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假關心”導致孩子在“假努力”,你是否還在自欺欺人?

距離“小升初、中考、高考”還有一個月多幾天的時間,大多數家長通過“一模、二模、模擬考”等成績開始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有點臨時抱佛腳的意味,幾乎全部的家長都說平常成績很好,這次考試成績不好,導致我有點慌神,萬一考不上怎麼辦?再加上平時比較忙,也沒有對他過多管教。我一旦詢問孩紙的其他情況,有很多家長都表示“不是很清楚”,然後開始陳述自己不是很清楚的“原因”,於是乎希望寄託於校外的輔導機構來查缺補漏衝刺一下,可成績也不是一時間就能提上來的,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沒有一個好的地基,即使再華麗的設計也無濟於事。

為什麼學生明明平時很努力,成績也還說的過去,一到重要考試就是考不好?可能你和孩子都在“假努力”。家長可能覺得平時考試成績還可以,老師也沒有因為學生問題叫過家長,時間長了,家長認為學生學的還可以,就沒有過多的過問孩子的具體學習情況,只不過偶爾詢問一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久而久之學生就覺得這是一種“安全的範圍”,只要我不超出這個範圍就不會有什麼問題,漸漸的就會有種渾水摸魚的心理,表面看起來沒什麼大問題,實際上一旦面臨大的考試就會很快暴露,一般到這個時候家長和學生都會很緊張,就會導致家長抓不住重點,孩子說不出原因。家長沒有辦法了尋求校外機構幫忙,孩子也只能做到配合。程度好一點叫“查缺補漏”,不好的叫“抓基礎”,可往往都是”愚公移山去填海然後再補天“,可是隻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儘量給他們去梳理,達到最好的效果。

有些家長認識到是自己的放任導致孩紙的成績差,臨時再升學前來惡補一下,希望能夠起到些效果,還說”

他考上考不上就看他了,反正花錢給他補習了“。我個人是不認可這句話的,說白了就是父母推卸責任和敷衍的說詞,可能有的人說當你做父母就知道其中的原委,可我依然認為好的孩子還是和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就像董進宇博士(著名教育家)說的那樣:每個叛逆孩子的背後,都有個不肯長大的父母。生活沒有彩排,也不可能重來,孩子的教育更不可能一拖再拖。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方向標,教育不可從來,家庭的教育決定孩子的未來,孩子是個怎樣的人取決於家長的教育方法和態度。


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私信我就能領取初中化學和物理知識點記憶口訣各一份。

家長的“假關心”導致孩子在“假努力”,你是否還在自欺欺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