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號通緝犯的一生

最近,詹姆斯·巴爾傑,這個曾經的FBI線人,一手製造19起謀殺案的幫派老大終於落網了,結束了他16年的逃亡生涯。他的一生堪稱美國黑道“傳奇”。

頭號通緝犯的一生

想當“老大”的愛爾蘭少年

現年81歲的巴爾傑出生在美國南波士頓的愛爾蘭人聚居區。他從小就喜歡在街頭打架、在巷子裡飆車。他渴望冒險,夢想統領整個街區的孩子,當他們的“老大”。由於巴爾傑髮色灰白,當地人給他起了個外號叫“白頭翁”,但沒人敢當面這麼稱呼他,否則得到的回應準是一記重拳。

頭號通緝犯的一生

不過,當地也有人懷念巴爾傑,認為他是羅賓漢式的俠盜。巴爾傑是當地最慷慨的人,不僅自掏腰包為貧窮的小販裝潢店面,還在感恩節給鄉親們分發火雞。在南波士頓做了大半輩子店主的布朗一直記得這樣一件事。一天,十幾歲的巴爾傑走進他的冰激凌店,看到3個小孩子站在櫃檯前,眼巴巴地盯著冰激凌卻沒有錢買。巴爾傑立即給他們一人叫了一個甜筒。其中一個名叫約翰·康諾利的孩子怯怯地說:“我爸媽不讓我要陌生人的東西。”巴爾傑一把將這個孩子提了起來,放在櫃檯上,盯著他說:“小鬼,我不是什麼陌生人!你父母從愛爾蘭來,我的父母也是。別囉唆,快說,要什麼口味的?”蠻橫的語氣中透出一股保護神般的力量。這件事也一直印在約翰·康諾利的腦海中,他長大後當了FBI的探員,卻一直將巴爾傑視為精神偶像。

頭號通緝犯的一生

美國人麥肯齊曾經寫過一本書《街頭鬥士》,描寫的正是巴爾傑控制下的南波士頓,稱“居民們將他視為具有無窮力量的帶頭大哥,可惜他帶錯了方向”。成年後的巴爾傑把“犯罪”當成自己的工作:持槍搶劫銀行,打劫貨車司機,對企業施行恫嚇和詐騙,幾乎無惡不作。為了躲避追捕,巴爾傑把頭髮染成黑色,甚至不惜整容。儘管如此,他還是在1956年的一個深夜被警方逮捕了。

頭號通緝犯的一生

在獄中,巴爾傑持續的挑釁和蠻橫激怒了獄警,再加上曾試圖越獄,他被轉移到“惡魔島”——一座位於舊金山灣且面積僅0.0763平方千米、四面都是峭壁深海,被美國政府用來關押重刑犯的監獄。巴爾傑在這裡被實施了最嚴厲的“單獨監禁”——只准穿著內褲,待在沒有暖氣的鐵籠子裡。但他發明了一項“技術”,蹲在鐵籠裡,只用胳膊肘、膝蓋和指尖支撐身體,儘量少挨著冰冷的鐵籠,就這樣挺過了寒冷的冬天。1963年,“惡魔島”監獄被美國政府關閉,巴爾傑被轉移到堪薩斯州的萊文沃思監獄,1965年他被假釋。

《無間道風雲》的原型

出獄後,巴爾傑回到了老地盤南波士頓。20世紀70年代初,他由人引薦加入了臭名昭著的黑幫組織“冬山幫”。這個幫派從販毒到倒賣軍火無惡不作,還和包括愛爾蘭共和軍在內的許多北美及歐洲的犯罪組織有聯繫。因為性情暴虐、心狠手辣,巴爾傑很快在“冬山幫”站穩了腳跟。

頭號通緝犯的一生

這時,他收到了FBI伸來的“橄欖枝”。跟巴爾傑接頭的正是當年在冰激凌店裡偶遇的小男孩、如今FBI波士頓分局的探員約翰·康諾利,康諾利說服巴爾傑成為FBI的一名線人,巴爾傑負責為FBI通風報信,提供波士頓地區犯罪團伙的動向,也藉此排除異己、擴大地盤;康諾利也向巴爾傑提供消息,通知他適時改變行動計劃,避免和警察撞車。

頭號通緝犯的一生

20世紀80年代初,憑著這種“默契合作”,FBI成功抓捕了“冬山幫”前幫主豪伊·溫特。巴爾傑隨之成為老大,控制了整個波士頓的黑社會。巴爾傑的這段傳奇往事還被好萊塢著名導演斯科塞斯搬上銀幕,以巴爾傑為原型創作的警匪片《無間道風雲》,在2007年獲得第79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和最佳剪輯四大獎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