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殼黑陶杯,四千年前的陶瓷技術

四千多年前,在中國黃河中下游龍山文化時期,最質樸的材質邂逅了最巔峰的工藝,出土量極少的薄壁黑色陶杯留下了那個時代的千古絕唱。其實,我們稱呼它們為“蛋殼黑陶杯”,還挺“委屈”這些文物的。因為雞蛋殼的平均厚度在0.5毫米,我們現代醫院針頭的最小針孔也是0.5毫米,但黑陶杯最薄的地方僅僅0.2毫米,薄了一半都不止。什麼概念?想想用手感受一張紙的厚度……據當代陶器製作專家實驗,即使用今天的技術來仿製,也很難達到完全一比一的複製。對於這些國寶,從誕生到塵封地下再到華麗面世,至今仍保留著許多難以解釋的未解之謎。(本刊記者:田可可)

人類熱愛色彩與絢爛。在早期文明中,人類從無到有創作出了陶器,然後又迫不及待地給杯、盤、盆、罐、碗、壺等器皿繪上炫彩奪目的花紋和天地生靈,彩陶炫耀的光彩照耀著幾千年的文明。但在人類陶器文化中,有個非常獨特的存在,它色彩單一,不以光彩奪人,但又如此與眾不同,低調奢華,被世界考古界譽為“地球文明最精緻之製作”。

蛋殼黑陶杯,四千年前的陶瓷技術

四千年守望終獲新生

1928年,我國著名的考古學家吳金鼎來到山東章丘附近的龍山鎮進行考察,在鎮子以東的武原河畔臺地上,發現了一些特殊的碎片樣的東西,很薄很輕,卻彷彿瓷器一般堅硬。待清理完畢,這些碎片竟立刻綻放出了黑色的光澤。面對這前所未見的發現,一位在場的考古學家激動地記錄下了它們的特點:“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硬如瓷”。經過嚴密測量,這些碎片的厚度不超過0.2毫米,於是“蛋殼陶”的名字應運而生。

在這之後,蛋殼陶的碎片在考古發掘中屢有發現,但卻始終沒有完整的蛋殼陶器皿現身,直到1974年。原山東考古所所長張學海在其主持發掘的城子崖遺址中發現了一座新石器時代的墓葬,在將墓葬全部清理後,竟然發現了一堆蛋殼黑陶碎片,這堆碎片會是屬於一個完整的蛋殼陶器皿麼?同時參加發掘的鄭笑梅主動請纓,要獨自對這堆碎片進行分析和比對,經過半個多月的不懈努力,鄭笑梅終於將一件完整的“蛋殼陶”放到了張學海面前,上秤一稱,才10克左右的重量。

蛋殼黑陶杯,四千年前的陶瓷技術

新石器時代古人制陶的巔峰水平

蛋殼黑陶杯的存世完整器極少,每一件都是國寶。藉助現代工藝,瓷器能達到1毫米薄度已被視為珍品。而在4000多年前,生活在龍山文化時期的工匠們,已身懷巧奪天工的手藝,他們能製造出厚度在0.2-0.5毫米的蛋殼黑陶杯。蛋殼黑陶杯均為細泥陶,杯和柄又是分別輪制後粘接而成。這類器物一般出土於墓葬中,且墓葬規模都很大。

山東博物館館藏蛋殼黑陶杯中,有一件鎮館之寶——高柄套杯。它口徑12釐米、內徑4.9釐米、通高16.9釐米、柄高13.2釐米,1960年出土于山東濰坊姚官莊遺址。這件巧妙的套杯組合,杯柄內套入杯膽,杯膽寬沿宛如草帽,也似盛放的花朵,深腹大容量,其柄身則塑成竹節紋細。這個套杯製作工藝複雜,卻器型規整勻稱,薄脆如蛋殼,能以完整留世,實屬罕見。

山東博物館中還有一件蛋殼黑陶高柄杯是出土文物中的顏值之最。這件蛋殼黑陶高柄杯通高19.5釐米,口徑4.7釐米,有喇叭型大侈口,深腹,圓底的杯形,下加細長柄,柄中部凸起一段作鼓腹狀,表面佈滿豎向細小鏤孔,貌似籠狀,其內放置一粒陶丸,將杯子拿在手中晃動時,陶丸碰撞籠壁會發出清脆的響聲;杯子站立時,陶丸落定能夠起到穩定重心的作用。柄下端為圈足形座,腹部飾有弦紋,設計巧妙,造型別致秀美,通體透射著黑色光澤,質感細膩溫潤,散發著高雅氣質和誘人的魅力。製作技藝美妙絕倫,有動人的節奏感和韻律美,堪稱絕代之作,是龍山文化的代表器。

