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老公說要回老家我就生氣

一聽老公說要回老家我就生氣

朋友的朋友,石榴。老公要回老家,她很生氣,不願意讓老公回老家。

石榴老公每次回老家,就像去扶貧一樣,出錢出力跑腿,回來還和石榴吵架。

看不得家人裡過的不好。家裡人不是過的不好,而是他特別想賙濟家裡的兄弟姐妹,想讓他們更好。哪怕自己沒錢,也向別人借錢給兄弟姐妹。石榴說老公的兄弟姐妹欠她們家錢已經有幾十萬了,沒有看到有還的意思。

石榴想起上週自己生病臥床三天,想讓老公接送下孩子上學,都不願意,說他自己也不舒服。

石榴想若是老公家人別說生病了,就是有事,甚至是他回去也處理不了的事,他早就開車千里回老家了。自己生病在床,老公連接送孩子都不願意做。越想越生氣,越想越覺得老公沒把自己和小家庭放心上,而是一直給大家庭輸血,且是在自己“貧血”的基礎上。

乍一聽好像石榴不讓老公回老家,有點不近人情,不讓老公賙濟兄弟姐妹。

實際情況是,石榴老公一年回老家很多次:公公住院回去;婆婆不舒服了回去;姐姐和兒子兒媳生氣也急忙回去......

家裡有事回去很正常,比如老爸住院。

一般多子女家庭的,父母生病,都是有錢的出錢, 有力的出力。出錢不出力,出力的不出錢。石榴老公既出錢又出力,婆婆還不說石榴和她老公好,老當著石榴的面說大哥嫂子好,照顧老爸照顧的多,出錢給自己買東西多雲雲。

石榴一聽婆婆說這話就特別生氣。為什麼?因為老公都被婆婆當成取款機了,自己也經常給婆婆買這個買那個,給姐姐們錢,每次回老家都給萬兒八千的,幫助婆婆做事,給一大家子人做飯...... 婆婆從來不說自己好。

旁觀者看,石榴之說以不想讓老公回家,大部分是錢的問題。自己小家庭過的還行,但不屬於特別寬裕,老公卻源源不斷地賙濟兄弟姐妹。給兄弟姐妹買手機,買手錶,買衣服, 給外甥買東西...... 給親戚買東西都沒錯,問題是自己的孩子不給買,先給親戚孩子買。

有點把自己當救贖主的意思。幫助兄弟姐妹很正常,但兄弟姐妹習慣了被幫助,即便不是什麼大問題也要“壓榨”自己,就不太好。

可能石榴老公不覺得自己被壓榨,覺得自己能幫助兄弟姐妹過的好點,心裡比較自豪。外人也不好多說什麼。

升米恩,鬥米仇。

類似乘飛機的安全須知,幫小孩子帶氧氣面罩前,請先幫助自己帶上。自己都沒帶好氧氣面罩,卻先幫助孩子,是亂了順序,極有可能造成不好的結果。

再說石榴,其實也有問題。抱怨老公源源不斷地賙濟家人,自己生氣而不採取措施也是沒用的。

不能攔著老公不幫助家人,但老公的兄弟姐妹欠自家的錢,開口要回來這應該沒毛病。老公不好意思開口要,石榴也不好意思開口。說這是老公借出去的錢,不是通過自己手借出去的。但和老公是一家人,出面催還錢沒有任何問題。

需要為自己爭取利益。自己不爭取,兄弟姐妹以為你是富豪不差錢。也不催兄弟姐妹還錢,更以為你不差錢。這個便宜,換做誰,也是不佔白不佔。

賙濟原生家庭的兄弟姐妹沒毛病,但需要有個度和邊界。越過邊界就不太好。接濟親戚,最好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

錦上添花沒人說你好,因為大家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無止境的。而雪中送炭親戚至少應該印象很深比較感激吧。錦上添花做的多了,親戚會漸漸無感。心理學上說這叫刺激變弱。就像剛開始做一件事很難,做的多了,刺激變弱,也就不覺得那麼難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和盲點。與其抱怨老公把握不好邊界,不如自己起來行動。生別人氣容易,抱怨別人有問題容易,看到自己有問題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