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早送孩子去寄宿制足球學校,你知道給孩子帶來的危害有多大嗎?

在國內大部分有踢球孩子的家庭,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會面臨這樣的選擇:孩子具備一定的足球天賦,某一天被某俱樂部球探、教練看中,但是需要孩子在很小的年紀離開父母,離開家庭,入讀寄宿制的足球學校。那麼問題來了,家長該不該送孩子去讀這樣的寄宿制足球學校,什麼時候送孩子去足球學校更合適?

父母是最好的老師,親情是最好的營養品

小編的觀點是:能不去就不去。孩子成長的變數有很多,沒有必要在很小的年紀就為孩子未來作出選擇,如果家裡決定了孩子走足球這條路,那麼最好等到上了初中再去。這樣選擇並不是讓孩子放棄踢球,而是最好不要離開父母。正所謂:父母是最好的老師,親情是最好的營養品,餐桌是最好的課桌,家是最出色的學校。

過早送孩子去寄宿制足球學校,你知道給孩子帶來的危害有多大嗎?

一個幼小的生命,經過十月懷胎,呱呱墜地來到人世間,剛出生的嬰兒只是一個自然人,孩子要從自然人變為社會人,必須要遵循人成長的規律,就像一粒種子必須依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過程一樣。孩子的成長,首先要解決的是溫飽、安全感、愛和親情等自然需求,而家庭教育和父母的關愛則是孩子獲取這些自然需求必不可少的心理營養品。

孩子在年紀還小的時候,讓其離開父母,送到寄宿制學校獨自生活,本身就是一種違背孩子成長規律,是父母人為剝奪了孩子享受家庭溫暖,無視兒童作為一個人的自然需求的行為。

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明確反對讓孩子上寄宿制學校,他認為孩子長時間和父母分離,會使家庭倫常和家庭幸福遭到最根本的破壞。

寄宿制學校對孩子心理的影響

腦神經科學已證實,早期情感發育不良,會直接損害大腦的正常發育,使其結構異常,造成無法逆轉的病理性改變。

關於寄宿制學校孩子的心理,羅馬尼亞曾經做過這麼一件事,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羅馬尼亞國內人口銳減。國家為了快速增加人口,要求所有家庭至少生育4個孩子,為了減輕家長的負擔,政府會在孩子出生後送到一個地方批量撫養。

過早送孩子去寄宿制足球學校,你知道給孩子帶來的危害有多大嗎?

這些孩子後來幾乎都出現行為異常,大多數智力低下,情感發育不良,不會和人交流,無法形成對視和對話;常常獨自坐在角落,不停地前後搖晃或不斷重複某種刻板行為,對陌生人沒有恐懼感,也沒有溝通能力——這種情況,稱業界稱之為“孤兒院現象”。

另一個例子發生在中國的農村,為了優化教育資源,以前很多農村的小學被取消,孩子需要到很遠的中心校讀書。有的學校離家很遠,孩子只能寄宿。這些在學校寄宿的孩子,很多都出現過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厭學、輟學情況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多。學校對他們而言,並不是一個獲取知識,享受快樂的伊甸園,而是離家的痛苦和父母親情缺失的慘痛記憶。

讓老李後悔不已的一次選擇

朋友老李在九歲時送孩子去了國內某足校踢球,當時負責選拔的教練,給老李畫了一個大大的餅,頭腦一熱,老李送孩子去了足校。現在聊起當初的選擇時,他後悔不已。

好的沒學到,壞習慣學會不少。

比如玩遊戲、講髒話甚至偷東西。週末學校不上課,小孩打發時間最常用的做法就是三五同學搭夥找一個角落玩遊戲,而且這個角落越偏僻越好,最好沒人找的著。孩子之間常常國罵脫口而出,沒有一絲覺得不對或者羞愧的地方。

過早送孩子去寄宿制足球學校,你知道給孩子帶來的危害有多大嗎?

孩子說回學校就像回監獄。這事老李不止講過一次,他說每次假期結束需要返校的時候,孩子都特別牴觸,說回學校就像回監獄。聽孩子這樣講學校,老李很震驚。為了確保孩子安全,方便管理,通常情況下寄宿制學校都會制定嚴格的出入安全管理制度,實行準軍事化的管理。在這種情況下,老李覺得孩子總是處於一種壓抑,被迫的狀態,學會的更多是服從。在老李看來,學校封閉的環境,非但沒能讓孩子學會和他人相處,學會自立,反而削弱了孩子在這些方面的潛能。

父子感情慢慢疏遠了。這是讓老李感到最擔憂的一點,以前在家的時候,孩子跟他無話不談,每天都會纏著他講故事,和他說在學校發生的那些事。但自從孩子到了寄宿制學校,父子見面的次數和時間減少,孩子學會了隱藏心事,不在跟爸爸分享他周邊的事情。週末如果他不給孩子打電話,孩子還少會主動打電話給家裡。

過早送孩子去寄宿制足球學校,你知道給孩子帶來的危害有多大嗎?

