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掃地機器人是雞肋還是家居好幫手?10款掃地機器人橫評揭密

近年來智能家居產業的蓬勃發展,使得智能掃地機器人不再是大多數用戶口中的陌生產品。身為智能家電陣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這種能憑藉人工智能自動在房間內進行地板清潔工作的掃地機器人也為消費者在繁忙工作之餘的清潔工作帶來了更多便利。

事實上,雖然智能掃地機器人的接受度逐漸增長,所能適應的清潔場景也隨之提高,但市場上掃地機器人的品牌繁多,市場發展良莠不齊,不同品牌產品的宣傳和產品的實際性能存在差距,這也為消費者在選購智能掃地機器人時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基於此,由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牽頭,上海家電網提供媒體支持,從消費者角度出發,通過功能性和智能性對比10款電商熱銷的掃地機器人,品牌有愛拓、福瑪特、國王、海爾、科沃斯、美的、俐拓、浦桑尼克、松下、iRobot,價格區間從699元到3999元不等,希望以此為消費者提供更為直觀的參考依據和購買取向。

智能掃地機器人是雞肋還是家居好幫手?10款掃地機器人橫評揭密

圖1 10款掃地機價格描述

在正式開始評測之前,我們先來簡單瞭解一下掃地機器人的工作原理。掃地機器人通常由移動機構、感知系統、控制系統和吸塵系統四個部分組成。移動機構是掃地機器人的主體,決定了機器人的運動空間,一般採用輪式機構,感知系統一般採用超聲波測距儀、接觸和接近覺傳感器、紅外線傳感器和CCD攝像機等。掃地機器人的控制與工作環境往往是不確定的或多變的,因此必須兼顧安全可靠性、抗干擾性等。就紅外傳感偵測技術而言,傳感器數量越多,掃地機器人在自動回充、防跌落探測、防碰撞等智能性感應方面就會越精準。同時,掃地機器人可實現自動導航並對地面進行清掃和吸塵,通過碰撞頭實現對前方障礙物的躲避和繞過可以使所到角落得到清潔,兩個超大邊掃輪的設計可使角落和地面掃的徹底、乾淨。兩個清掃輪的相對旋轉,使得垃圾不會從機體底部溜掉,清潔更完善。

如前文所提,對比試驗項目分別從功能性和智能性方面進行,其中功能性涉及移動機構和吸塵系統,體現清掃與吸塵的結果,主要從產品的清潔能力、清掃模式、集塵盒容量及噪聲等方面進行對比試驗。智能性涉及掃地機器人的感知系統和控制系統,即體現清掃與吸塵的過程,主要從充放電、避障能力、防跌落等方面進行對比試驗。

1、清潔能力

首先,掃地機器人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清潔能力,而與清潔能力相關的因素主要有電池容量、吸塵口吸力大小、滾刷轉速、邊角刷數量等。較大的電池容量能有效保證掃地的持續性,吸塵口由軟膠製成,保證清潔時能與地面緊密貼合形成真空區,讓吸力瞬間提升,能輕鬆吸進灰塵,高速運轉的雙滾刷能真正的快準狠的吸入大小不一的灰塵,邊角刷數量多有利於驅趕周圍灰塵有效吸入吸塵盒。

下面通過碎紙與黃豆的吸入量來研究清潔能力,具體做法如下:清潔能力1,將碎紙機打碎的碎紙50g均勻鋪撒在1.2*1.2硬地板平面內(圖2),統一開啟自動清潔功能,記錄下清掃乾淨所需的總時間(S),計算出清掃效率1。

清潔能力2,統一將1kg標準大豆均勻鋪撒在1.2*1.2硬地板平面內(圖3),統一開啟自動清潔功能,統一運行60S,稱量吸塵盒內被吸入的黃豆重量,計算出清掃效率2,測試結果見表1所示。


智能掃地機器人是雞肋還是家居好幫手?10款掃地機器人橫評揭密

表1 清潔能力評測結果統計表

智能掃地機器人是雞肋還是家居好幫手?10款掃地機器人橫評揭密

在清掃碎紙的試驗中,清掃效率最大值能達到30g/min,最小值只有2.4,從測試過程發現,結果差距大的主要原因還是掃地機器人的吸力大小,也就是說跑得快就吸得快。而且集塵盒容量本身也大,有利於快速吸入碎紙,本次試驗中還出現掃地機器人因沒有垃圾滿盒的提示,一直處於自動清掃模式下胡亂走動,5分鐘後竟然沒有吸入任何碎紙,最後發現碎紙被滾輪擋住,機器視為障礙物自動停止。而在黃豆的吸入試驗中,為防止滿盒太快,只是讓機器運行1分鐘,清掃效率最大值0.246 g/min,最小值0.01 g/min,差距也不小,數值低的原因是吸力不夠,很難吸入黃豆,其他不能提高清掃效率的原因主要是輪子結構容易導致黃豆卡住,即使在碎紙清掃效率最大的樣品KY-86也存在掃地機器人自身的問題,通過以上兩項試驗可以看出,同一款掃地機器人在對待不同吸入物時各有自身的優勢,顯然吸力大、集塵盒大及本身移動機構做的好的掃地機器人優勢明顯。

