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王石:在“美美與共”中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

中新社北京5月13日電 題:專訪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王石:在“美美與共”中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

中新社記者 應妮

2015年3月28日,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上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邁向命運共同體,必須堅持不同文明兼容幷蓄、交流互鑑。中方倡議召開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加強青少年、民間團體、地方、媒體等各界交流,打造智庫交流合作網絡,讓亞洲人民享受更富內涵的精神生活,讓地區發展合作更加活力四射。

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館特約研究員王石說,“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思想根本上是追求和維護本國權益,同時又兼顧別國利益、別國權益、別國之合理關切;謀求本國發展的同時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反對零和博弈,反對以鄰為壑,反對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發展自己。總之,是以追求人類共同利益為最高原則。”

王石指出,目前在人類文化發展方面有兩種聲音:一種叫多元,一種叫融合。

他認為,多元既是歷史的也是現實的存有狀態,但趨勢是在不斷融合,這和人類的社會組織方式有關。人類的社會組織越大,就意味著文化越大,所以中國人有一種思想:你只要認同彼此文化,你我就是一家人了,意即“四海之內皆兄弟”。存有狀態是多元,歷史和現實就是多元,在發展中逐漸形成多元,在多元融合中出現新的文化。

也有人擔心文化的融合會損害多樣性。王石表示,文化融合不是文化覆蓋,不同文化的接觸、交流、融合,會產生新的多樣性。比如佛教傳入中國,產生了中國化的禪宗,西方交響音樂與越劇音樂融合,產生了小提琴協奏曲《梁祝》。

王石指出,在融合的趨勢中,首先,應該有文化自信,珍惜自己的傳統和文化;但是文化自信不是文化自大,也就是說不能過於誇大民族的或者本國的文化優越性。

其次,不能過分誇大本民族或者本國文化的特殊性。不能因強調特色而把自己和其他國家民族隔開,更不能認為自己的文化是最優秀的。

錢鍾書先生在《談藝錄》裡說“東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學北學,道術未裂”,就是說全世界的文化在基本方面是一樣的,所有的文化都是世界的,不必去做區隔。所以談到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時候,很重要的就是走出去做什麼?走出去交朋友,走出去讓別人瞭解我們,走出去也瞭解別人。

第三,不能誇大自身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差異性,不可將自己的文化與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完全加以區割甚至對立。

在他看來,差異當中蘊含著發展的契機。例如,油畫從歐洲走出來,油畫發展了;交響樂從歐洲走出來,日本、中國都有交響樂,交響樂發展了。這些事實都說明打破邊界走出去會壯大自己。

對於即將開幕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王石表示,亞洲文明形態多彩多樣,應該平等尊重;亞洲文明聚焦歷史智慧,應該禮敬傳承;亞洲文明發展兼收幷蓄,應該包容互鑑;亞洲文明對話促進共贏,應該積極作為,力求達到費孝通先生說過的“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