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結構優化促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從依靠要素驅動轉向依靠創新驅動。

中新社記者近日就中國經濟發展的相關議題,電話採訪了數位專家學者。

经济结构优化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資料圖:一名消費者在超市選購商品。中新社記者 于海洋 攝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研究員呂薇表示,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包括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用較少的投入形成更多有效產出;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等。

近年來,中國消費發展勢頭良好,成為中國經濟穩增長的重要力量。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指出,2019年一季度,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9.7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8.3%,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5.1%。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副主任關利欣表示,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的提升,改變了長期以來中國以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形成了消費、投資和出口協調拉動經濟發展的格局,優化了宏觀經濟結構。

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繼續提升。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度,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22317億元,同比增長7.0%,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1.3%,比第二產業高出24.4個百分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劉濤表示,近年來,中國服務業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產業結構也不斷優化。今後需要以產業轉型需求為導向,將更多高質量的中間服務投入到實體經濟中,提高製造業精度和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不僅開放範圍廣、開放力度大,同時開放過程中也更注重創新。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李剛表示,擴大開放是為了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中國自身發展需要。中國擴大開放後,將逐漸形成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對國內市場主體產生一定競爭壓力,從而倒逼國內市場改革,轉變傳統經濟增長方式,提高創新能力,尋求高質量的經濟發展。

南開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系主任彭支偉指出,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推進和落實,將有力促進國內體制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推動國內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並促進全球範圍內資源配置的優化,讓世界共享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指出,當前中國經濟日益轉向高質量發展,長期來看還是要從主要依靠要素資源投入驅動經濟增長,轉向主要依靠效率提高、提高全要素生產力驅動經濟增長。而最根本的途徑就是提高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呂薇也表示,要依靠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包括依靠科技創新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提高要素生產率;依靠創新擴大有效供給,滿足人民群眾的多樣化消費需求升級,提高有效供給能力;依靠創新淘汰落後,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價值鏈,實現從中低端轉向中高端,構建現代經濟體系等。(孫秋霞 張文絞 馮玲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