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黃河牌”建設沿黃農業生態經濟帶

全媒體記者 張仲鵬

打好“黄河牌”建设沿黄农业生态经济带

魚菜共生產業園。 全媒體記者 張仲鵬 攝

河流使水運交通得以發展、工農業生活用水需求得以滿足、生態環境得以改善,更在無形之中促進人口的增長,為流域內的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奠定了重要物質基礎。流域生態經濟學認為,對江河流域的生態系統和人文系統進行科學合理、動態協調的整體規劃佈局和建設,從而保證經濟、生態和社會三者之間的平衡發展,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體現。 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劉磊說,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開封沿黃生態經濟帶生態高質量發展指明瞭方向。響應總書記的號召,根據省、市要求,我們要把保護黃河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大力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全面打好新時代黃河保衛戰,推進開封沿黃農業生態保護和經濟帶的高質量發展。

由規劃看願景

我市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構建開封沿黃生態經濟帶是我國、我省沿黃生態經濟帶建設中的重要試點工程。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宋建華說,該局在2016年委託中國農業大學孟祥彬教授工作室編制了《開封沿黃都市農業產業帶概念性發展規劃》。規劃總體內容概括為:明確一個總體定位,實施三大發展戰略,樹立五大發展目標。具體來講,一個總體定位指打造以花文化為主題的國際品牌,創建以花卉為核心的主導產業,建設科技領先、文化進步、特色鮮明、一流的國家級都市農業園區。三大發展戰略指花卉科技示範與信息化發展戰略、花卉文化保存與傳播發展戰略、花卉旅遊與環境協調戰略。五大發展目標包括因地制宜,開展花卉產業化試驗示範;城鄉結合,打造現代化花卉產業鏈;創新模式,發展具有黃河特色的花卉旅遊產業集群;塑造品牌,構建花卉旅遊產業新增長;循環開發,大幅提升黃河沿岸生態溼地環境。

宋建華說,在空間格局上總體為“一軸”“三核”“四條生態帶”“十二片區”。一軸指一條文化景觀軸。三核指以中國花卉文化博物館為主題的主核心區(水稻鄉)、健康和紅色旅遊為主題的副核心區(柳園口鄉)。四條生態帶指沿黃生態帶、引黃生態帶、兩條高速防護林生態帶。十二片區指十二個產業園區(草業產業、香料香精產業、紅色旅遊產業、蔬菜休閒產業、油料作物產業、漁業產業、花卉產業、生態產業、雜糧產業、健康產業、花卉產業、文化產業)。“預計到2035年,將形成黃河開封段生態長廊,黃河開封段灘區生態多樣性得以保障,黃河蘊含的生態和歷史文化價值潛力得到充分挖掘。”

探索多種發展模式

我市把沿黃農業生態經濟帶納入都市生態農業圈,努力打造“一小時都市生態農業圈”。各縣區和市直有關單位按照部署要求,依託各自的地域、產業、生態和文化旅遊資源優勢,積極探索、紮實推進,沿黃生態農業發展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比較成功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一是田園農業休閒模式。以農村田園景觀、農業生產活動和特色農產品為休閒吸引物,開發農業遊、林果遊、花卉遊、漁業遊、牧業遊等不同特色的主題休閒活動,滿足遊客體驗農業生產、迴歸自然的心理需求。通許縣長智鄉萬畝蘋果園、尉氏縣張市鎮萬畝桃園不但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也為城市人覓得了一處“世外桃源”。二是農家樂休閒模式。主要分佈在沿黃大堤及城市周邊,農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產的農產品及周圍的田園風光、自然景點,吸引遊客前來進行吃、住、玩、遊、娛、購等休閒活動。三是科普教育模式。利用農業觀光園、農業標準化基地、農業產品和農史展覽館,為遊客提供瞭解農業歷史、學習農業技術、增長農業知識的旅遊活動。四是迴歸自然休閒模式。利用農村優美的自然景觀、黃河大堤綠色帶、黃河溼地等,發展賞景、森林浴、游泳、滑船等旅遊活動,讓遊客感悟大自然、迴歸大自然。市國家森林公園和市國家溼地自然保護區已經成為市民賞玩遊樂勝地。

同時,我市將圍繞沿黃生態旅遊農業發展,創新農業旅遊載體,深入挖掘富有開封特色的民間文化,弘揚具有開封特點的歷史文化,拓展民俗文化、農耕文化和創意農業理念,既要發掘自然旅遊資源,更要注重人文精神,富有文化底蘊。以文化為魂、以都市生態農業園區建設為形,打造現代農業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都市生態農業產業園。

森林生態文明成效初顯

近年來,我市把造林綠化作為黃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積極實施生態廊道、防沙治沙等國家、省重點生態工程,組織群眾開展“保護母親河”綠化活動,在黃河大堤及沿岸營造堤岸防護林和水源涵養林,林帶寬度100米以上,多樹種搭配、多林種混交,不斷提升森林涵養水源和調節地表徑流的生態防護功能。據統計,2018年、2019年,黃河流域各區完成造林面積7.94萬畝,其中黃河大堤堤頂栽植苗木8600棵、綠化140畝,完成2公里淤區綠化287畝。

在做好溼地保護管理日常工作基礎上,近年來,我市重點開展了打擊破壞溼地資源專項行動。保護區現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277種,其中鳥類160多種、獸類20種、兩棲類9種、爬行類17種、魚類71種。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動物有8種,列入國家二級保護的動物有28種,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動物有30種。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