存世完整的蛋殼黑陶高柄杯,目前極為稀見,歷經數千年埋藏,大多出土時就已淪為碎片。作為龍山文化的代言,它體現了新石器時代古人制陶的巔峰水平。如今4000年過去了,杯體仍透射著黑色光澤,氣質高雅散發著誘人的魅力。不知有多少人在這高顏值蛋殼黑陶杯麵前流連忘返,久久注視,感悟人類工藝的留世精華,以期將這些絕代之作印入腦海。

蛋殼黑陶杯,四千年前的陶瓷技術

探秘“逆天”的製作工藝

所謂“蛋殼陶”,是一種製作精緻、造型小巧,外表漆黑黝亮、陶胎薄如雞蛋殼的高柄杯,多見於較大型的墓葬中。蛋殼陶的質料全部是細泥質的黑陶,不含任何雜質。薄陶胎是製作工藝上的一個重要特徵,最薄部位在盤口部分,薄者0.3毫米,個別薄至0.2毫米,一般在0.5毫米左右。柄部和底座因要承託上部重量,陶胎略有增厚,但常見也不超過1至2毫米。器身高度不超過25釐米,重量多數為50至70克。

根據對蛋殼陶陶胎化學成分的分析和研究,蛋殼陶是用普通易溶黏土,經碾碎後加水淘洗,去除雜質後經過陳腐熟化和揉練,製成陶泥(製作鼎、甗等炊具添加了粗沙雲母,以提高耐燒程度)。蛋殼黑陶杯胎體之薄與器形之規整,只有輪制才有可能。根據山東省博物館復原仿製驗證,這種蛋殼黑陶極有可能在車制(陶車)成型時還使用了有支架的削刀,燒成時使用了類似匣缽的裝置。其製作工藝為:首先採用極細膩的陶土輪製成形,晾至半乾,用研磨石打磨出光澤,然後用特製的匣缽承託放入陶窯中,並採用封窯煙燻的滲碳方法(在即將燒成時,用泥封閉窯頂和窯門,並在窯頂上加水滲入火膛,使木炭熄滅,從而產生烏黑濃煙,通過滲碳原理,將煙中的碳粒深入胚體而呈黑色)。據說真正做成一件蛋殼黑陶杯需要16至20道工序,工藝之繁縟、難度之大,令人瞠目。

用如此複雜的工藝,耗費如此多的人力、物力來製作如此精製的薄陶,它絕不會真正用於日常生活,而是另有他用。黑陶蛋殼杯神秘的黑色金屬光澤,帶著直觀的視覺衝擊和震撼,讓人不由自主地生髮無限敬畏。所以,它只能是貴族在祭祀、喪葬、征戰、宴饗時的禮器,用工藝極致的器物來表現重大場合中崇敬的“禮”,這是權利與等級的象徵,是貴姓與權勢身份、地位的彰顯,只掌握在特殊身份的人手裡。

蛋殼黑陶杯,四千年前的陶瓷技術

至今未能解釋的“黑科技”

隨著蛋殼陶器皿尤其是薄胎高柄陶杯的發現越來越多,研究者發現蛋殼高柄陶杯來源於龍山文化之前的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黑陶高柄杯,而隨著製陶技術的進步,輪制技術幫助製陶者將器壁做得越來越薄,器形越來越規整,終於形成了遠古時代的陶器巔峰之作——蛋殼陶。可惜好景不長,蛋殼陶在歷史長河中成了曇花一現,到了龍山文化晚期,高柄陶杯的器壁逐漸增厚,製作日益粗糙,造型也不及早、中期輕盈靈巧,製作整體水平呈下降趨勢,到龍山文化之後的嶽石文化時期,蛋殼陶杯便突然消失了。

曾有一位經驗豐厚的現代陶器師傅,試圖不借助任何現代機械,模仿以前原始工具,最後燒是燒出來一模一樣的,但厚度怎麼也達不到0.2毫米,而且成品率很低,要燒個幾百上千件,可能才會有一件成品。研究人員也試圖用今天的技術來仿製,卻很難達到完全一比一的複製。專家們也是抓腦袋,為什麼沒有絲網的那個年代卻能過濾出這麼細膩的陶土。因為陶胎內不見任何雜質,幾乎沒有滲水率,而且還薄如紙,硬如瓷!那是時候沒有拉胚的軸承,更沒有耐火材料,卻能在高溫下燒出存放幾千年的陶器,並且還有鏤空工藝於壓光融為一爐。實在難以想象,在沒有任何現代材料的情況下,古人是怎麼把溫度控制、雕刻加工、造型能力、材料工藝方面做到如此面面俱到。這個問題,現代考古學家只說了一句:無解!

每每多瞭解一件技術高超的文物,就越發感嘆古人的智慧,他們能在最簡陋的條件下,創造出一件件令現代人都佩服不已的精美工藝品。難怪都說龍山黑陶是陶器的巔峰時期,這樣的技術,在四千年前的地球上,獨此一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