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春季登山季已過半,那些去的登山家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對於很多人來說,一輩子都不會去攀登珠峰,但是不管去或者不去,珠峰都會如一座巨大“神殿”盤踞在每個人的心頭。而每到春季,全球各地會有成百上千的登山者向著這座聖山進發。

每年春季珠峰登山季(廣義上為喜馬拉雅春季登山季),一般情況從每年4月初到5月底結束,約2個月的時間。

根據報道,2019年春季登山活動,將迎來33個國家和地區的364名登山人員,其中包括中國登山隊員12名,外籍登山隊員144名,以及尼泊爾籍夏爾巴協作人員208名。

如今日程已過半,這些充滿勇氣的登山家們在這次的攀登途中到底怎麼樣了呢?

在正式盤點這次的春季登山事件之前,野哥想先簡單地普及一下珠峰的攀登小知識,也方便大家理解這項人類的壯舉到底有多偉大。

珠峰攀登分為北坡和南坡,北坡從中國西藏開始,而南坡則是大家更廣為熟知的從尼泊爾開始攀登。

珠峰春季登山季已過半,那些去的登山家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先說中國的北坡攀登路線。

北坡路線最早是由中國登山隊王富洲、貢布和屈銀華三人於1960年完成首登完成。營地目前分為北坡大本營海拔5130米,過渡營地海拔5800米,前進營地海拔6500米,C1海拔7028米,C2海拔7790米,C3海拔8300米。

珠峰春季登山季已過半,那些去的登山家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北坡大本營海拔約5130米,從拉薩到大本營到公路已經鋪好了,人員和物質到抵達應該算得上相當方便,所以從營地裝備上來說,可能會比南坡好一點點。

珠峰春季登山季已過半,那些去的登山家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從大本營到過渡營經過碎石路段,從過渡營到前進營則需要經過著名的絨布冰川。

珠峰春季登山季已過半,那些去的登山家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一般情況下,6500米以上就是“人類禁區”,而這裡寒冷乾燥,很多人都會出現高反,因此前進營也被稱為“魔鬼營地”。

從6600米處登山者就要換上冰爪前進了,而從前進營到C1營地,又要經過北坳大冰壁,這個大冰壁垂直高度達300多米,被稱為北坡攀登的第一難點。

而從C1到C2則要經過7400-7500米之間的大風口,這是第二個難點,據說最好的天氣也會出現7-8級大風。從C3繼續往上,則經過冰岩混合百度黃帶,最後登頂還需要經過異常陡峭的三個臺階,通常這裡都是由一些近乎垂直長梯輔助進行攀登。

珠峰春季登山季已過半,那些去的登山家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北坡第二臺階)

如果一切順利,最後你將站在珠峰的頂峰,從世界最高處俯視整個世界。

珠峰春季登山季已過半,那些去的登山家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相對北坡路線來說,南坡的路線更成熟,也更被大家所知,這段線路最早由埃德蒙·希拉里和夏爾巴人丹增·諾爾蓋在1953年完成首登。

去往珠峰的南坡探險,一般都是從珠峰山腳的盧卡拉小鎮開始,從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乘坐約45分鐘的直升機就可以到達,休整之後,再從盧卡拉徒步前往南坡大本營。

珠峰春季登山季已過半,那些去的登山家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南坡路線上的營地分為南坡大本營海拔5364米,C1海拔5943米,C2海拔6400米,C3海拔7162米(有數據為7300米),C4海拔8000米。

珠峰春季登山季已過半,那些去的登山家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從珠峰大本營到C1營地必然要經過以恐怖著稱的“昆布冰川”,昆布冰川裂縫遍佈,而且冰川極其不穩定,隨時都可能出現冰裂、墜落等危險。

很多人都認為攀過昆布冰川比在8000米以上登頂還困難,幾乎有30%珠峰南坡的攀登事故都發生在這裡。

珠峰春季登山季已過半,那些去的登山家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一般情況下,夏爾巴協作都會提前探路,架好梯子,方便登山者能安全、快速通行。

珠峰春季登山季已過半,那些去的登山家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從C1到C4營地,途中會經過眾多險峻的冰川以及雪崩高發區,這也是南坡攀登的難點所在。從C4到衝頂,則要經過冰岩混合的雪峰、陽臺、狹窄的希拉里臺階,最後沿著山脊雪坡抵達峰頂。

珠峰春季登山季已過半,那些去的登山家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當然,沒有誰能夠一次性就從大本營到頂峰的攀登,一般情況下,登山者都會在幾個營地之間進行來回的拉練,最後選定合適天氣日期之後,再完成衝頂的計劃。

所以,從抵達大本營到衝頂,根據個人情況及天氣,耗費幾周到幾個月不等的時間。

而在2019春季登山季時間過半的日子裡,在這片神聖的土地上,喜憂雜糅。

4月10日

中方商業登山團隊的先遣保障人員從拉薩出發前往珠峰登山大本營,開始前期建營工作。

珠峰春季登山季已過半,那些去的登山家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4月14日

在尼泊爾盧卡拉的丹增希拉里機場,一架特殊的高空飛機在起飛時,偏離跑道撞到了旁邊的一架直升機,導致機內一名飛行員,直升機旁邊一名警察當場死亡,另一名警察則在加德滿都接受治療時去世。

珠峰春季登山季已過半,那些去的登山家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盧卡拉機場於1964年通航,機場名字為紀念珠峰南坡首登成功的埃德蒙·希拉里和丹增·諾爾蓋而得。由於海拔高、跑道短、氣候條件複雜,所以這個機場也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機場之一”,曾多次發生事故。

但是由於不坐飛機,從加德滿都坐車靠近盧卡拉一段距離後,還需要徒步3天多時間才能抵達盧卡拉,對於登山者來說,這對他們的時間和精力都是巨大的浪費,所以儘管危險,這裡也成為了很多登山者的最優選擇。

