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白寺鎮;張沛村-村名故事

張沛村位於鎮政府駐地西北1.5公里,安表路北1公里處,北鄰顏家村,南接南陳村。地理座標:北緯36°53,東經116°52。總面積1316畝,其中耕地1100畝,村址150畝,其他66畝。

民族漢族。姓氏有張、候、陳、劉、孫、黃6姓。

人口全村2個村民小組,83戶(其中張52戶、候12戶、陳13戶、劉4戶、孫1戶、黃1戶)334人。

經濟2010年,全村糧食總產1071.58噸,糧食單產1030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6980元。

村莊來歷;明朝宣德年間,張孟裡由河北棗強遷到此地,因村東南有一大蓬棵,故取名叫蓬棵張村。後村裡出了一代名醫張沛,行醫看病,惠澤鄉里。後人為紀念他,將村名改為張沛村。

歷任村幹部

黨支部書記

張繼德(1942~1943)

張振祥(1943-1944)

張久昌(1944~1945)

張成溫(1945-1965)

張成祥(1965~1968

張澤德(1970-1975)

閆立之(1975-1983)

候本貴(1983~1986)

候曰泉(1986~2006)

張善亭(2006~2009)

村委會主任(村長、大隊長)

張久昌(1943-1945)

張成祥(1945~1954)

張成申(19541975)

陳天懷(1975~1984)

候曰貴(1984-1986)

候曰泉(1986~1988)

張元升(1988-1996)

候曰泉(199-2006)

張善亭(2006~2009)

1885年秋,黃河決口,大水淹沒村莊和莊稼,村民流離失所,良田變為黃沙。

1942年臘月,鵲山日軍駐紮表白寺村,到該村搶掠。

1943年,在地下黨張前義領導下,村成立農會,建立抗日政權,張久昌擔任第一任抗日村

長。初夏,在張振懷家發展張振祥、張成懷、張久昌、張承訓、張振英等10人加入中國共產黨

併成立以張振祥為支部書記的黨支部。

1944年,村黨支部領導農會向地主開展“土地回贖”和“抗糧、抗捐、抗稅”活動。

1945年元宵節晚上,張保屯偽軍60多人進村抓走張振祥,在村西500米處槍殺。

1945年3月29日,為躲避偽軍抓捕,張久昌、張承訓連夜躲到鹽店村,被敵人燒死在地窖裡。

1946年,村開展“減租減息”運動。

1947年7月,開展土地改革,全村掀起翻地壓沙的高潮。

1954年,村建4個互助組。

1955年,按照自願互利的原則,採取土地入股、統一經營,實行共同勞動、按勞分配、土地

分紅的辦法,11戶50多人建起初級社。

1956年,張沛、南陳、義和莊、譚莊、錢莊、表白寺等11個自然村成立“燈塔”高級社,

計4000多人、1700多畝土地、牲口450多頭。

1958年加入人民公社,開展群眾性大鍊鋼鐵運動。村裡建起公共食堂、託兒所、敬老院等組織。

1964年11月,社教工作隊進村開展社教運動,清出糧食15784斤,款5745元,退出糧食11211.5斤,款2652元。審查階級成分,接著開展憶苦思甜。春節期間開展“六新”(唱新歌、演新戲、看新書、貼新對聯等)運動。

1981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7年,村通電。

1989年,張一才第一家買拖拉機。

1990年,陳丕海是村第一個本科大學生。

1995年,張元升第一家買農用汽車。

2000年,由臨邑縣副縣長張健捐資,村出義務工,修磚路2.2公里。

同年,張善賓第一家買彩色電視機、第一家買電冰箱。

2004,張振銀第一家買轎車

2008年,村安裝自來水。

2009年,與譚家等村合併為譚家社區

張振武(1917.3-1944.8)1943年6月參加革命,1944年4月入黨,犧牲於村內。烈士。

張振祥(1911~1945)1911年生,194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村黨支部書記,被張保屯日偽軍殺害。烈士

張成訓(1914.10~19454)1943年2月參加革命,抗日戰爭時期是村地下黨員,在鹽店村開會時被張振川出賣,後被張保屯的日偽軍殺害,解放後追認為烈士。

張久昌(1924.8-1945.4)1943年入黨並參加革命擔任第一任抗日村長,犧性於鹽店村。烈士。

王文祥(1914.1~1947)1933年1月參加革命,犧牲於禹城縣。烈士

侯曰文(1929~1951)犧牲於朝鮮。烈士。

張成祥(1920-1978)任村長、大隊長9年,任村黨支部書記3年。

張成申(1921-1993)任村大隊長21年

張健(女)曾用名張振芝,革命烈士張成訓之女,1945年8月生,大專文化,中共黨員。1967年9月參加工作,先後任村小學教師,臨邑縣興隆公社婦聯主任、縣婦聯副主任,團縣委書記,縣委副書記兼太平公社黨委書記、縣政府副縣長,臨邑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

候曰泉1947年生,任村黨支部書記20年,2次任村委會主任12年。

張義春1964年2月生,縣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1997、1998年獲“省工商系統財會工作先進個人”稱號,1998年縣記功1次,2008年獲“省工商系統財務裝備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鄉賢郝寧愚墓 在孫耿鎮北六里張沛家莊前。舊名十畝園,有碑。現無遺蹟。

原村西有座土廟,後來搬到村中十字街西北側,香火很旺,文革時期被拆除,現無遺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