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這幅500年前的古畫放大十倍,瞬間感覺穿越了

把這幅500年前的古畫放大十倍,瞬間感覺穿越了

明 仇英 南都繁會圖(局部)

這是明代大畫家仇英的作品——《南都繁會圖》局部圖。整部畫卷總長達3.5米,享有“南京的《清明上河圖》”之盛譽,反映了明朝舊都南京秦淮河兩岸的市井生活。這件作品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下面我們把上面的局部圖再放大,看看會發現什麼:

把這幅500年前的古畫放大十倍,瞬間感覺穿越了

明 仇英 南都繁會圖(局部)

看到了吧,發現了一個戴眼鏡的男人,難道穿越了?《南都繁會圖》是大約500年前畫出來的,那個時候有眼鏡嗎?

把這幅500年前的古畫放大十倍,瞬間感覺穿越了

明 仇英 南都繁會圖(局部)

看到戴眼鏡的人,好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現代人,將眼鏡當作是現代文明的象徵,認為古代是不會有眼鏡的,特別是五百年前的明朝人更不可能戴眼鏡,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把這幅500年前的古畫放大十倍,瞬間感覺穿越了

明 仇英 南都繁會圖(局部)

南宋的趙希鵠在《洞天清錄》中這樣記載:“靉靆(ài dài),老人不辨細書,以此掩目則明。”這裡說的“靉靆”指的就是老花鏡。趙希鵠生活在1170年至1242年之間,這屬於13世紀前半葉,而西方關於眼鏡的最早記載則是13世紀後半葉。

而到了明朝,眼鏡就比較常見了,明朝的文學家田藝蘅在《留青日札》中這樣寫道:“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細節,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筆畫信明。中用綾絹聯之,縛於腦後,人皆不識,舉以問餘。餘曰:此靉靆也。”

把這幅500年前的古畫放大十倍,瞬間感覺穿越了

明 仇英 南都繁會圖(局部)

看了這樣的記載,我們就明白了,你沒有穿越,那時候就有眼鏡了!

下面請把手機橫過來欣賞《南都繁會圖》全卷:

把這幅500年前的古畫放大十倍,瞬間感覺穿越了

《南都繁會圖卷》,畫面從右至左,由郊區農村田舍始,以城市的南市街和北市街為中心,在明皇宮前結束。畫卷街市縱橫,店鋪林立,車馬行人摩肩接踵,標牌廣告林林總總。兩岸建築,佛寺、官衙、戲臺、民居、牌坊、水榭、城門,層層疊疊;茶莊、金銀店、藥店、浴室,乃至雞鴨行、豬行、羊行、糧油谷行,應有盡有。河中運糧船、龍舟、漁船往來穿梭,還有從內秦淮河拐出的唱戲的小船……

長卷共繪有109家商店及招幌匾牌,1000多個職業身份不同的人物,侍衛、戲子、縴夫、郵差、漁夫、商人等“行走”在長卷上,神態豐富,展現出一幅繁華、富庶、熱鬧的市井生活畫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