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一位落後生父親的演講稿引人深思

  • 各位老師,各位朋友,大家好!
  • 今天,我代表那些比較落後,正在進步的孩子家長講幾句話,所以我講話的前半部分可能更像檢討。
  • 我和孩子的媽媽都很關心孩子的學習,也付出很多,但這不是個愉快的過程。
  • 我是個教育工作者,有滿腦子的教育理想、教育理論,所以開始我力圖對孩子的學習不干預,抱定多觀察、多鼓勵、多引導的原則,堅持不在外邊報班,相信自己的教育。結果呢,我看到孩子的磨磨蹭蹭,經常大腦像斷了線一樣,長時間愣神,作業常常耗到晚上10到11點。
  • 於是,我們終於放棄原來的理念,開始陪學、輔導,從那以後,家裡就充斥著呵斥、不滿和哭泣。我不能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做老師的都知道,不怕你笨,就怕你缺意志力,不怕你學不會,就怕你沒有一個緊湊、自我管理的好習慣。
  • 失敗的情緒容易轉化為易躁,黔驢技窮的我也打孩子,有時下手很重。
  • 每當打過孩子,尤其下手比較狠的時候,心情壞到極點,看到孩子蜷縮到角落,十分無助,默默哭泣的時候,看到這個平時那麼漂亮可愛的孩子,而他無論在體力和智力都遠遠不能和我對抗,僅僅因為學習,就要承受心理和肉體的摧殘,而這個他是我的寶貝,自己的唯一,此時憐惜、悔恨、心疼,各種複雜的情緒,難以明說。
  • 直到現在,每當回想當年,看自己當年寫的文章,還是感覺很對不起孩子。我的孩子也常看我的文章,他知道爸爸的後悔是真的。
  • 我對得起他的就是爸爸的堅持,永不放棄的堅韌。
  • 最後,我還要跟各位朋友分享幾個我的觀點:
  • 1. 接受我們的孩子的現在和將來,你要盡最大的努力去教育他。
  • 不是優秀的父母就一定有優秀的孩子,平常的父母也一樣可能有與眾不同的孩子;不是所有的好習慣都是父母給的,要不為什麼同一對父母的孩子也可能有天壤之別;也不是所有的壞毛病都是因為父母教育不當,我的經歷就是一個例證。
  • 既然這是我們的孩子,我們把他帶到這個世界,我們就只能最愛他,給他你能夠給他的最好的教育。
  • 2. 也許可能是一種幸福,別相互折磨成痛苦。
  • 如果你的孩子聰明、漂亮,有好習慣、善於自我控制,學習從不讓你操心,老師誇你教子有方,你自己也覺得很有成就,你的確很幸福。
  • 但也可能有另外的情況,記得我讀書的時候,我的同伴只能在本村讀初中,全村只有我一人考到縣裡的中學,我的父親驕傲死了。
  • 可是,只有我的媽媽感覺到她並不幸福,當我每週背上煎餅要離開家的時候,她都那樣的不捨,撫著我的背說,孩子你學習好、有出息,將來可是要在外邊工作,媽見你的時候就少了。
  • 媽媽的這句話不幸一言成讖,媽媽去世的時候,我們沒有在她的身邊。這不是詛咒,這是
  • (部分內容由於篇幅沒有展出,可以登陸網址www.xinkaili.cn,查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