,共產出科研成果129個,88項達到國家領先/先進水平;換言之,省農科院是山西省現代化農業轉型的強有力支撐。有該院的併入,山西農業大學的各項辦學指標會得到迅速提升,在第五次學科評估中一定會摘掉倒數農業高校的帽子,為山西省創造出一所名正言順的百年農業強校。

該大學在縣城辦學排名靠後,搬遷省會難度大,靠合併迎來鹹魚翻身

本次合併後單位名稱為山西農業大學,但保留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的牌子,一套班子。現任的校長趙春明畢業於山西農大,2005年-2018年擔任山西農大副校長和校長職務,2018年至2019年擔任山西省農科院的院長,而書記依舊還是老山西農大的,所以本次合併很順利。

該大學在縣城辦學排名靠後,搬遷省會難度大,靠合併迎來鹹魚翻身

老山西農業大學是國內為數不多在縣城辦學的高校,雖然西農也不在大城市,但規模和檔次不可同日而語;也早有傳聞山西農大會搬遷到省會太原市,據說當初籌建山西大學城時,第一所考慮的就是山西農大,奈何受阻原因太多(資金問題、當地部門不然搬、想保留校區濃厚的老建築、教職工已在當地成家立業),或許在這次合併契機下,部分專業搬遷至太原的願景可能會得以實現。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