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萬創業,現在身家20億:創業就是要選擇未來,而不是當下的安穩

說起馮侖,29歲時公職解散,他被迫“下海”,在1991年用3萬元創始萬通集團,到現在身價20億;創業初期,他與王功權、劉軍、王啟富、易小迪、潘石屹共聚一堂,被人們稱作萬通六君子。再到後來,他被稱作地產界的思想家。他風趣幽默,愛講段子,馬雲說最喜歡聽馮侖講故事。馮侖是如何走到現在,併成為地產界的常青樹?他的創業成功經驗能帶給我們什麼啟示?我們到底向他學什麼?

01

馮侖:創業就是選擇一種不同的人生

現在很多人創業都是奔著賺錢去的,畢竟年輕人想要儘早實現財務自由。打劫不行,換爹也不行,除了創業還有什麼辦法呢?

假如你要靠打工買房,那麼從大學畢業開始,從剛找到工作掙錢五六千一個月,到幹到30歲有2萬塊錢一個月,就算挺好的了!

然後,找個收入和自己差不多的另一半,兩個人一個月掙5萬塊錢,也許在二線城市可以買到房子了,但是在北京恐怕還是買不了房的。

但是,如果你想創業,你就不必按照這麼一套邏輯去想問題了。

你首先要想清楚一個問題,你是要去改變自己的活法,而不是去簡單地賺錢。賺錢只是改變活法的過程中的一件事情而已。

當你選擇創業的時候,你如果是選擇了一種特別的人生,而且希望是一種與眾不同的人生,你是這麼選擇的,那麼你就是對的,你可以去創業。

否則,如果你又想選擇與眾不同的人生,又希望能安安穩穩地過日子,那我勸你最好就不要創業了。

3萬創業,現在身家20億:創業就是要選擇未來,而不是當下的安穩

(馮侖與他的創業夥伴)

“也就是說,從我做生意那天起,我實際上就脫離了人們期待的正常的人生軌道,也就是說走了一條不正常的人生軌道。”

02

創業就是要選擇未來

而不是當下的安穩

有一個朋友,現在在做醫療器械連鎖,做得非常好。他當初是怎麼開始創業的?

他結婚之前給一個老闆打工,後來他發現創業這事挺好,就很想做,可是又沒錢。那時他剛要結婚,丈母孃給了他一點錢,他自己又湊了點,大概小40萬元準備去買房。

結婚那天,他跟老婆攤了牌,他說我特別想做一件事,正好差點錢,咱這點錢能不能不買房子,讓我去辦這件事?婚咱還可以接著結,咱先對付著,租個地兒先住,行不行?

他原以為老婆會拒絕他,心想如果拒絕那婚也別結了。沒想到老婆居然支持他,說你要做就做,但別跟父母說。他說行,然後就拿了這筆錢去折騰創業了。結果失敗了,不僅事沒辦成,還欠了別人錢。但他老婆並沒有埋怨他。

後來他租了一個很破的房子,又去給別人打工,還是原來的老闆。老闆就發現這孩子特別好,好在哪?

有夢想,敢於拿結婚買房的錢去創業,不僅有追求,而且失敗了,能服輸,回來繼續打工。所以這個老闆對他說,那不如這樣,你別打工了,咱倆一起做,我給你點股份,你再借點錢,做一個新業務。

於是他就這麼又開始了第二次創業,但是這次成功了。

成功之後,他不僅慢慢把老闆的股份買了過來,自己當起了老闆,而且現在房子車子什麼都有了,一切看起來都很好。但如果他不創業會是怎麼樣?

他就是拿了40萬買套房,現在還在供房貸。朝九晚五上著班,顯然這是另外一種人生。

所以創業是什麼?

創業就是要選擇未來,而不是要當下的安穩。如果一個人不想脫離正常的生活軌道,那就不要去創業。

03

馬雲從發誓那天起

他就不再是普通人了

大家知道馬雲高考考了兩三年都沒考上,最後終於考上了杭州師範學院,畢業以後當了五年英語老師,這就叫常規。

結果他突然有了衝動要創業,於是他和太太還有另外幾個人組織了翻譯社,在杭州北京到處跑,開始做小買賣,都談不上太成功。

他們又跑到了長城去發誓,說一定要辦成世界上最偉大的公司,結果成功了。沒成想這個故事從發誓到成功也就十幾年而已。

3萬創業,現在身家20億:創業就是要選擇未來,而不是當下的安穩

馬雲

馬雲為什麼成功?因為從發誓那天起,他就和普通人不一樣了。

他不當老師了,不再朝九晚五地在課堂上講課了,而是要做一個有創造性的生意,做一個有創造性的人,開始一種創造的生活。

正因為脫離了所有的常軌,馬雲才能夠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慢慢積累,慢慢地克服困難,慢慢地成長。

今天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已經成為世界上一個偉大的公司,這就是不走尋常路的結果。

所以年輕人要不要創業,關鍵在於你是想過正常日子,還是想脫離常軌去改變人生,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如果你願意脫離常軌,也能承受失敗的風險,那你就去闖蕩。

在你選擇創業的那一刻,你便不再是普通人了。九死一生的創業,難倒多少英雄漢,又有多少英雄漢是倒在創業的前奏“預算”上了。

馮侖說:“創業前不做預算,那麼企業就死了一半了。”

當企業規模越來越大,管理者任何一個隨意性行為都會給企業造成巨大的傷害。沒有事前的預算和事中的把控,一年的辛苦可不就只剩下一堆數字的報告!如何學會做科學正確的預算管理,讓企業利潤源源不絕……

99%的中小企業在預算管理體系搭建中仍存在諸多問題:預算編制偏離實際、預算在業務層面執行不下去、預算不能為決策管理提供有效依據等。

往往導致企業資金籌措困難、開支無法控制、不良應收賬款和積壓存貨等不良資產增加、盲目投資擴張,直至現金鍊的斷裂

在歐美公司,計劃和預算管理是幾十年以來的通行管理實踐,而國內企業近十年才開始應用預算管理。

預算可以貫通整個企業,協同資源能力,是管理的預演。預算可以設定經營目標、控制成本費用、開展資源分配、評價管理效益。

3萬創業,現在身家20億:創業就是要選擇未來,而不是當下的安穩

史永翔老師

史永翔老師說:“要想管理輕鬆,先要全部打通。

對企業的設想如何變成真正的結果?辛辛苦苦做經營,為什麼就是沒有利潤?為什麼你的企業缺現金?

預算是實現發展的最好路徑,同行不會告訴你,利潤都是設計出來的。預算的過程,就是利潤設計的過程。

為什麼員工不能盡心盡力做事情創造價值?

因為沒有用預算對日常業務做控制和管理,沒有預算作為目標,為他們打造發揮的的舞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