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不如95式的無託式步槍,法軍忍受多年最終放棄,被德國貨代替

誕生過程

外觀不如95式的無託式步槍,法軍忍受多年最終放棄,被德國貨代替

在充滿爭議的無託步槍領域,英國的SA80槍族,法國的法瑪斯(FAMAS)步槍,以及中國的95式槍族可以說是爭議和吐槽最多的三款裝備。但這其中,尤屬法瑪斯步槍設計最為另類,結局也最黯淡。抱著探討,學習的心態,我們今天來了解一下這款缺點和有點一樣多的奇葩步槍。

外觀不如95式的無託式步槍,法軍忍受多年最終放棄,被德國貨代替

首先,FAMAS名稱的由來,其實非常簡單,它是"由聖.艾蒂安生產的輕型自動步槍"發文縮寫首字母組成,音譯過來就是法瑪斯。

外觀不如95式的無託式步槍,法軍忍受多年最終放棄,被德國貨代替

其次,FAMAS步槍計劃用來取代MAS 49/56式7.5毫米口徑步槍,所以1967年研製之初,主設計師:輕武器專家保羅·泰爾,還是打算沿襲7.5X54毫米口徑,但1970年時,特立獨行的法國人最終還是覺得要隨大流,加入了步槍小口徑化的浪潮,並決定使用雷明頓生產的M193彈藥標準。

外觀不如95式的無託式步槍,法軍忍受多年最終放棄,被德國貨代替

後來北約最終將標準彈藥定型為SS109彈,而法國人此時依然固執的堅持使用M193彈。1979年,第一批FAMAS F1量產型步槍交付法軍,原計劃採購40萬支,卻因軍費不足縮減到8萬支,後來又逐年增加採購。

由於是輕武器大師保羅.泰爾親自操刀設計研製,所以FAMAS步槍的研製並沒有費什麼勁,幾乎是一氣呵成,而且充滿了法國人當時對未來步槍的所有幻想元素,外觀極具辨識度,內部機構也非常有特點。

獨特的延遲後座方式

外觀不如95式的無託式步槍,法軍忍受多年最終放棄,被德國貨代替

基於相關規定,對槍械原理我們就不做過多詳細描述,請各位看官理解。FAMAS步槍與其他自動步槍最大不同之處,就是沒有導氣裝置,而是採用了延遲後座方式。簡單來說,就是藉助子彈擊發後產生的強大後坐力來完成後座,拋殼動作,期間,槍機組件內有兩個延遲槓桿來延緩槍機開鎖時間,達到讓火藥燃氣在彈膛內充分燃燒的目的。

外觀不如95式的無託式步槍,法軍忍受多年最終放棄,被德國貨代替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方式與德國的G3步槍所採用的滾柱閉鎖方式比較類似,甚至初期型號都直接使用了G3的刺刀樣式。看來雖然法國人對德國人恨之入骨,但在武器設計領域,還是非常推崇德國人的思路的。

這樣設計的目的顯然比導氣式結構更為簡單有效,槍機受力運動軸線和槍管軸線完全重合,想都不用想這樣設計出來只要保證加工精度,槍支的射擊精度會有一個十分優秀的表現,而且事實也證明了的確如此。

設計優點

外觀不如95式的無託式步槍,法軍忍受多年最終放棄,被德國貨代替

前面筆者說過,FAMAS的優先和缺點一樣明顯,有趣的是法國的戰鬥機和汽車也是如此,喜歡的人是愛的要死,不喜歡的人恨不得將其扔進垃圾堆,這可能是法國人的浪漫藝術基因所造就的吧。那麼,我們先來看看FAMAS步槍有那些令人愛不釋手的優點吧。

第一、貼腮板設計的極為舒適。據很多輕武器測評節目和法軍士兵反應,在金屬板上覆蓋橡膠材質而成的貼腮板,使用起來異常"親膚"。說的誇張一點,就好比你將自己的臉貼在嬰兒的皮膚上一樣溫暖貼適,這一點是其他所有輕武器在不改動附件的情況下是都沒有做到的。

外觀不如95式的無託式步槍,法軍忍受多年最終放棄,被德國貨代替

第二、精度表現極好,令美軍都感到驚訝。吃飽了沒事幹的美軍曾在上世紀80年代搞過一次全球輕武器大比武,買來所有美軍能夠買到的,當時最具代表性的步槍進行實彈測試。

美軍第一感受是FAMAS不夠緊密,而且瞄準基線最短,所以對其精度不抱希望,但一上手才發現自己錯了。在100米無依託精度射擊環節,FAMAS表現最佳,隨後進行的躍進,掩護,射擊戰術環節,FAMAS的表現也可以用優秀來形容。

然而當FAMAS展開兩腳架之後,美軍徹底驚呆了,在場的所有步槍統統黯然失色,FAMAS兩腳架狀態下的射擊精度直接成倍增加,簡直是驚豔全場。

外觀不如95式的無託式步槍,法軍忍受多年最終放棄,被德國貨代替

第三、人機功效表現出色。由於無託步槍的天生缺陷,拋殼口的位置距離射手的臉頰非常近,而且通常是開在槍身右側,正常右手射手使用並沒有太大問題,但對左撇子來說,就是要赤裸裸的打臉了,而且是被滾燙的彈殼打臉,相信沒有人會願意冒這個險。

