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對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而言,它真的很硬

作為人類第一種使用的金屬,“鉛”

早在7000年前就已經開始被人類大量使用,由於其在地球上分佈廣,容易提取,且具有高延展性,質地柔軟,熔點低的特點,經常被古人用於貨幣鑄造,銅鏡鑄造以及化妝品製造。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而到了現代,鉛則主要被用於建築業、軍工業、漁業以及防輻射物料製造等領域,特別是在軍工方面,由於鉛的密度比其他普通金屬更大,可以更好地保持飛行速度,所以被廣泛用於製造子彈以及炮彈的彈頭。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雖然我們將它定義為一款“質地柔軟”的金屬。但是它的使用場景卻表明它更像是一款質地“偏硬”的金屬,否則它也不可能勝任子彈彈頭這一重任,

那麼鉛的硬度到底有多強呢?或許朝它射幾槍我們便能知道答案了。

Dr MattCarriker:“瞅見這一坨東西沒,這就是傳說中的軍工寵兒——鉛,老夫今天就要看看,到底是我的子彈比較硬,還是這坨鉛比較硬,讓我們來一場鉛與鉛的較量”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首先讓我們用.22口徑長步槍彈試試,.22其實就是5.6毫米運動步槍彈,射擊時的速度能達到340米/秒左右,但是其有效射擊距離大約只有150米,有效距離短、低噪音與極小的後座力使其成為了一款理想的

休閒射擊子彈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pia”的一槍過後子彈精準地擊中了前方的鉛塊。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22子彈出乎意料的在鉛塊上留下了一個清晰可見的彈坑,如果換成是鋼的話,那麼.22子彈最多也就只能在上面留下一個不起眼的擦痕,看來鉛的質地的確比較“軟”。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接下來再讓我們用斯洛文尼亞手槍試試,該手槍使用的子彈為9毫米彈,彈頭重約8克,射擊時的速度可達350米/秒

,單從尺寸就可以判斷出這種型號的子彈要比.22子彈的威力大,不出意外的話,其在鉛塊上形成的彈坑應該會更加明顯。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啪 ”的一槍過後,呼嘯的子彈朝著鉛塊飛奔而去。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走近後我們可以看到,子彈完美地鑲嵌在了鉛塊的邊角上,從彈坑中我們也可以清晰的看見與鉛塊死死地黏在一起的銅製金屬外殼。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與.22子彈相比,9毫米子彈所產生的彈坑要明顯大得多,從鉛塊受損的程度來看,9毫米子彈的威力起碼比.22子彈強三倍以上。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接下來同樣用9毫米的子彈,不過彈頭換成是純銅的彈頭來試試,看看純銅彈頭能否給鉛塊造成更大的損傷。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在一番精準的操作後我們可以看到,子彈同樣在鉛塊上留下了一個醒目的彈坑。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但是這個彈坑的別緻之處在於它看起來更加“緊密”,和之前的鍍銅被甲彈相比,純銅彈頭的形變應該比較少,所以其留下的彈坑看起來也就更加的“小”了,對人體而言,或許純銅的彈頭要比鍍銅的鉛芯彈頭要更加“安全”。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接下來再換.45ACP自動手槍彈試試,.45 ACP彈是一款圓鈍形的重彈頭,標準的.45ACP彈頭重15克,射擊時速約為

250米/秒,該子彈雖然為亞音速彈頭,但是其厚重的彈頭卻能對目標造成嚴重殺傷。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啪”的一槍過後,厚重的彈頭同樣完美地擊中了前方的鉛塊。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走近後我們可以看到,.45ACP彈頭的銅製金屬外殼也死死地卡在了鉛塊上,但是其所留下的彈坑看起來似乎要比9毫米鍍銅被甲彈的彈坑小,根據動能計算公式EK=MV^2/2可求得.45ACP的動能約為468焦耳,而9毫米子彈的動能約為490焦耳,如此一來,.45ACP彈坑比9毫米的小也就解釋的通了。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接下來在讓我們換上赫赫有名的

