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滄桑天安門


天安門是明清兩代北京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設計者為蒯祥。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有漢白玉石的須彌座,總高34.7米。天安門城樓長66米、寬37米。城臺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圖為清末時期天安門上色照片。

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承天門建成,為一座黃瓦飛簷的三層樓式的五座木牌坊,因建造時完全模仿南京的承天門,故命名承天門。牌坊正中高懸"承天之門"匾額。這張照片是袁世凱復闢帝制之時,在天安門掛起招牌,設立大典籌備處。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8月15日,美軍試圖用野戰炮轟開天安門的城門,但沒有成功。後來在紫禁城東面攻城的日軍工兵送來雲梯,美軍才得以登上天安門城樓,並在城樓上升起了星條旗,成為首佔天安門的侵略者。這張照片印證了百年恥辱。

民國十四年(1925年)十月十日,故宮博物院成立,天安門開始對民眾開放。圖為清末時期傷痕累累的天安門。

明天順元年(1456年),承天門遭雷擊起火被焚燬。明成化元年(1465年),由工部尚書白圭主持,由蒯祥設計並領銜重建了承天門。此次重建後的承天門,只是由原來的東西寬5間、南北進深3間,擴大為寬9間、進深5間,形制上由原來的牌坊式改建成宮殿式。承天門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是當時北京城裡最大、最高的一座門樓。本次重修,也奠定了今日天安門的形制。這是民國時期的天安門,上面懸掛著蔣介石畫像。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佔京城再次被毀。次年再次重修承天門。清順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臨下令在原址廢墟上大規模改建,並更名為"天安門",取"受命於天,安邦治國"之意。康熙年間又經過兩次大規模的修繕。這是民國時期的天安門。

金水橋分為內外金水橋,建於明永樂年間。內金水橋位於故宮內太和門前廣場內金水河上,系五座並列單孔拱券式漢白玉石橋;橫亙在天安門前外金水河上的三孔拱券式漢白玉石橋為外金水橋,重建於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洗劫並炮轟天安門。這是民國時期的天安門。

這張照片拍攝於1901年,結束逃亡生涯的慈禧回到皇宮中。照片可見大清門和遠處的天安門。

1917年7月1日,張勳在北京擁戴前清遜帝溥儀復辟,天安門前再現龍旗。

1969年12月15日至1970年4月7日,為徹底解決天安門城樓幾百年來積存下的種種問題和不安全隱患,將舊城樓拆除。重建的天安門城樓實際通高34.7米,比以前高了83釐米。這是2019年9月的天安門。

這是2019年9月的天安門。新中國的天安門重新煥發了青春,無比壯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