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季,又是一波連環雷

葵花葯業原董事長涉嫌殺人引發股價盤中高臺跳水,關彥斌辭職是在去年底,公安機關提請逮捕是在1月29,坐實的可能行極大,提前請辭應該也是不想個人的負面新聞對企業造成太大影響,這一點比起去年某電商平臺董事長強姦大學生後的態度真是判若雲泥。公司地處黑龍江主營業務是中成藥,其中涵蓋一些化學藥和生物藥,中成藥一直是醫藥領域的暴利區。其執掌企業20年間將多個產品做到品類第一(胃康靈、護肝片、小葵花兒童用藥),中藥成長型企業品牌十強,當季財報還有16%的增長,短期內負面新聞肯定對股價產生波動,但長線值得關注,畢竟這個事件的處理方式和“紅黃藍”“某東”意義不同。

4月份是財報頻發的階段,業績好的一般4月之前都公佈了,業績上有問題的才會拖到現在,近期一定要規避一下即將發報的個股,等財報後看市場的反應在擇機進場,另外就是關注一下前段時間財報狀況良好但發報後股價漲幅不大的個股,值得佈局,類似東華這種,3月30號財報利潤大幅增長,再把K線反轉一下看一眼趨勢,再結合季報看一下基本面,之後的走勢基本上就明瞭了。

財報季,又是一波連環雷


財報季,又是一波連環雷


今天醫藥板塊受“美國多地超級真菌爆發”消息影響今天大幅拉昇,微博上好多人調侃“市場又缺藥了”,這個板塊一直處於市場的高位,去年上半年市場單邊下跌一直逆勢對抗,下半年的回調很多績優股的調整幅度不夠,都是一些垃圾股下跌。醫藥未來會是市場上分化最大的一個版塊,我之前說過,對於那些沒有自研能力或者那些沒有什麼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本質上就是一個化工廠,相對醫藥板塊三十幾倍的pe,化工的估值只有15倍左右,未來市場分化過程中很多企業都會像化工的估值靠攏。投資方面多關注藥明康德那種專注藥品代研自研的企業以及相關產業鏈的佈局。國內現在全國 60 歲以上的老年人有2.21佔總人口16%,再過十年會達到4億左右,老齡化會直接帶動養老產業和醫療醫藥產業的增長,但養老產業大多依賴基建和補助且利潤率較低,真正能有大收益的還是看醫療醫藥,尤其是那些具有高研發能力的藥企,以壟斷性藥品且拒絕納入醫保名錄的,未來利潤率會大幅上升,另外對藥企的調研多關注銷售費用和研發費用投入佔比。

吉比特10派100,市場上超過55高股息率的個股有三十個,穩健性投資者想賺分紅的可以考慮。

比特幣近期大幅拉昇,做數字幣投資的投資者儘量見好就收,本身就是一堆一文不值的亂碼,最終還是要歸零。

格力的混改引發控制權變更,傳富士康接盤,之前富士康的什麼互聯網人工智能概念都很虛,上市後股價一直萎靡,如果接盤成功未來轉型可期。這裡囉嗦一句,投資者可以想象一下,未來的家居生活有哪些電器不能缺少?鍋碗瓢盆抽油煙機是否可以抵擋現在年輕不做飯的趨勢?冰箱是否能抵擋快遞外賣商超配送的便捷?電視遊戲機是否能抵擋手機娛樂的豐富?洗衣機是否能抵擋洗衣房或是社區清潔中心?說實話,除了空調我覺得沒有會死人,別的影響都不大。

關注國企混改,私營企業對企業的操盤能力這麼多年來大家有目共睹。

財報季,又是一波連環雷


操作策略上,大盤調整意願強烈,偏股型公募基金大部分臨近滿倉,市場又要缺錢了,大盤量能不濟,多看少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