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簡介

張公者,亦署旭光、弓者,號容堂,1967年生於遼寧興城。曾任《中國書畫》雜誌執行主編,中國傳媒藝術委員會副主任。現為中國書協理事、西泠印社社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張公者工作室導師、北京語言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四川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大學書法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供職於國務院參政室。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他的書法作品在第四屆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第五屆全國書法篆刻展中獲獎。曾多次策劃主持學術論壇、書畫展覽及評選,並發表數十萬字的學術論文及創作隨筆。著有《一印一世界》、《容堂藝語》、《書學麈談》等。出版《張公者書法篆刻作品精選》、《張公者畫集》、《西泠印社中人•張公者》等作品集。

【張公者的書法風格】

張公者是詩、書、畫、印四全的複合型藝術家。其行書作品結體奇肆,在章法上極盡騰挪之能事,富有感染力。其運筆注重節奏變化,沉著痛快、狂放俊逸,常有出人意料的神來之筆。

其篆隸作品率意自然又不失活潑靈動、灑脫清新。結字朴茂奇崛,用筆老辣多變,墨色濃淡相宜,整體氣勢雄奇、意蘊深遠,充滿了文人書法氣息,有著較為獨到的藝術審美情趣和創作追求。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談書法與學養】

“藝術”由“藝”與“術”兩方面組成。“藝”為道,“術”為技,技易,道難。技,尚屬藝術的前一階段,道是高層次的,是氣息、格調、境界。道的高低是由人的學養決定的,衡量一件作品先要看其內涵格調,其次才是技術。

技法不過關,不足以成為本專業的行家能手。如同技法好而學養不足的人要加強學養一樣,對於修養好的人,技法便成了他的“修養”。有些飽學之士,其專業與人生目標也往往不在於此,而他們的書法常格調高古、文雅不俗,非一般習書者可比擬。

人們對專業內修養更重視,專業外的學養常被忽視。而往往是專業之外學養好的人,專業本身會做得更好,這就是所謂的“功夫在詩外”。具備專業外的學養會使作品表現出更寬廣、更深刻的內涵。王羲之、顏真卿、蘇軾、米芾、趙孟頫等,無不具備相當的字外修養。

讀書是增加學養最為重要的途徑,讀經典之作,讀聖賢之書。此外交遊閱歷若能留心,皆可增加學養。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有些人的學養很好,但書法創作不是很高妙,這是因為缺少“技”的練習,因此技法是必須過關的。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圖為張公者書法作品局部)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張公者:書法與學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