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旅遊不得不吃的美食——鐵爐油饃

旅遊,對於喜歡攝影的人來說,是一次攝影之旅;

對於喜歡文化的人來說,是一次文化之旅;

對於平日裡忙碌的上班族來說,試一次心靈的放鬆;

對於喜歡美食的吃貨來說,這就是一次美食之旅。

很多人去旅遊,在看過景區的美景,瞭解過當地濃厚的歷史文化之後,都會把搜尋美食作為旅遊的一個重要部分,去到不同的地方品嚐不同的美食,和不是旅遊的另一種魅力。

那麼,來過渭南桃花源景區的你,是否見識過來自桃花源當地的這種飲食魅力呢?如果沒有,那你可就要仔細瞧好下邊我們馬上要提到的鐵爐油饃了。


渭南旅遊不得不吃的美食——鐵爐油饃


鐵爐油饃是渭南桃花源景區所在地周邊的一種極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民間美食,鐵爐油饃其實就是烙餅的一種,不這種烙餅與其他地方的烙餅不同,它特有的醇香沁人心脾,“外香酥而不硬,裡綿軟而不粘”吃起來一層一層的薄而不粘,香酥可口。

關於這鐵爐油饃,還有一段傳說,相傳,這鐵爐油饃起源於秦時。當時秦王嬴政為統一六國,廣泛徵兵,大量鑄造兵器,現在的鐵爐鎮附近在當時就是一個大型的兵器廠。由於兵器生產量大,生產強度大,一天,在兵工廠勞作的士兵一時餓極,就把麵糰壓扁貼在爐壁上烤熟充飢,沒想到這種快捷而簡單的食物味道還不錯,於是這種做法就在兵工廠裡慢慢流傳開來,這就是鐵爐油饃的雛形。後來這種烙餅傳到了民間,又傳到皇宮,成了當時一種非常受歡迎的美食,而且這獨具特色的鐵爐油饃在經過了幾千年傳承後,在當下依然是人們非常喜愛的一種麵食。


渭南旅遊不得不吃的美食——鐵爐油饃


渭南旅遊不得不吃的美食——鐵爐油饃


別看這油饃看著普通,其實這選料和做法都是非常講究的。想做一個色香味俱全的做鐵爐油饃,首先是選料,要選用上等精白麵粉,然後和麵,這個和麵也非常有講究,製作油饃的麵糰需要將“燙麵”和“死麵”,按一定比例摻和在一起,一般“燙麵”和“死麵”的比例是1:2,然後不停地揉,揉的過程中不斷加乾麵粉,如此反覆。面揉好後,接著就是擀麵,把麵糰擀薄後,撒點鹽,撒鹽是製作油饃最主要的一個步驟,整個油饃的製作過程只放這一次鹽,所以這對製作油饃的師傅來說可是最考驗技術的一步,然後刷上燒熟晾涼的菜籽油,再撒點蔥花,將麵餅疊起;然後再刷上菜油,再疊起……如此反覆疊多次,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後油饃有層層疊疊的效果,而且可以讓油饃酥脆可口。最後,將抹好油的麵糰放在刷了油的烙子裡用手壓平壓至烙子大小,在烙餅的過程中還面不斷的在餅上刷油,大約烙十幾分鍾,等餅子成了金黃色就可起鍋了。烙好的油饃金黃而鬆脆,一陣陣撲鼻的醇香勾起你的饞蟲。


渭南旅遊不得不吃的美食——鐵爐油饃


鐵爐油饃最大的特點就是“外香酥而不硬,裡綿軟而不粘”,它用的是純正的菜籽油刷麵皮,刷了又疊,疊了又刷,所以油香充分浸透在餅裡,形成層多而不粘的特質。

食用時,以新出鍋熱油饃且用手撕食為妙,撕開來吃油饃餅,層出不窮,愈吃愈香。據說鐵爐油饃在鐵爐鄉一帶屬於招待貴客的上品。當地人認為無酒無肉不要緊,無油饃而要被人恥笑。可見,鐵爐油饃的身價之高,倍受青睞。


渭南旅遊不得不吃的美食——鐵爐油饃


最值得一提的是,油饃自秦朝誕生至今,所用的原材料基本沒有變化,主要是以麵粉、油、鹽三樣原材料為主,只是在製作手法上不斷改進,所以,這小小的烙餅吃的可是“大秦”的味道,有著如此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難怪油饃又被被譽為“三秦一絕”。

現在,在渭南桃花源景區周邊臨近臨潼鐵爐鎮一帶,油饃這種極具地方特色的美食也是吸引了來自各地的遊客和吃貨,同時,桃花源景區內部更是選擇了當地非常有名的商戶進行入住,等到景區開業,您就可以在渭南桃花源景區嚐到這來自大秦帝國的味道了。


渭南旅遊不得不吃的美食——鐵爐油饃


渭南旅遊不得不吃的美食——鐵爐油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