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縣不斷加快糖業“二次創業”步伐

五月的陽光,和煦而又溫暖。在武宣縣二塘鎮石耉村甘蔗種植基地,一輛輛農用車來回運肥,群眾忙著中耕施肥,一棵棵茁壯的蔗苗鑽出鬆軟的土地迎風招展,像是向人們致謝。

“我更新翻種的是高產高糖新品種桂柳05136,我們已經跟村民合作社簽訂了訂單合同,新榨季收購價格是520元/噸,甘蔗進廠過磅後30天內即可足額收到蔗款,不用擔心沒有糖廠收、甘蔗賣不出去,也不用操心不得兌現甘蔗款。”該村甘蔗種植戶張麗青告訴筆者,去年她家種了8畝甘蔗,進廠原料蔗50多噸,另外自留了5噸蔗種,今年開春倒掉宿根新種了5畝,目前甘蔗長勢不錯,應該又是一個豐收年。

作為自治區糖料蔗訂單農業先行試點縣之一,今年以來,武宣縣委、縣政府進一步深化糖業體制機制改革,全面推廣訂單農業,不斷增強糖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競爭力,加快糖業“二次創業”步伐。

細化方案壓實工作責任

“作為自治區先行試點縣之一,縣委、縣政府搶抓機遇,先後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分管副書記、副縣長任副組長,縣直相關部門、各鄉鎮黨委主要領導為成員的縣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糖業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縣糖業發展局負責人廖茂騰介紹,為順利推進糖料蔗訂單農業工作落實到位,各鄉鎮也相應成立了本級工作機構,落實訂單工作的主體責任。

與此同時,該縣還研究制定了《武宣縣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糖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武宣縣完善糖料蔗購銷機制推行訂單農業工作實施方案》,將32.5萬畝糖料蔗訂單簽訂任務細化分解到各鄉鎮,明確工作要求及完成時限,形成一層抓一層、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有序推進全縣糖料蔗訂單簽訂工作。

強化宣傳推動合同簽訂

深化糖業體制機制改革是自治區人民政府做出的重大決策,是充分激發市場活力,提升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舉措,而糖料蔗訂單合同的簽訂涉及千家萬戶,工作量龐大而複雜。為此,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安排相關經費,通過召開各級動員大會、專題座談會、張貼懸掛標語橫幅、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媒體廣泛宣傳推行訂單農業的政策、目的和意義,引導群眾轉變發展觀念,營造全民參與的良好工作氛圍,將全縣幹部群眾的思想認識和行動統一到中央、自治區的決策部署上來。

在訂單農業推行前期,縣委、縣政府通過組織縣、鄉、村三級代表召開研討會,深入糖料蔗種植基地、製糖企業組織召開專題研討會,進行了專題調研,徵求製糖企業、蔗農對訂單農業的意見建議,將工作步調與自治區保持一致。同時,各鄉鎮還引導村民委組織村級骨幹力量和熱心人士積極參與到訂單農業工作中,確保入戶宣傳和合同簽訂有人力保障。

“實踐證明,發展訂單農業有利於引導農業結構調整,有利於增加農民收入。為此,我們緊盯任務,落實主體責任,創新合同簽訂模式搶抓落實。”縣長吳孝斌說。

創新模式推進農企共贏

合同條款是否合理,簽訂模式是否適合,對簽訂工作的順利開展起關鍵性作用。該縣通過組織縣、鄉、村三級代表召開研討會,聽取村民代表、製糖企業關於合同條款和簽訂模式的意見建議,充分尊重種植主體和製糖企業的自主權。同時,該縣結合實際情況,引導製糖企業採取合同條款宜簡則簡,簽訂模式適用為上的原則,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最終確定合同條款制定以“收購價格、蔗款兌現、扶持政策、收購年限”四大要素為重點,簽訂模式以“村民合作社簽訂為主、種植大戶和種植公司簽訂為輔”的模式運作,紮實推進訂單農業合同簽訂工作。

筆者從縣糖業發展局瞭解到,該縣實施的訂單農業合同簽訂模式主要有三種,即製糖企業與村民合作社簽訂模式,先由村民小組糖料蔗種植散戶聯名與村民合作社簽訂購銷合同,再由製糖企業與村民合作社完成訂單合同簽訂;製糖企業與種植大戶簽訂模式,由製糖企業與個人甘蔗種植面積達10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直接簽訂;製糖企業與種植公司簽訂模式,由製糖企業與註冊有公司或種植專業合作社直接簽訂。

“糖企與合作社簽訂模式是我縣最主要的、涉及面最廣的、也是重點推行的模式。”廖茂騰告訴筆者,採取這種模式為主的原因,一是武宣甘蔗種植主要以散戶為主,每個行政村都成立有村民合作社,作為本村的民間組織與散戶簽訂合同更容易組織實施開展;二是合作社可以充分利用製糖企業的資源優勢發展壯大,而糖廠則以合作社為基礎打造自己的基層服務管理平臺,推行網格化管理,實現合作社與製糖企業合作雙贏的局面。

“原料蔗是製糖企業的命脈,蔗區是企業的‘第一車間’。”廣西博宣食品有限公司農副業部經理羅家立在接受筆者採訪時說,訂單農業既保障了甘蔗原料,又保障了企業的規模、生產能力、生產成本,企業還和蔗農建立手心手背的關係,能更加大膽地加大對農業的扶持和支持,是一個“雙贏”。

“訂單一簽訂,價格穩定,群眾心定,糖廠還將甘蔗種、砍、運管理授權給我們,同時給予扶持扶助,有利於合作社發展壯大,這個改革很好。”石耉村村民合作社社長趙懷科說。

據瞭解,武宣縣全縣總面積1739平方公里,轄9鎮1鄉,142個行政村、8個社區,總人口4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9萬人,是國家糖料基地縣。自2015年以來,全縣強力推進“雙高”糖料蔗基地建設,“雙高”糖料蔗種植面積比例逐年提高,項目區良種覆蓋率達100%,現有糖料蔗種植面積32.5萬畝,在全市排名第二,2018/2019年榨季產糖料蔗170萬噸。目前,縣內兩家制糖企業與113個村民合作社、131位種植大戶、1個種植公司、2.4萬戶蔗農分別簽訂了合同,全縣全部完成糖料蔗訂單簽訂工作。

“我們將以全區糖料蔗訂單農業工作現場會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完善工作機制,持續推進全縣糖料蔗訂單農業工作,促進糖業科學、健康、有序、高質量發展。”縣委書記高賢斌說。

作者:XXX;來源:來賓日報;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農產品集購網16988-全國大宗農產品電商交易平臺;【白糖、油脂、玉米、大豆、小麥、棉花、豆粕】 免費資源發佈、採購對接;報價-下單看行情;靈活、便捷更省心; 點擊前往報價,查看大宗農產品行情 http://www.16988.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