2、集塵盒

不少消費者在購買掃地機器人時最關心的就是清潔能力,殊不知由於掃地機器人的集塵盒是唯一需要手動清潔的部分,所以如果集塵盒設計的不夠好,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會遇到諸多不便。

市面上的集塵盒主要分為透明設計和不透明設計,透明設計可以方便用戶在不打開集塵盒的情況下知曉內部垃圾容量,如果垃圾較多,可以及時清理。如果集塵盒設計成不透明的,用戶每次需要將集塵盒打開,才能知道垃圾容量,無形中增加了使用麻煩。

除了盒體設計,也要關注到集塵盒初級濾網的重要性,在掃地機吸塵的過程中,如果家裡毛髮較多,毛髮會在風機強大的吸力下粘附在初級濾網上。在清理時,只需要將初級濾網用水沖洗即可,一步到位即可清洗所有“小毛毛”。另外,大容量集塵盒可以支撐更長時間的清潔而不需要頻繁清理。也就是說,集塵盒容量過小會增加清潔集塵盒的頻率。

顯然,易拆卸的大容量透明的集塵盒的掃地機將更受用戶青睞。

3、清掃模式

掃地機器人掃地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種:

一、自動清掃模式,也叫隨機清潔模式,機器會根據不同的環境進行隨機的自動清掃工作;

二、定點清掃模式,也叫重災區模式,特殊的地點如灰塵較多的地區會自動切換模式,進行旋轉式清掃,可以讓清潔度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沿邊清掃模式,機器人會自動隨著牆壁的邊緣進行清掃;

四、預約清掃模式,即機器人從設定的位置進行清掃。同時具備以上四種清掃模式的掃地機才是更好的掃地機。

4、噪聲

掃地機器人工作的時候,發出聲音的主要是馬達以及轉動清掃設備,如邊角刷、滾輪等行走時的聲音,先進的掃地機會採用渦流降噪技術,這種技術通過改進風道、增加渦輪,致使電機的功率變相增大,以此來達到降低噪音的效果。

根據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居住區白天和夜間的噪聲最低值分別為55 dB(A)和45 dB(A),長期生活在高噪聲的環境下肯定會對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影響。

通過對10款產品在集成盒、清掃模式、噪音功能性的評測後,我們得出了下表中的測試結果。

表2 功能性測試結果統計表

智能掃地機器人是雞肋還是家居好幫手?10款掃地機器人橫評揭密

集塵盒最大明示值最大為700ml,最小值僅為150ml,結合表1可以看出,集塵盒容量較大的掃地機器人在比較細小輕薄的垃圾吸入式,效率值普遍偏高,考慮到垃圾的倒出難易程度。以垃圾完全倒出需要的步數來考察,即步數為1時,拿掉集塵盒就可以將垃圾倒出,步數為4時,說明垃圾去除需要逐步揭開各過濾網及護罩等保護裝置才能完全倒出垃圾。可想而知步數用的越多表示難度越大,評測顯示僅有2款掃地機可以一步到位倒出垃圾,那也就意味著集塵盒容積大且容易倒出垃圾的掃地機器人更受歡迎。

10款產品中同時具備四大清掃模式的共有5款,其餘5款或多或少會缺少某一種或兩種清掃模式,但是自動清掃也成為掃地機器人必備的功能。不同款式的掃地機器人主要在此基本功能上增加局部、沿邊及預約功能。但事實表明,多餘的清掃模式反而太過花哨,對用戶來說清掃模式方面具備基本實用功能即可。

噪聲方面發現僅有4款機器的噪音範圍與製造商明示的噪聲數值接近,剩下的6款噪聲實測值均高於宣稱值。

掃地機器人的智能性與功能性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相輔相成的,智能性體現在感知與執行,智能掃地機器人一般都會採用紅外光學傳感技術,這樣機器人的方位空間感知會更精準,就紅外傳感偵測技術而言,傳感器數量越多,掃地機器人在自動回充、防跌落探測、防碰撞等智能性感應方面就會越精準。

主要從四個方面來看:

