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公佈!六安兩處入選

國務院公佈!六安兩處入選

10月16日,國務院下發通知:核定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確定的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計762處)以及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的項目(共計50處),並予以公佈。

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的要求,進一步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既要注重有效保護、夯實基礎,又要注意合理利用、發揮效益,在保護利用中實現傳承發展,認真做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確保文物安全特別是文物消防安全,努力開創文物工作新局面,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為堅定文化自信、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國務院公佈!六安兩處入選

安徽40餘處入選,其中六安兩處

分別是

金寨縣的紅28軍重建會議舊址

霍山縣的佛子嶺水庫連拱壩


紅28軍重建會議舊址

紅四方面軍主力離開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後,中共鄂豫皖省委根據蘇區鬥爭的形勢,決定成立皖西北道委,於1933年1月組建紅28軍。紅28軍組建後,以金寨為根據地,積極發展皖西北的游擊戰爭。

1933年9月,皖西北中心蘇區保衛戰失敗後,皖西北道委鑑於紅軍和根據地受到嚴重損失,於10月11日,在南溪的呂家大院召開會議,分析當時的嚴重形勢,討論武裝建設和鬥爭方針等問題,決定重建紅28軍,軍長徐海東,政治委員郭述申(兼),轄82、84兩個師,共2300多人。

28軍成立後,在軍長徐海東、政委郭述申的帶領下,在以金寨為中心的皖西北一帶開展游擊戰爭,先後發起石門口、皂靴河、火炮嶺、古碑沖和葛藤山等戰鬥。由於採取了符合客觀實際的鬥爭方針,進行機動靈活的游擊戰、運動戰,勝利地堅持了皖西北地區的反“圍剿”鬥爭。

在五個多月中,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逐步擺脫了被動局面,給皖西北地區人民以很大鼓舞。1934年4月16日,紅25軍和紅28軍在金寨縣湯家匯的豹子巖會師。次日,根據省委決定,將紅28軍重新編入25軍,軍長徐海東,政治委員吳煥先,政治部主任郭述申,下轄2個師:紅28軍82師改編為74師,紅28軍84師及紅25軍第75師改編為新的75師,全軍3000多人。11月16日,25軍奉命開始長征,後成為長征到達陝甘革命根據地的第一支紅軍,被譽為“長征先鋒”。

紅25軍戰略轉移後,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皖西北道委書記高敬亭根據省委的指示,迅速重建紅28軍,新建和發展地方武裝、便衣隊,加強黨的領導,以不過3000人的武裝力量,與皖西北地區的黨組織領導軍民密切協同,堅持了以金寨為基地轉戰鄂豫皖邊區的45個縣的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

地方武裝、便衣隊就地堅持鬥爭,牽制國民黨大批正規軍,粉碎了敵人的四次“圍剿”,取得了重大勝利,使革命紅旗始終飄揚在大別山區。同時,有力地支援了主力紅軍的戰略轉移,配合了南方各省紅軍的鬥爭。在皖西北及皖鄂邊區不僅堅守了部分老區,開闢了廣大遊擊根據地和游擊區,而且在鬥爭中造就了一批忠於黨、忠於人民、英雄頑強、富有經驗的黨政軍骨幹,鍛鍊成了一支打不散拖不垮的革命武裝力量。

佛子嶺水庫連拱壩

佛子嶺水庫,位於淮河支流淠河東源上游,壩址在安徽省霍山縣城西南17公里處,漫水河、黃尾河徑流入庫。

是建國初期中國自行設計具有當時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連拱壩水庫,佛子嶺水電站是淮河流域第一座水電站。以防洪為主,結合灌溉、發電、航運,系治淮委員會佛子嶺水庫工程指揮部設計。1952年1月動工,1954年11月建成,歷時2年又10個月。實際控制面積1270平方公里。水庫總庫容4.96億立方米,相應洪水位130米,汛期興利庫容1.2億立方米,死庫容1.25億立方米,防洪標準為千年一遇。

佛子嶺水庫作為淮河治理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攔蓄了淠河大量的洪水,不僅大大提高了淠河中下游的防洪標準,而且還起到了輔助淮河干流蓄洪的作用。隨著淠河上游大中型水庫工程的建成,淠河流域的灌溉事業也得到迅速發展,建成了小淠河灌區、淠河灌區、淠源渠灌區等一批灌溉工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