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陽的“傻飯”熟了!

農曆二月已到

走進麻陽大地

就能聞到蒿菜的清香

令人如痴如醉!

麻陽人都曉得

社飯 (麻陽話喊‘’傻”飯)的季節到了!

麻陽的“傻飯”熟了!

社飯! 有人要問我麼個是傻飯喲? 社飯就是社會主義的飯! 哈哈,這是玩笑話。

社飯在麻陽各地廣泛流行,很多鄉村村民在傳統節日“二月二·龍抬頭”之前就會提早準備做社飯的各種材料。

麻陽的“傻飯”熟了!

虛構的玩笑一說:在社會主義大食堂時代,每家都得把吃的拿到食堂去,富人、窮人都得拿。富人家就有臘肉、香腸、幹豆腐....,窮人家是啥子都沒得,就只好上山採摘野生香蒿(又稱社蒿),野蔥、野菜什麼的....

麻陽的“傻飯”熟了!

苗族群眾生活在武陵山區,流傳著“生憑土養,死憑土葬”的俗語,土地是萬物之母,土地孕化萬物,人一生一世離不開土地。從古至今,苗族人民管土地為“土地神”,並相傳二月初二是土地神的生日,所以吃社飯也叫

過社

麻陽的“傻飯”熟了!

社飯的製作工藝可以用複雜二字形容。首先你得在田野地裡採野菜、野蔥、雀雀菜,還得精心細選,再經切碎、揉搓去苦水,用文火焙乾,加工成細末狀的社菜。

麻陽的“傻飯”熟了!

當然,還得有臘肉、幹豆腐等,再切成臘肉丁、豆乾丁、大蒜苗與蒸熟了的米飯伴在一起和勻,即成了綠綠、香香、油油、糯糯的社飯,十分撩撥人的食慾。

麻陽的“傻飯”熟了!

社飯可現蒸熟現吃,也可炒著吃,社飯只會越炒越香~再配上皮蛋和折耳根等涼菜、味道極佳!

麻陽的“傻飯”熟了!

社飯自古有之,是中國土家、苗等少數民族祭祀社稷的一種食品。吃社飯,主要在社日(即立春後第五個戊日)進行,民間習慣稱為“過社”、“攔社”等。戊日屬土,所以這天是祭祀土地菩薩的日子,人們以祈年景順利,五穀豐登,家運祥和。

麻陽的“傻飯”熟了!

如今的縣城裡面,每天都有小販推著三輪車賣社飯,有臘肉,有青菜,還有豆腐粒,但是原料和小時候吃到的不大一樣現在社飯用的是自己種的青菜,而不是野菜,蔥也不是野蔥,是用熟透了的米飯跟青菜一起炒的。

麻陽的“傻飯”熟了!

每次吃著社飯我都會想起,春季桃花盛開,油菜花清香撲鼻,特別是週末一家人出行,在田間地頭採摘青蒿、挖野蔥時的情景,因此社飯是思念親人的味道,更是一種祝福,不論走多遠,都忘不了這家鄉的味道~~~

麻陽的“傻飯”熟了!

我們麻陽有些古老習俗也許在悄然冷場,但春季吃社(傻)和掛社(傻)這個習俗卻仍有保留,並且還一直比較熱烈,猶有古風啊,所以在麻陽的農村,稍年長的一代,幾乎是都會做“社飯”的,社飯的做法也並不複雜,原料也都是就地取材,社飯做好後,可以作為早點,夜宵的主要食品,一次吃不完,第二頓還可以繼續蒸,也可以炒著吃,炒的社飯比煮的社飯要香的多,尤其是'社飯鍋巴",麻陽人的最愛!

麻陽的“傻飯”熟了!

老家的社飯已熟

麻陽人

還記得這股味道嗎?

麻陽的“傻飯”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