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教你如何成為書法家

魯迅教你如何成為書法家

魯迅從小喜歡書法,他的胞弟周作人在一篇文章中回憶,老大好集字帖,但把本揣摩的時候多,照本臨摹的辰光少,但他卻寫得一手好字,好像不是特意為練而練,而是長期堅持用毛筆用心書寫,即使西來的鋼筆已風靡一時。長期用毛筆寫字者眾矣,如現在的一些書法家,據說凡書寫基本上都用毛筆,以示與眾不同,但不見得他們有魯迅那樣不同凡響的書法成就。

魯迅的書法成就如何?記得世紀之交時,某權威機構推出過上世紀中國十位最享盛譽的書法家,魯迅和毛澤東榮入其列。老祖宗發明寫字本意就是書寫交流,這是一門實用技藝,因漢字結構的象形性,便天然與藝術相約而來,久之成了一門藝術,好的書寫也就叫書法,“法”,典範,標準之謂也。

現在社會上字寫得好的人很多,書法家也就層出不窮。這是好事。王洛賓在提及音樂的意義時說過:“多一雙彈琴的手,就少一雙拿槍的手。”這句話當然也適用於書法。但是,書法家的群起不等於書法藝術的超凡。看魯迅的書法,再看如今一些所謂書法家的作品,總覺得後者少了點什麼。大凡出類拔萃的藝術作品,就是作者獨特的個性、悟性、品性的結晶。《蘭亭集序》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敘事狀景,抒情感喟,皆為一流,凝聚了作者對人生社會的思考,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作者王羲之將醞釀於心的華章用鼠須筆濡墨傾瀉而出的那一刻,決不會認為自己在創作書法作品,而是在用心寫文章,在吐出鬱積於心頭的塊壘,在展示自己的思想和人格,這才誕生了流芳千古的“天下第一行書”。觀魯迅的書法不也是這樣嗎?他的堪稱書界一絕、膾炙人口的《我以我血薦軒轅》,書寫的也是自己的詩作,還有那些含意雋永、回味無窮的對聯,也皆系自己的創作。其實,在歷史上有定論的書法鉅作,無一不是作者“以己之手寫己之作”,抄他人的詩句,錄別人的名言,在真正的書法家那裡好像是極其鮮見的。然而,如今看大庭廣眾展覽的書法,十有八九皆是抄錄他人詩句語錄,很少發現用自己的筆寫自己的作品的。

書法是文化的結晶,但從事書法的人未必都能稱得上有文化懂文化,畫別人的葫蘆有時也能畫出好葫蘆,但畢竟是別人的葫蘆。只有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體驗去揮灑才能真正培育出屬於自己的書法藝術。而用“自己的心”則意味著一種文化的積澱,一種修養的砥礪,這不是靠宣傳爆炒、自我推銷能奏效的。無長期老老實實、一步一腳印對人類創造的文化進行刻苦研習揣摩,並溶入自己的血液,變成自己的精神,也不會有超凡的書法成就。

魯迅是我們永遠的老師。要成為真正的書法家嗎?看看魯迅“用己之筆寫己之作”的書法精品,確實能給我們以無窮的啟迪。

魯迅教你如何成為書法家

魯迅教你如何成為書法家

魯迅教你如何成為書法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