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生家長做好這件事,給考生漲幾十分

我們離高考志願填報是越來越近了,很多家長都開始認真的瞭解專業,瞭解志願,本省的報考規則,志願填報作為一個高度依賴統計數據的任務,往年的錄取數據有非常高的參考價值。志願報的好,相當於考生多考十幾分甚至幾十分!家長在考場之外為自己的孩子爭取分數最重要的基礎,就是一份足夠準確詳實的往年的分數了,很多人認為這東西肯定不難。其實想找到靠譜的數據啊,並不是件容易事,那麼該如何蒐集這些有價值的數據?

實際上高考的招生過程其實分為兩步

第一我們能否成功的進入到某所高校哈,這個過程叫做投檔。第二步就是進到高校之後能否順利進入某一個專業,這個過程叫做錄取。其實我們平常說的投檔和錄取描述的並不是同一件事兒,那麼相應的分數線也就有兩個了,一個叫做投檔線或者叫做學校的分數線對應的是一所學校。在這一年裡邊招收的最低分,那另外一個呢,叫做專業分數線,這個是在錄取的過程中產生的是跟我們最終進入那個專業息息相關的。

哪個分數線到底要去哪兒找呢?為什麼在網上查起來那麼不容易查到的,能確保準確性嗎?甚至為什麼不同來源的數據竟然長得不?

投檔線

每一個省的招生考試院招生考試院要統計每個學校具體的招生計劃,然後統計每個考生在當年的志願填報情況,然後按照事先約定好的規則進行匹配,這就是投檔的過程,在每一個省內,這個規則是完全統一的,是提前很早就發佈給大家看的,另外高校在每個省的招生計劃呀,在高考結束之前已經在教育部備案過的。招考院做的工作,就只是制定規則並且把大學的招生計劃和我們填報的志願加以匹配,這當中沒有任何人為因素。數據是客觀準確的,公佈之後會讓大家更加了解這個透明的過程,更方便的考生。

往年的數據,那這部分數據既然是公開的,我們應該到哪兒去查呢?

那簡單來說呀,這部分數據就在每個省的招生考試。在官網上那網站一般會有一個專門的欄目叫做夏季高考或者普通高考,那這樣的成績就在這裡面當然,但作為政府網站信息公開網站不提供商業服務,體驗不是非常好,所以您可能發現真正去找了這部分信息也不是那麼好找的,很有可能招考院只是把投檔的結果堆砌在了網站上,並沒有整理,也有可能就把錄取數據的截圖發在官網上了,如果實在找不到省內的官網,您可以去檢索陽光高考平臺。在陽光高考平臺上去檢索高考填報志願時間及方式,陽光高考平臺是教育部的官方網站,他為大家總結了各個省份報考的時間規則和考試院的官網地址,數據還是很權威的,另外,每年高考後大部分省份都會發一個近三年的高校錄取數據這本書,這本書的參考價值也很高。所有高校的投檔線幾乎都會有。

專業分數線

專業的分數線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不好找,還不一定完全準確,針對專業的分數線,每個學校的規則是有所不同的。每個學校錄取肯定也是要保證公平嚴格的執行,預先在招生簡章裡面定好的專業錄取規則的,但因為在規則上只要投檔到了大學,大學是可以決定您進到什麼專業的,一些特殊情況,例如自主招生啊,民族預科班兒等,這樣紛繁複雜的項目,學校很難說針對一個專業的不同項目還給出多個的專業分數線。那樣同樣會給大家造成很大的困惑,那究竟以哪個為準?真的是沒有固定標準。

全國大部分一本和部分二本,這些學校的官網上是有專業數據的,也是非常可信和值得參考的。但加起來也只佔所有學校數目的20%,有很多學校也是在高考後才發佈自己的數據,但官方發佈專業數據的學校還是非常有限,那如何才能找到相對完整的可用的數據呢?

正是因為這樣的數據難找, 統計這部分數據就成了一門生意,但能幫助大家提高蒐集效率也是意見好事,一般也都不貴,那問題在於不同來源的數據可能是不一樣的,詳細程度也會有差別,比如有的是有最高分和最低分,有的還會有專業的平均分,所以怎麼選擇怎麼使用就變成了要花一點腦筋的事情,有的查起來非常費勁,有的數據呢是不太全面,但是查詢相對輕鬆。還是建議儘可能選擇官方做的產品,數據是更可信的,雖然政府部門的商業話,原則上是不被允許的。

另外還有很多免費的資源,大家都可以參考,但可靠度還需要自己驗證。不管怎樣,每年高考後大部分省份都會發一個近三年的高校錄取數據這本書,這本書會公佈一本高校的專業錄取情況,可以作為最終的參考依據。

但大部分二本和專科沒有這個專業分數線,數據的參考性還是相對有限的,所以在真正的填報當中更多的是根據學校分數線的趨勢也就是哪些專業分數比較高,哪些專業比較低,而不是完全參照學校的具體的。分數那一分到了多少分數,加上對於專業熱門冷門的理解,還需要靈活的運用,學校專業錄取的規則到底是分數優先。志願優先,還是分數級差,這樣才能填出一份不錯的志願,其實志願填報的難度主要是在於它的信息量是不小的,我們要了解專業瞭解規則,提前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