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一個人用3年時間挖土2000餘方建地坑院,排水方式與眾不同


晉南地區,黃土層堆積深厚,少數地帶黃土層裡夾雜有很一部分的料礓石,土質結構十分緊密.即有抗壓、抗震作用。因此十分適合開挖窯洞,堅固耐用,很多地坑院100年以上.至今仍有人居住。由於地處黃土高原,這裡地下水位較低,這些都為地下挖坑,四壁鑿洞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今天帶大家看的地坑院雖然也是平地挖坑,但是巧妙地運用了地勢落差,而能使雨水順著落差自然流出院外,而且進出地坑院也不用上坡下坡。

窯洞頂十分結實抗壓,以至於閒置的農耕機械都放在窯洞頂上,由於還未到雨季,窯洞頂還沒有碾壓,過幾天下雨了,就要用耙把窯洞頂耙松,下雨後在土未乾之前用樹下的碌碡進行碾壓,晉南這裡叫,碾壓瓷實以後有利於雨水拍出不下滲,從而保護下面的窯洞乾燥不潮溼。以前的窯洞頂還是夏收、秋收時候的碾場晾曬的地方。現在因為有了大型機械收割,晾曬也有了水泥地面,已經很少有人在窯洞頂碾場晾曬了。

下到窯洞入口,一個簡易的門樓上面蓋著石棉瓦,大門上貼了2個大大的福字,門口一隻雞悠閒的在掃的落葉裡尋找食物。看起來很親切的感覺,彷彿又回到了兒時。


推開大門直行約10米左右,要右轉進入院子裡,右手拐角的地方在牆上供奉著土地神位。透過這個通道,看到院子裡有幾隻雞在活動。遠遠看見中間的窯洞裡有門口放著柺棍,有人在裡面擇菜。

聽見有人說話,一位面色紅潤,和藹可親的大叔從屋子裡出來搭話,說你們是來拍地坑院的吧?這2年經常有人揹著你們這樣的相機來拍照,你們可以隨便參觀,聊天得知大叔今年75歲,和老伴一起生活在這個院子裡,和大媽在一起擇韭菜的是住在本村老的小兒子前來看他們。

當我們問起這個地坑院是啥時候挖的,老人摸著頭想了半天說道,有40多年了,那時候應該是七幾年,當時才30歲左右的,孩子們都還小,老伴因為要招呼幾個孩子,也幫不上忙,自己一個人利用農閒時候和晚上加班,用了三年時候才挖好的。那時候生活都困難,窯洞是最不花錢的住所,只要有力氣有時間就行,偶爾會有親戚朋友來幫忙乾點。那時候連個平車都沒有,都是在邊上留個斜坡,一擔一擔的把土擔上去的。


我們按院子和窯洞的尺寸數量,粗略計算了一下,這個院子在挖成時候出土量大約在2000立方左右。不敢想象當時的老人是怎麼一擔擔的把土擔出去的,還要自己開挖,這個院子裡的黃土中間夾雜了一層料姜石,還有一小層紅土,當時挖的時候也是費勁了,钁頭挖不動,很多都是洋鎬和二齒開挖的,基本都是自己一個人乾的。

聽老人講,一般的窯洞在挖好以後都要晾曬一到2年,但是自己當時沒地方住,挖好沒多久就住進來了,當時住進去那年潮溼的厲害,天天得曬被子,身後的東偏窯就是那年冬天凍了,春天便塌了下來,自己有用石杵打了幾千個土坯最後又磊起來的。

老人說在這個院子裡娶了三個兒媳婦,最後都自己蓋的地方搬出去了,西南角原來磊的豬圈,最後不養豬了給拆了,那邊缺土的地方就是當時養豬常年豬拱坍塌給沒了。

西面的小窯沒有砌門臉,就是平時放點雜物,放個車。避免淋雨就行了。

大媽似乎也能聽懂我們的談話,一直在專注的聽我們說地坑院的故事,偶爾還會插上幾句。雖然聽不懂她說的什麼意思,估計她對當年的事還有些記憶。

大叔說現在條件好了,孩子們自己都蓋了新地方。搬出去住了,平時就他老兩口住在這裡,大媽有病以後,做飯都是大叔做,大叔掀開鍋蓋讓我們看他用柴火灶做的午飯。

大媽要吃紅薯,大叔就出去在紅薯窖裡拾了點紅薯。這個長長的過道,原來是有頂的,是個進入地坑院門洞,十幾年前由於下雨多坍塌了一部分,大叔說年紀大了,幹不動了,也沒維修,乾脆直接把頂都給去了,變成了現在的過道。兩邊的樹木都長得很粗了。由於院子裡高,外面低,這個地坑院裡的雨水可以順利排出大門外。


離開大叔家,大叔堅持送我們出來到大門口。跑出來的2只雞在尋找著食物,門洞頂上的楸樹正開著紫色的花,大叔和我們揮手說有空再來。這個地坑院就是一個7旬老農,年輕時乾的一個超級大工程,也許是老人這輩子幹的最大的一件事了。祝福2位老人在這個地坑院裡健康幸福的頤養天年。【更多圖片故事請添加關注黃土塬影像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