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古樂隊:劍川最執著一群音樂老人,自制樂器演奏洞經音樂


在雲南劍川縣向湖村,有一個老年古樂隊“西湖古樂隊”,都本村的農民、退休的工人或公務員,他們有一個共同愛好就是音樂,每個星期都要在一起活動兩次,自拉自唱,其樂融融。

這樂隊的領頭人叫趙文清,是雲南省第一文化名人趙藩的後代,七十多歲了。老人家出身於書香門第,祖祖輩輩都是讀書人,但到了他這輩趕上運動,不能讀書而做了農民,大半輩子種地。老人平時喜歡書法和音樂,自稱“墨農”,非常低調。

趙文清不僅書法寫的很好,吹拉彈唱,各種樂器都很精通,即便是生活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忘記音樂,也是他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趙文清現在是西湖古樂隊的隊長,不僅帶領大家排練、娛樂,還帶領大家外面演出,他還整理出八十多首古曲,這些都是要失傳的洞經音樂,非常了不起。

在趙文清的帶領下,村裡的一些愛好音樂老人自發組織起來,平時聚在一起演奏切磋,成了一群遠近聞名的音樂老人。

在這個老年人音樂隊伍裡,最大已經八十多歲了,最小的也有六十多歲,還有一些老人因為年老體力不支,逐漸淡出了,這是名副其實的老年樂隊,也是傳統洞經音樂的最後堅守者,而現在的年輕人興趣不大。

在這個隊伍裡,老人們不僅喜愛音樂,還喜歡自制樂器,這把“大胡”就是自己做的,完全按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在演奏中不斷的改進。

這把“小胡”也是自制的,劍川自古文化底蘊厚重,能工巧匠多,做樂器很多人都會。

洞經音樂,是廣泛流傳於雲南民間的一個音樂品種,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外來流行音樂“侵入”,傳統音樂喜歡的人太少了,劍川向湖村這些老人執著的把古樂挖掘傳承下來,值得稱讚,對於他們是愛好和責任,而對於民族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