珠峰春季登山季已過半,那些去的登山家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4月16日

中國民間女子珠峰登山隊3名女隊員(新疆首位登頂珠峰女性馬麗婭姆、香港首位登頂珠峰女性曾燕紅、2018年登頂世界第八高峰馬納斯魯峰的河南鄭州女性孫寧寧)經尼泊爾加德滿都前往達盧卡拉,開啟了她們2019年從尼泊爾側攀登珠穆朗瑪峰之旅。

4月18日

由4名尼泊爾測量人員組成的團隊從加德滿都出發,前往珠峰南坡大本營,準備登頂測量珠峰的高度。

對於珠峰到底有多高,尼泊爾和中國的數據一致都不一樣,中國一致沿用的數據為2005年測量的8844.43米,而尼泊爾的官方數據則是1954年測量的8848米。最新的數據,就靜等這個測量團隊歸來,向世界公佈了。

珠峰春季登山季已過半,那些去的登山家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4月21日

大多數商業攀登團隊抵達南坡1號營地。

4月22日

一位31歲的澳大利亞男子在徒步前往珠峰南坡大本營的途中,因高原反應不幸去世。

4月23日

32名登山者成功登頂安娜普爾納峰,這是尼泊爾春季登山季首先被登頂的8000米以上高峰。

然而在下撤途中,馬來西亞人Wui Kin Chin突然失蹤。據報道,他的夏爾巴人同伴尼瑪·特謝林(Nima Tshering)給他留下了剩餘的氧氣,獨自撤退到4號營地尋求幫助。

Wui Kin Chin是一位專業的登山探險者,他本身是新加坡Ng Teng Fang綜合醫院的高級麻醉顧問,具有豐富的醫療知識,而在去年,他還成功登頂了珠峰。

其他人於晚上10點前到達四號營地。

珠峰春季登山季已過半,那些去的登山家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Wui Kin Chin登頂安納普爾納峰)

4月24日

珠峰南坡,一群來自麥迪遜登山公司(Madison Mountaineering)的夏爾巴人於將線路固定在6400米以上。

4月25日

珠峰北坡,中國登山隊員從大本營出發向海拔5800米的過渡營徒步進發,這是春季登山季中國團隊首次在珠峰區域進行高海拔徒步適應。在此後的8-10天內,將進行高海拔訓練,最高位置抵達7500米。

在救援Wui Kin Chin過程中,直升飛機在海拔7500米處發現Wui Kin Chin在向他們招手,4名隊員從C3營地出發展開救援,最終他們找到Wui Kin Chin,發現他已處於半昏迷狀態,但是對於一個人在沒有水、食物和氧氣供給的情況下,在7500米的高海拔地區生活了43個小時,已經是一個奇蹟了。

隨後Wui Kin Chin被送往加德滿都治療。由於傷勢過重,兩天後又被送往家鄉新加坡進行治療。

4月29日

本次登山季的第一次攀登事故發生在卓奧友峰,當時夏爾巴人Phujung Bhote在7100米的2號營地附近固定繩索時掉進了裂縫,他是一個五人夏爾巴人團隊的一員,該團隊為10名外國客戶設定了路線。

由於事故的發生,探險隊成員已取消他們的登山活動。

珠峰春季登山季已過半,那些去的登山家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5月1日

隨著今年的春季登山季於上月拉開帷幕,尼泊爾政府派出了一個由14人組成的登山隊,目標是在一個半月內從珠穆朗瑪峰帶回1萬公斤(10噸)垃圾。有關官員表示,一支被派往珠穆朗瑪峰的專門清理隊伍在頭兩週內收集了3噸垃圾。

探險與垃圾總是珠峰繞不過去的話題。根據西藏自治區的公告,2018年以來,西藏自治區組織清理珠峰保護區海拔5200米以上的垃圾8.4噸。

登山家在探險,而也有人在這險惡的環境中,憑藉一己之力想換一方土地的純淨。

珠峰春季登山季已過半,那些去的登山家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與此同時,麥迪遜登山公司已經抵達7600米處。

5月2日

被困阿納普爾納峰的馬來西亞人Wui Kin Chin在新加坡一家醫院由於治療無效去世。

麥迪遜登山公司繼續向南推進,來到4號營地,海拔8000米的4號營地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從這裡開始,各隊開始為登頂做最後的衝刺。

5月3日

氣旋“法尼”(Fani)最終襲擊珠穆朗瑪峰,登山者撤退到地勢較低的營地,甚至回到大本營,等待風力減弱。根據監測,珠峰可能出現下大雪的情況。如果下雪,那麼之前隊員耗費大量時間準備的路線就會蓋上積雪……

風暴襲擊2號營地,20頂帳篷被吹走,所幸無人員傷亡。

珠峰春季登山季已過半,那些去的登山家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登山尚未結束,這群登山者們還在等待好天氣,以最好的訓練,做最好的準備,剩下的可能就交給天氣和運氣了。

英國登山專家喬治.馬洛裡在回到美國《紐約時報》的問題:“你們為什麼要去登珠峰?”時,有一句經典名言:“因為山在那裡(Because it is there)。”

對於那麼熱愛登山的人來說,他們可以感受到山峰靈魂的召喚,而他們正在途中,這就是最大的意義。

期待接下來的好消息!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消息整理於媒體報道,侵刪)

我們是誰

這裡有最酷的戶外活動和旅行路線

有滿世界轉的戶外玩家和旅行達人

自駕、登山、滑雪、漂流、衝浪

徒步、騎行、攀巖、跳傘、潛水

加入野孩子

開啟探險模式

珠峰春季登山季已過半,那些去的登山家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