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6飛機

殲-16飛機

結構特點

  • 殲16與蘇-30、蘇-27、殲-11B的區別

殲-16戰鬥機和蘇30MKK一樣採用雙座佈局,為強化武器掛載能力,起落架前輪為雙輪。垂尾頂端與蘇30MKK不同,而是類似於原版蘇27,垂尾頂端切尖。翼尖掛架與殲11B不同。儘管用途相似,但殲-16採用的實際上並非蘇-30MKK的機身,而是另外一款蘇-27“側衛”殲擊機的機身(明顯的區別包括殲-16的垂直尾翼較短,而蘇-30MKK的垂直尾翼頂部呈方形)。

  • 殲-16增加了“有源相控陣”(AESA)雷達

殲-16是殲-11BS戰鬥機的攻擊機版本,而殲-11BS又是蘇-27的雙座版本。對殲-16進行的最重要的升級是增加了“有源相控陣”(AESA)雷達,其性能優於蘇-30和殲轟-7A採用的雷達。AESA雷達使殲-16攔截敵機時的活動範圍大於上述兩種機型,並能同時攻擊多個地面目標。AESA雷達還能與中國的其他武器平臺——包括無人機——實現數據連接,從而提高它們的戰情察覺能力。(據美國《大眾科學》月刊)

  • 殲-16的三代半特徵

從照片分析以及綜合中國航空工業近年來的發展來看,殲-16裝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頭盔式顯示系統(HMDS)、紅外搜索和跟蹤系統(IRST),採用了一定的隱身技術,具備典型的“三代半”戰機特性,綜合作戰性能比國內現役的蘇-30MKK/蘇-30MK2有顯著提高。在世界著名的航空專業雜誌《國際飛行》公佈的2013至2014年度世界空中力量發展報告中,具備三代半戰機特徵的殲-16和殲-10B一起,分別入選2014年度世界戰鬥機性能綜合排名第八名和第九名。(超大 瀋陽小謝 李小健)

  • 殲16配備殲-20導彈?

2013年,中國沈飛公司研製的殲-16戰鬥機原型機試飛時,翼尖掛架上攜帶了一枚白色的導彈,其外形特徵非常接近不久前在中國成飛測試的殲-20戰鬥機彈艙開合測試中首次亮相的新型導彈。為殲-20研製的導彈懸掛在了殲-16戰機的機身上,讓外界霧裡看花。分析稱,外媒此前一致認為,中國應該為殲-16等三代半戰鬥機研製了一種翼展和直徑較小的導彈,或者直接讓殲-16使用俄製R-73導彈。但是由於殲-16的翼尖掛架可能暗示中國同時在研製一種尺寸小於這種導彈的導彈,原因是殲-16的翼尖掛架的垂直高度要小於中國殲-11B的翼尖掛架——殲-11B的翼尖掛架垂直高度較大,是為了配合翼展遠大於俄製R-73導彈的中國霹靂-8導彈。

  • 性能類似美國F-15E

有分析稱,殲-16戰鬥機相比目前空軍部隊的蘇-30MKK和海航部隊裝備的蘇-30MKK2,在航電設備上的改進最有特色:首先是裝備自動電子掃描的相控陣雷達,可以與多目標作戰,性能類似美國F-15E戰鬥機的水平;其次是殲-16具備C4ISTAR數據鏈能力,可以擔任小型空中預警機具有局部空戰管制能力,可指揮小隊戰機作戰,這一點可能是在蘇-30MKK2基礎上的進一步發揮,應該是比後者在指揮戰機的數量上有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