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財貿”共話七十年鉅變:上海商業規模幾何式增長 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

上海在中國商業發展史上,一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1978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4.1億元,比新中國經濟恢復結束時的1952年增長3.9倍。改革開放後的40年,上海商業積極進行商貿流通體制改革,率先引進國外先進的商業企業和技術,用較短的時間完成了發達國家百年的商業演化進程,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全市商品銷售總額從1978年的303.4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11.9萬億元,增長394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1978年的54.1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1.27億元,增長234倍;2018年商貿領域全行業從業人數超過327萬人,比1978年的40萬人增加了287萬人,貢獻了全市約四分之一的就業機會;商貿業稅收總額突破2000億元,對全市稅收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三分之一……

在喜迎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今天,上海市商業聯合會舉行了“市場鉅變.上海商業服務業七十年”——國慶70週年專題座談會。曾經分管過商業的原市領導、現任市商務主管部門領導、在原商業主管部門擔任過領導職務的一批“老財貿”和商業服務業行業協會、商業企業代表們歡聚一堂,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共話上海商業70年來不凡的發展歷程。

“老財貿”們認為,新中國成立70週年以來,上海商業發展經歷了兩個飛躍,一個飛躍是前三十年,從國民經濟恢復到計劃供應,確保人民生活基本需求滿足,三十年的磨礪積累,帶來了後四十年上海市場的矚目變化;另一個飛躍是後四十年,從改革開放到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豐富人民生活的多元需求。“老財貿”們表示,是改革開放賦予了上海商業“新活力”。1978年以來,上海商業積極進行商貿流通體制改革,率先引進國外先進的商業企業和技術,實現了一次又一次歷史性跨越,用較短的時間完成了發達國家百年的商業演化進程。

改革開放以來,上海商業總體可以劃分為3個發展階段:1978-1991年,是上海商業由計劃向市場轉型的改革探索階段,通過建立開放式、多渠道、少環節和多種經濟成份參與的新流通體制,推動經濟發展,告別了長期以來的商品短缺的困擾;1992-2000年,上海商業系統傳達貫徹黨的“十四大”精神和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進入全面改革開放的新階段,通過外資商業進入、企業自主改革、連鎖業態發展和商業民生工程全面推進等改革開放措施,為上海商業的市場化、國際化、現代化發展奠定了基礎;2001年至今是上海商業升級轉型的發展階段,按照WTO規則,全面開放上海市場,培育各類商業新業態、新模式,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建設和完善各類市場,向世界展示了一個國際化、現代化的上海商業。

回顧70年,上海商業不僅是規模呈幾何式增長,商業格局也在不斷擴大,不斷豐富、便利市民的生活,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改革開放前,上海商業街主要是南京路、淮海路、四川路、豫園商場這“三街一場”,現在已經形成了市級商業中心、地區級商業中心、社區商業中心加特色商業街區“3+1”佈局體系,市級商業中心15個、地區級商業中心超過30個、特色商業街區67個。中心城區南京路、南京西路等市級商業中心通過更新改造、業態優化、品牌調整等,加快向世界級商圈發展;郊區逐漸形成一批現代化新城商業中心和軌交站點型商業中心,建成一批商旅文體融合項目;社區商業加快佈局建設,逐步向精細化、集成化、平臺化發展。

1988年,上海在全國首創“菜籃子工程”,併成為持續和不斷完善的政府實事工程,從根本上扭轉了主副食品供應長期短缺的局面。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上海商業設施通過“脫胎換骨”式的改造,還創造了多個全國第一:1987年成立全國第一家商業股份公司——豫園商城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全國第一家中外合資餐飲公司肯德基外灘門店開業;1991年全國第一家連鎖經營超市上海聯華超市公司成立並開出第一家超市;1992年全國第一家中外合資商業零售企業上海第一八佰伴新世紀商廈開業。伴隨著軌道交通建設和住宅建設,深入社區、延伸郊區,各種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商業、文化、展覽展示相結合,零售與餐飲跨界,線上線下融合,無人店、無人餐廳興起,盒馬鮮生、超級物種等跨界零售新物種競相登場,食行生鮮、萬有集市等“互聯網+社區服務”新模式百花齊放。2018年,網上商店零售額突破1500億元,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1.9%。

1995年12月20日,第一八佰伴開幕,當日創下一天光臨同一店鋪107萬人次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特別是2018年,本市頒佈了全力打響“上海購物”品牌,加快國際消費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成效顯著。去年共計有超過3000個國際國內品牌在上海首發,新進首店超800家,國際品牌首店約佔全國半壁江山。上海全球零售商集聚度達55.3%,位列全球城市第二。仲量聯行發佈的報告稱,上海是全球十大最具吸引力零售目的地市場之一。上海服務境外旅客人數、退稅商店開單數和退稅商品銷售額均居中國第一,總量佔全國60%以上。上海時裝週已成為時尚產業“亞洲最大訂貨季”,全年發佈會超過180場次,居全球第三。

今天的會上,上海市商業聯合會還專門授予張俊傑等同志“上海商業服務70年曆史貢獻獎”榮譽。獲獎同志都曾擔任過上海市商業行業的重要領導崗位,均具有35年以上商業服務專業崗位年齡,對上海商業服務發展作出過較為突出的歷史功績。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