因此,保羅為FAMAS射擊了左右可調式拋殼口,只需要大約幾分鐘時間,就能將一支流水線上下來的工業產品,改造成為左撇子專屬戰鬥步槍。

外觀不如95式的無託式步槍,法軍忍受多年最終放棄,被德國貨代替

第四、無需藉助任何工具,可直接用實彈發射槍榴彈。當然這點其實並不是很突出,因為同時代一些小口徑步槍也可以做到,但也有一些步槍依然要藉助空包彈才能發射槍榴彈。所以,除了短小精悍,人機功效較好,精度高之外,能方便快捷的使用槍榴彈,來增加班組火力強度,也不失為一個可以拿出來說的優點。

槽點和優點一樣明顯

外觀不如95式的無託式步槍,法軍忍受多年最終放棄,被德國貨代替

首先就是寬大而粗壯的塑料提把,導致FAMAS在安裝光學瞄具後瞄準基線太高,射手無法與舒適的貼腮板親密接觸,這種情況存在於所有的無託步槍以及安裝高提把的輕武器上,比如早期的M16A1也有這個問題,而它是傳統的有託步槍。

其次,射速控制機構非常複雜。FAMAS步槍擁有兩個保險裝置,一個位於扳機前方,被稱為快慢機撥杆,另外一個位於槍托尾部,被稱為點射控制柄。要想讓它順利工作在射手所希望的狀態,兩個保險裝置要密切配合才行。

外觀不如95式的無託式步槍,法軍忍受多年最終放棄,被德國貨代替

比如: 當快慢機裝定於"1"時,而點射控制柄置於"0"時,為半自動;當快慢機於"R",點射控制柄於"0"時,為全自動;當快慢機於"R",點射控制柄於"3"時,為3發點射。當快慢機柄裝定於"S"時,槍處於保險狀態。很多新射手都對這種繁複的操作模式極為厭惡,如果不能熟練並正確掌握,甚至還會發生事故,因此,法國人的思維有時候是真的讓人抓狂。

但保羅對此給出的解釋是,由於位於槍托尾部的點射控制柄容易因泥沙,汙水而失效,所以將其分開設計,沒有3發點射功能,至少還能保證有半自動和全自動模式可用。對此筆者也只能說,法國大師的想法,一般人理解不能啊。

外觀不如95式的無託式步槍,法軍忍受多年最終放棄,被德國貨代替

第三,儘管FAMAS大量使用了塑料件,比如下護木,比如提把,都是工程塑料,但為了保證強度,提把採用玻璃鋼澆鑄樹脂,然後再表面磷化工藝,重量並沒有比高強度鋁合金輕到哪裡去。下護木更是如此,為了耐用和強度考慮,做的異常粗壯和寬大。直接導致FAMAS空槍重量達到了3.6千克,比國產95式裝滿實彈匣還重。

所以怎麼說呢,FAMAS屬於無託步槍中最大,最醜,最笨的那種,與設計流暢,秀氣的95比簡直毫無藝術感可言。而且量產型FAMAS F1型使用的還是25發彈匣,火力持續性上再次扣分。

型號演變

外觀不如95式的無託式步槍,法軍忍受多年最終放棄,被德國貨代替

FAMAS步槍先後發展出F1型,G1型和G2型三款,其中F1型是首批量產型,G1型則是大幅減重後的再生產型,保留絞盡腦汁為FAMAS減少了大約50個零部件,重量降低了25%,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就。而且G1取消了扳機護圈,增加了一個大尺寸的握把護手,是其最明顯識別標誌。

而G2型則更換了彈匣座,使其可以使用M16步槍的30發彈匣,主要目標是用來出口,但業績慘不忍睹。

外觀不如95式的無託式步槍,法軍忍受多年最終放棄,被德國貨代替

進入21世紀後,法國陸軍雄心勃勃的發展出了自己的陸地勇士系統,開始稱為ECAD系統,後改稱FELIN系統,在FAMAS G1步槍的基礎上大刀闊斧的進行了改動,集成了火控計算機,熱成像,激光等先進設備,到了2004年再次升級了光電設備,據說性能十分先進。但是看看這臃腫的外觀就知道,也僅僅是試驗而已,無法真正裝備全軍。所以這套設備最終無疾而終。

最終德國貨笑到了最後

外觀不如95式的無託式步槍,法軍忍受多年最終放棄,被德國貨代替

與95式一樣,無論FAMAS怎麼改,始終都不得法軍的"真心",看著國外同行手裡的M4系列像變戲法一樣,通過皮卡丁尼導軌安裝各種適配附件來滿足不同任務需要,高傲的,特立獨行的法國人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選擇了價格不低但各方面性能都不錯的HK416,目前已經開始在法軍內部全面裝備,其中HK416F-S為標準型,HK416F-C為卡賓型,HK269F為支援型,下掛M320型40毫米榴彈發射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