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以前是靠政府救濟的窮村子,現在已經是全縣知名的脫貧致富村,也是國內知名的鳥籠製作之鄉。2018年,全村鳥籠收入600多萬元,農家樂收入800多萬元,合計有一千多萬。全村168戶626口人,平均每戶收入6萬多元,人均收入一萬多元。”王玉和拿著一隻竹編的鳥籠自豪地對攝影師說,村子的變化,其實都是從這鳥籠子開始的。
王玉和是卡拉村的支部書記。卡拉村位於貴州省丹寨縣,曾是縣裡排名倒數的救濟村,但作為丹寨苗族的分支,卡拉村的苗家人崇拜鳥圖騰,有著養鳥、鬥鳥的百年傳統,故而留存著編織鳥籠的技藝,幾乎每一個苗家人都會編織鳥籠。圖為當地苗人編織的精美鳥籠。
“以前,因為丹寨地處偏僻,信息不暢,我們編織的鳥籠雖然精美,但也只能在當地銷售,根本沒什麼收入,真的是空有一身技藝,卻無處施展。”王玉和說,那時候的他家裡窮,可以說是村裡最窮的人,“生活逼迫我不得不尋找致富的門路,我就編織了一批鳥籠,隻身跑到都勻去銷售,沒想到很快就賣完了,而且一個鳥籠的價格能夠換到10斤大米,這讓我特別高興。”
初戰告捷的喜悅,給王玉和帶來了信心。他和妻子一起,開始夜以繼日地忙碌,砍竹子、破竹片、打磨、烤制、編織,幾乎每天都沉浸在編鳥籠的流程之中。憑著一股子拼勁,王玉和的鳥籠銷售市場逐漸打開,家裡也慢慢地脫離貧困,成了村裡的富裕戶。圖為王玉和在轉移編織好的鳥籠。
為了擴大銷售,王玉和開始自己買竹子,然後發給村民編織鳥籠。在他的帶動下,卡拉村的鳥籠產業開始興旺起來,名氣也越來越大。“我們村一下子成了當地為數不多的、用古老傳統手工編織鳥籠的專業村寨,有著400多年的鳥籠編織技藝再次煥發了生機。”王玉和說,2007年,卡拉村被貴州省文化廳命名為“鳥籠編織藝術之鄉”。圖為幾隻編織好待售的鳥籠。
作為一個編織鳥籠的專業村,卡拉村的鳥籠主要以楠竹、金竹、雷竹等為原材料,編織的鳥籠不僅規格各異,形狀多樣,還精巧美觀,堅固耐用不變形,深受人們喜愛,在暢銷省內外的同時,還遠銷香港、臺灣、新加坡、日本以及歐美等地。圖為一隻雕刻著盤龍、獅子的鳥籠。
目前,卡拉村168戶農家中,有125戶都在從事鳥籠編織,年生產鳥籠達12萬個,被譽為“中國鳥籠之鄉”。圖為鳥籠中供鳥站立的橫杆。即便是這麼一根細細的竹棍,也被技藝精湛的藝人們雕刻得十分精美。
前幾年,王玉和被村民選舉為卡拉村的支部書記。為帶領全體村民脫貧致富,他一邊開拓新的市場,一邊開發新型鳥籠。“2017年萬達小鎮開業,我們依託距離近的優勢,加大了鳥籠的宣傳和銷售,開闢了鳥籠編織體驗館,同時又開發了農家樂的市場,讓村民的收入進一步增加。”王玉和介紹說。
“2018年,村裡鳥籠的銷售額達到650萬元,鳥籠已經是卡拉村的支柱產業,但隨著遊客逐漸增多,農家樂也由以前的三家發展到28家,年收入達到800萬,超過了鳥籠的收入。”王玉和說。圖為遊客在卡拉村拍攝、體驗鳥籠編織技藝。藉助鳥籠,王玉和盤活了整個卡拉村的經濟。
圖為王玉和的妻子和兒媳婦在給遊客展示鳥籠編織技藝。王玉和有兩個兒子,加上兒媳和孫子,已經是幸福的十口之家。“我們家現在還在做鳥籠生意,同時也經營著農家樂,因為要全盤考慮村裡的發展,我已經把家裡的事情都交給了孩子們。對於他們的經營,我很放心,畢竟村裡富裕了,他們也差不到哪裡去。”王玉和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