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老照片:1925年新桂系軍閥,白崇禧、李宗仁管理的廣西桂林


桂系是指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後,先後以廣西為統治基地,以廣西籍軍政人物為主要代表的軍政集團。按代表人物來分,可以分為以陸榮廷為代表的“舊桂系”,以及以李宗仁、白崇禧為代表的“新桂系”。

1911年辛亥革命之後,原清政府廣西提督陸榮廷,宣佈廣西獨立,投向革命,實際上卻逐步排斥同盟會人員而逐漸走向軍政集團統治。其勢力在史學界通常稱之為舊桂系。

1921年,“第二次粵桂戰爭”爆發,粵軍攻入廣西,摧毀了舊桂系的政權。 桂系軍閥的發祥地 李宗仁白崇禧治下的桂林 1924年初,李宗仁攻打陸榮廷,將陸榮廷的勢力消滅。隨後,李宗仁與沈鴻英爭奪廣西的控制權,同時擊退了企圖進入廣西的滇軍唐繼堯部。

戰鬥至1925年,李宗仁消滅沈鴻英的勢力,統一廣西。此後,以李宗仁、白崇禧為代表的桂系勢力控制了廣西全境,其勢力又被史學界稱為“新桂系”,以區別於陸榮廷的“舊桂系”。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開鑿靈渠,溝通湘、漓二水後,桂林便成為“南連海域,北達中原”的重鎮。秦始皇統一嶺南後,桂林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地位越來越突顯。

桂林”之名,始於秦代,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桂林郡因當地盛產玉桂而成名,這是“桂林”名稱的最早起源。明朝,朱元璋的侄孫朱守謙被封為靖江王,藩國桂林。明洪武五年(公元372年)修建府第,洪武五年,明朝政府改靜江府為桂林府,布政使司、府、縣三級地方政權的治所仍置於桂林。清代沿明舊制,桂林仍是廣西全省的政治、文化中心。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一流傳千古、影響海內外的詩句,讓沒去過桂林的人心馳神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