1、看是否有路線規劃,如果是非智能的掃地機,大多數是採用隨機方式來回進行清掃,智能掃地機器人可通過區域規劃而實現完整覆蓋,即掃過的地方不會反覆的連續再次清掃。

2、看是否有防跌落,防止碰撞與跌落是體現掃地機器人智商的關鍵,也是延長掃地機使用壽命的一個重要元素,主要通過紅外光學感應技術監測與判斷離牆距離,感應臺階高度差,也是沿邊清掃功能必不可少的技術。

3、看能否自動回充電,靈敏的感應是作為智能掃地機不可或缺的元素,自動回充電是其中典型的代表,當掃地機工作尚未結束但處於低電量或沒電時,能自動找到自己的充電座並完成一次正常的充電,此項主要與電池續航及充電過程息息相關。

4、看灰塵的感應,灰塵的識別也是智能化一個重要特點,也是通過內置的感應裝置,對室內或周圍的大塊或細小垃圾進行識別與鑑定,清掃時吸入吸塵盒帶走,並在重點區域進行反覆清掃直至灰塵被掃乾淨。

下面我們通過表3來驗證10款掃地機器人的智能性。

表3 智能性對比試驗指標

智能掃地機器人是雞肋還是家居好幫手?10款掃地機器人橫評揭密

掃地機器人宣稱的充放電時間與實測值或多或少存在數值上的差異,試驗實測值均在空載下進行,即放電開始從充滿電結束,在固定的區域內計時開始,直至掃地機停止不動,充電時將放電完畢的機器接上充電裝置,開始計時直到充電完畢。同時檢測充電狀態,只有1款掃地機通過數字顯示充電完畢,其餘都是通過小閃爍或較大的閃爍來提醒充電完畢,並沒有一款通過聲音來提示充電完畢。實際上,聲音和屏幕顯示更有利於消費者判斷是否充電完畢。

續航時間上,放電時間最少的為1.2小時,其電池容量達到3600 mAh,此數值在10款掃地機中竟然最高,雖然此款掃地機電池容量大,但通過其前期的清掃試驗發現本身機器運轉轉速過快導致耗電量激增。續航能力強的掃地機能達到5小時,電池容量為2200 mAh,這也就是說電池容量大小與續航能力高低無直接的聯繫,需要結合掃地機本身的功率及產品結構來考慮,電池類型主要還是以鋰電池和鎳氫電池為主,各商家根據自身的機器選擇適合自己的電池類別與容量,當然電池容量越大續航時間越長的掃地機器人更受歡迎。

在不少消費者關心的防跌落上,我們將掃地機放置在高度為1.5米,長度和寬度為1.2米的桌面上,開啟自動清掃模式讓其空載工作半小時,觀察掃地機器人能否跌落下來,宣稱都有防跌落的功能,實際比較下來發現與宣稱值吻合,其中有1款機器宣稱8cm落差以上可防止跌落,試驗時,將落差調整為5cm時,滾輪卡住桌子邊沿不能動彈,提示報警。

另外,除拖地機外,九款掃地機都具備自動回充功能,對比了這幾款掃地機自動回充電過程,大多數機器都是工作到放電快結束時報警提示音開啟,提醒將回到充電座自行充電,其中有1款掃地機由於距離充電座太遠,還沒到達就停止。如果只是為了讓機器回到充電樁充電,可通過遙控器或APP操作進行,10款掃地機器人中有4款具備APP功能,可進行對掃地機器的清掃啟停、充放電等操作,8款掃地機具備遙控器操作功能,但是其中的3款規定了遙控範圍,且在規定的範圍內可操作,研究發現5米內8款掃地機均可自由操作。

通過對10款產品在功能性和智能性的橫向評測後發現,無論價格高低,清潔能力與執行能力才是消費者使用掃地機器人的第一要素,對於消費者來講,

最好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選購:

1、看功能是否齊全,即清掃方式越多越好

2、看價格和品牌,功能性滿足時,入手大品牌的高端掃地機產品。選購吸力、集塵盒比較大的產品。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是在賣場選購,最好現場試用,瞭解一下它的清掃能力,同時也可以保證產品質量。

3、看智能情況,傳感器數量越多,掃地機器人在自動回充、防跌落探測、防碰撞等智能性感應方面就會越精準。

4、看噪音情況,噪音過大,工作時會影響日常生活,先進的掃地機會採用渦流降噪技術,這種技術通過改進風道、增加渦輪,致使電機的功率變相增大,以此來達到降低噪音的效果。

除了這些條件之外,選擇最適合自身所處家居場景的產品才是最為重要的。當然,也要注意售後服務的重要性,作為高科技產物,智能掃地機還沒有大面積普及開來,因此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難題,這時候就是考驗商家售後服務的時間了。無論是產品性能還是售後服務,選擇大品牌相對而言更有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