足球想要踢出來太難了。老李說,每一個送孩子到足校踢球的家長,說沒有一點功利心理,那是假的,都還是希望孩子長進,今後有可能成為職業球員。但顯然他低估了球員成長的艱難以及競爭的激烈。孩子雖然從他角度看,球技每年都有提高,但是和全國各地的孩子同場競技,他就發現這條路遙遙無期,看不到希望,而且為了這個不可預知的結果,家庭和孩子付出了太多。

從足校工作者的角度看寄宿

為了鼓勵、說服孩子入讀寄宿制足校,足校負責選材的教練、球探常常會這麼跟家長溝通:

寄宿制足校在中國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中國地大物博,但優質的足球教育資源緊缺,大部分的孩子都不能在家門口接受到更高水平的足球訓練,而足球又是一項需要接受長時間系統、科學訓練,才能有所成效的項目,如果想要孩子在足球這條路上有所發展,就一定要送到專業足球學校。

過早送孩子去寄宿制足球學校,你知道給孩子帶來的危害有多大嗎?

寄宿制足校對孩子成長更有益。寄宿生活能夠讓孩子學會和他人相處,學會自立,可以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集體意識。顯然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已經知道,寄宿制學校對孩子的成長並沒有太多好處。

學校會為孩子成長提供全方位的照顧。國內某知名寄宿制足校,在辦學之初就曾提出過“愛生如子”的口號,宣稱學校會給每個班級配備安排生活老師,照顧孩子的生活,學校會要求所有的代課老師像父母親人一樣愛護自己的學生。大家想想,這樣的承諾可能實現嗎?在家裡父母兩人面對一個孩子,在學校一個老師面對幾十個孩子,即使有照顧,也很難照顧的每一個孩子的感受。

過早送孩子去寄宿制足球學校,你知道給孩子帶來的危害有多大嗎?

或許教練、球探所說的是中國足球目前所面臨的現狀,但有一點,他們是站在和父母完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孩子踢球這件事,他們需要的是吸納儘可能多的孩子踢球,擴大選材面,但家長該如何選擇呢?

足球要踢,但最好不要過早離開家庭

在歐洲,法律對於家庭教育、兒童權益以及未成年球員踢球的範圍有著明確規定,而且歐洲高水平的足球俱樂部數量巨大,擁有在家門口接受高水平訓練的基礎。回到國內,可能不少專業人士會說,我們跟歐洲情況不同,我們沒有足夠的發展基礎和文化氛圍,我們的孩子想在足球的道理上走的更遠,就必須向著最優質的資源靠攏。

這一點以前確實如此,中國足球基礎薄弱、發展落後,而且區域分佈不平衡。但近些年隨著校園足球的大力推廣,社會足球的蓬勃發展,國外足球資源的引進,賽事體系的搭建,大部分的地方都能滿足想踢球孩子的訓賽需求,對於低年齡段的孩子來說,家裡的訓練環境一點不比足校差。

過早送孩子去寄宿制足球學校,你知道給孩子帶來的危害有多大嗎?

這些年,國內不少教育專家在呼籲,像歐洲那樣,把保障兒童和父母在一起上升成一項基本國策。一切涉及兒童利益的社會問題,都應在不影響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前提下去解決。

對於踢球的孩子來說,當下健康、快樂成長才是最重要的事,而是否能成為足球人則還需要天賦、勤奮、努力、自律、運氣等多種因素加持,不是去到最優質的學校,足球水平就會顯著提高,成長更重要的是合適。如果為了不確定的足球忽視了孩子的成長,才是真正的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如果父母堅持或者孩子自願選擇足球這條路,建議等到孩子心理穩定、能夠應對外界複雜變化時。12歲前正處於孩子人格構建期,父母不常在身邊,會導致孩子三觀動盪,影響一生。即使從足球角度考慮,在我們分析的眾多足球明星的成長經歷來看,大部分人是從13歲才開始進入正規的青訓營訓練,在這之前,足球只是他們眾多愛好的一種。

過早送孩子去寄宿制足球學校,你知道給孩子帶來的危害有多大嗎?

孩子成長的時光不可逆,孩子真正屬於父母的時間只有十幾年,如果不珍惜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就會錯過他生命中許多美妙的時刻。因此小編建議父母好好珍惜和孩子相處的短暫時光。

老李說,送孩子到足校寄宿唯一的好處是解脫了他們夫婦。但現在當他想要補償孩子這些年的傷害時,他發現,什麼都晚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