M500左輪手炮試試,看看M500能在鉛塊上撕開多大的口子。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砰”的一聲巨響過後,子彈打沒打中不重要,手保住了就好。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走上前後我們可以看到,子彈確實打中了鉛塊,並在鉛塊上留下了一個非常巨大的彈坑,彈坑的尺寸大約是9毫米彈坑的兩倍,但是子彈的入射角度並不是十分理想,因為子彈同樣也是擊中了鉛塊的邊角,並沒有擊中鉛塊的中心位置。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那就再來一槍吧。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砰”的一聲巨響過後,手好像有點麻,但好在並無大礙。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走近後我們可以看到,第二發子彈的彈坑看起來似乎更深一些,彈坑看起來約有三四釐米深。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其它子彈的彈坑與M500子彈的彈坑相比,就顯得有點小巫見大巫了,特別是旁邊的.22彈坑,它甚至都被擠歪了。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接下來再用一盎司的霰彈試試,一盎司有多重呢?換算成克的話大約為28克,而剛剛用的M500左輪子彈的重量也才22克左右,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枚霰彈應該能在鉛塊上撕開一個更大的口子。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砰”的一聲過後,威力巨大的霰彈帶著成噸的能量狠狠地砸在了鉛塊上。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霰彈同樣在鉛塊上留下了一個巨大的彈坑。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和M500左輪的彈坑相比,霰彈的彈坑雖然和它差不多大,但是彈坑的深度明顯沒有M500左輪的深,霰彈的威力雖然大,但還是不及M500左輪手槍的威力。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接下來再讓我們用AR-15自動步槍試試,AR-15是一種輕量化的氣動式突擊步槍,其使用的子彈為5.56毫米子彈,子彈的槍口初速能達到970米/秒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使用步槍的話,射擊距離就得稍微拉遠一點才行,如果太近,則很有可能會被鉛塊的碎屑濺傷,50米開外就是一個比較安全的距離。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啪”的一聲過後,5.56毫米子彈同樣在鉛塊上留下了一個巨大的彈坑。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彈坑尺寸雖然沒有M500左輪和霰彈的彈坑大,但彈坑的破損方式卻非常特別,之前彈坑中的鉛都是向奶酪一樣由內向外溢出,而5.56毫米子彈的彈坑周圍卻出現了明顯的破裂的情況。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接下來再上308子彈試試,308彈其實就是一款7.62毫米口徑的無緣瓶頸式步槍子彈,通常配備125~185格令

重的的銅甲鉛芯彈頭,槍口初速通常可達820米/秒,論威力,這款子彈絕對比之前5.56毫米子彈的要強。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啪”的一槍過後,疾馳的子彈精準的擊中了前方傷痕累累的鉛塊。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走近後我們可以看到,7.62毫米子彈留下的彈坑要明顯大於5.56毫米子彈所留下的彈坑,彈坑周邊的鉛塊在衝擊力的作用下,甚至還沒來得及形變就直接破碎了。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和M500左輪手槍留下的彈坑相比,7.62毫米以及5.56毫米子彈的彈坑就明顯要沒那麼“圓潤”。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最後讓我們用威震八方的“50BMG”,看看這款不講道理的子彈能否射穿頑強的鉛塊,50 BMG主要被用於長射程反器材步槍,彈頭重約42-52克,槍口初速一般能達到900米/秒左右,50BMG子彈到底有多霸道呢?看看下面和308子彈的對比或許你就知道了。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砰”的一聲巨響過後,旁邊的包包似乎被嚇了一跳。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威力巨大的子彈同樣精準地命中了快要奄奄一息的鉛塊,但這次的情況有些不同,之前無論哪支槍都無法將鉛塊打飛,而這次,鉛塊卻意外的被50BMG轟下了寶座。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擺正鉛塊後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50BMG子彈在鉛塊表面留下了一個大約有十釐米深的彈坑,彈坑周圍的鉛塊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損。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鉛塊側面在衝擊力的作用下也出現了明顯的裂痕,但50BMG子彈終究沒能射穿這塊厚重的鉛塊。

用來做子彈的“鉛”硬度到底有多強?

通過以上的測試我們可以看出,相對於鐵、剛等金屬而言,鉛的確是一款質地柔軟的金屬,它不但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同時還具有優異的可塑性,是一款非常理想的子彈彈頭材料,特別是與銅質外殼一起包裹後,其所產生的形變簡直就是一個完美的殺傷利器。


歡迎關注“奧秘匣子”,軍科探秘魔盒,開啟全新視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