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發現鉅艦殘骸,曾率隊擊沉4艘美國戰列艦,卻被一枚炸彈炸沉


上週日,美國“海燕”號科考船在深海底部第一次拍攝到中途島海戰中被美軍炸沉的舊日本海軍聯合艦隊“赤城”號航空母艦的殘骸。這是繼上週在附近海域發現“加賀”號殘骸後又一重大發現。海底的“赤城”號已經沒有了航母的威嚴,上層建築全部損毀,只剩下艦體。

在被稱為二戰轉折點的中途島海戰中,其實美日雙方加起來也就沉沒了7艘戰艦,但這其中就包括日本全部的4艘參戰航母,美國也損失了1艘航母。此外還有日本的“三隈”號重巡洋艦和1艘美國驅逐艦沉沒。

僅僅7艘戰艦沉沒,卻改變了整個太平洋戰場上的態勢,日本聯合艦隊在偷襲珍珠港後獲得的海上優勢被一掃而空,一時間日本僅剩下2艘航母和1艘輕型航母,而美國更是在此役後獲得了無比的信心,全國工業開足馬力轉入戰時狀態,日本海軍的末日一步步逼近。

“赤城”號航母是中途島海戰中第一個遭到美國俯衝轟炸機攻擊的戰艦。該艦也是日本第一艘重型航母,又一艘戰列巡洋艦改造而成,建成的時候採用非常奇葩的三甲板佈局,即上層甲板為降落甲板,中層甲板為輕型戰鬥機起飛甲板,最長的下層甲板為裝有魚雷和炸彈的魚雷機、轟炸機起飛甲板。

後來,“赤城”號航母順應時代潮流,改為了封閉式機庫和單一直通甲板。有意思的是,按照當時日本航母使用習慣,“赤城”號的艦島被設置在左側,為了和同航空戰隊的“加賀”號配合使用。

航母艦島設在左側本意是能夠讓艦載機飛行員降落時能夠一左一右分別降落在“赤城”號和“加賀”號上,但在實際使用中卻發現經常有飛行員分不清楚兩艦,而且由於艦橋位置不同,造成對艦船航行方向判斷的失誤,得不償失。後來日本航母艦島統一設立在了右側。

這是模型“赤城”號的三層甲板。該艦滿載排水量41300噸,可以攜帶艦載機72架,最多載96式戰鬥機16架,96式魚雷攻擊機51架,96式俯衝轟炸機24架。後來換裝零式戰鬥機、99式俯衝轟炸機和97式魚雷攻擊機,搭載數量要少一些,但戰鬥力更強。

值得注意的是,“赤城”號航母雖然是日本較早建造完成的一艘航母,但是卻沒有參加過侵華戰爭。因為“一二八事變”和“八一三淞滬抗戰”時,“赤城”號都處於整修狀態中,因此沒有派往中國。

偷襲珍珠港是“赤城”號的第一次實戰,該艦作為第一航空戰隊的旗艦,也是南雲忠一海軍中將的座艦。其航空隊由淵田中佐帶領,先後擊沉了珍珠港中的4艘美國戰列艦,重創其他戰艦多艘,徹底消除了太平洋艦隊戰列艦的威脅,顯示了航空母艦對戰列艦的巨大優勢。

在隨後爆發的中途島海戰中,由於“赤城”號正在執行著名的“炸彈換魚雷”命令,所有轟炸機都停放在甲板和機庫中,彈藥堆滿周邊。一架美國俯衝轟炸機的炸彈擊穿甲板後在機庫中爆炸,引爆了日軍彈藥,造成巨大爆炸,最終讓“赤城”後傷重不治。日軍驅逐艦發射魚雷將其擊沉,以避免其落入美軍之手。

這是日本艦娘文化中的擬人化“赤城”號!你們的老婆被擊沉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