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白寺鎮;表白寺村-村名故事

表白寺村位於鎮政府駐地,西鄰錢家村,東靠單家村,北連小戴村,南接張舉人村。

總面積610畝,其中耕地394畝,村址216畝.

民族漢族,姓氏有劉、李、董、江、張、郝、馬7姓,全村1個村民小組,46戶,182人

2010年,全村糧食總產353.16噸,糧食單產1020公斤,農民人均純收人7200元

2008年被德州市授予“計劃生育明星村”稱號。

村莊來歷;朝初期,佛教盛行,尉遲寶林從北方平亂歸來,路經此地,發現此處民風淳樸,屬風水寶地,遂在此修建寺廟,並以自己的名字取名為“寶林寺”。方圓數百里的人經常到寺中懺悔,表白心跡,所以也稱作“表白寺”。後來就陸續有人家聚集此處居住,清康照十八年取名為表白寺村

歷任村幹部

黨支部書記

張傳德(1960~1975)

李洪仁(1975~1990)

李洪山(1990~-1998)

村委會主任(村長、大隊長)

李志達(1948~1950)

馬令車(1960~1978)

江振祥(1986~-1988)

李洪山(1988~-1990)

董楊貞(1900-2005)

李洪福(2005~2007)

李長玉(2007-~2009)

1924~1926年,土匪多次進村搶劫、綁架,村組織40多人的紅槍會防匪。

1943年2月,為防止敵人在寶林寺建據點,縣大隊燒燬寶林寺。同年,日偽軍強佔民房27間,

扒房20間、從各村抽調民工200多人,在寺南建據點

1944年7月11日至17日,齊臨縣大隊圍攻表白寺日偽據點,偽軍全部繳械,俘敵97名,繳獲輕機槍2挺、炮1門、炮彈1100發,糧食3萬餘公斤

同年,土改工作組10餘人進村,成立農會.建立村政權,開展打土豪分田地鬥爭

1948年,張傳德人黨,為村第一名共產黨

1955年,34戶建起3個互助組

1956年,35戶成立高級社。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開始大躍進。當年打井10眼,修渠5條

1959~1961年,連續自然災害,有5戶25人外出要飯,10人餓死,20多人得浮腫病

1960年,建村黨支部

1964年11月,省委社教工作隊進村,組織階級隊伍,開展社教運動。

1965年1月,村成立貧協會。

1982年,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

同年,劉文堂第一家蓋瓦房;江振祥第一家買拖拉機

1984年,村通電,安電燈

1993年,李洪山第一家買大型載重汽車。

1997年,李洪山第一家蓋樓房。

2000年,村進行商貿街建設,建2層沿街樓

2005年,李超是村第一個本科大學生

2008年,村自等資金30萬元,鋪集市街道水泥路650米

2009年,與錢莊、張舉等村合併為表白寺社區

王懷玉(1923.9~1945)1940年10月入伍,1941年6月入黨,犧牲於安頭張保屯。烈士。

張傳德(1908~1982)任村黨支部書記15年

張立民(1924~1990.1)中共黨員。1943年起,先後任支部書記,齊臨、齊河縣區委書記

1949年2月南下,歷任杭州市商業局黨委書記、局長,市重工業局黨委書記、局長,杭州市計經委副主任,杭州市委副秘書長,杭州市建委副書記、副主任兼城建局長等職

馬令車(1935~2010)擔任大隊長、村委會主任18年。

李洪仁1949年生,任村黨支部書記15年。

李洪喜1951年12月生,中專學歷,199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7年2月,任霧頭公社團委書記,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黨委常委、管理委員會副主任;1984年4月,任南北鄉副鄉長、黨委書記、政協聯絡室主任;1998年10月,任縣農業局監察室主任

董楊貞1963年生,擔任村委會主任15年

李長玉1965年生,2009年人黨,任村委會主任2年。2008年被德州市政府授子“計劃生育先進工作者”稱號

寶林寺;唐朝初年修建,相傳寺內曾有僧人50餘人。寺內設有東西兩廊,坤祿殿、春秋樓

律堂閣、鐘鼓兩樓,嶽王廟、土地廟等大殿,供有高大神像。大殿木樑8掛,頂掛花瓦,地鋪方磚,寺門朝南。據說,修建寺廟時,財物是周圍36莊的財主和官府捐贈,民工數千人。寺廟建成後,每年三月、九月趕廟會。1943年2月,抗戰期間,為防止被日偽軍侵佔建據點,被當時抗日政府縣大隊燒燬,現無痕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