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觸角直抵“神經末梢”——安居區向鄉鎮派出監察室實現監督全覆蓋

四川新聞網遂寧5月12日訊(楊皎 曾曉梅)2018年1月至12月期間,安居區白馬鎮白塔村違規使用村集體資金支付接待費、生活費,三名村幹部均受到了相應處理。這是安居區監委派出白馬鎮監察室掛牌成立後,安居區紀委監委,白馬鎮紀委、派出該鎮監察室聯合查辦的一起案件。

“之前,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觸角無法延伸到非黨員鎮村幹部。”安居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陳發友介紹,隨著監察體制改革深化,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範圍進一步擴大。

2018年年初,安居區監委掛牌組建。“雖說監督範圍涵蓋了全區黨員幹部、公職人員,但監察機構並未延伸至鎮村,僅靠區監委層面上的監察力量,很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監督全覆蓋。”安居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如何將監督觸角直抵“神經末梢”,真正實現對鎮村所有黨員幹部、公職人員的監督全覆蓋,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2018年年底,根據安居實際,安居區紀委監委統一向全區21個鄉鎮、2個街道派出鄉鎮(街道)監察專員、設置鄉鎮(街道)監察室,解決打通監察“最後一公里”問題。鄉鎮派出監察室,與鄉鎮紀委合署辦公,實行一套工作機構、 兩塊工作牌子,鄉鎮紀委書記兼任監察專員,並配備村(社區)監察工作信息員。

“以往鄉鎮紀委監督存在‘盲區’,有了監察室,我們就實現了全覆蓋,既強化了派的權威,又攥緊了監督‘拳頭’。”安居區西眉鎮紀委書記楊怡說。

據瞭解,派出鄉鎮(街道)監察專員、監察室根據區監察委員會授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和有關法律規定,依法履行監督和部分調查、處置職責。監督對象重點為所在鄉鎮的一般幹部和行使公權力的人員。村(社區)監察工作信息員,向派出監察室報告自己發現或群眾反映的村組幹部違紀違法問題線索或苗頭性問題。

據介紹,下一步,安居區監委將加強對監察室工作的指導,加強對監察室人員的履職培訓,提升監察工作專業化水平,充分發揮監察室在解決基層“微腐敗”等問題上的作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發證機關: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

四川新聞網版權所有 蜀ICP備09013264號-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