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丨416個本科專業撤銷!你的專業還在嗎?(附名單)

導 讀

教育部近日公佈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全國共有416個本科專業被撤銷。

看点丨416个本科专业撤销!你的专业还在吗?(附名单)

4月14日,在第十七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設置的招聘會上,求職者與用人單位工作人員交流。當日,第十七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在深圳啟幕,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多家專業機構和組織、4萬餘名海內外政府代表、專家學者、高端人才應邀參展參會。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根據教育部公佈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數據統計,2018年大學被撤銷的專業相比2014年增加了5.2倍——2014年這個數字還只有67個。2014年~2018年,13個學科門類合計被撤銷了991個本科專業,按照由多到少的順序排列,各學科被撤銷的專業數量分別為:工學267個、理學189個、藝術167個、管理學131個、文學82個、教育學61個、法學40個、農學26個、經濟學18個、歷史4個、哲學3個、醫學3個、軍事學0個。

對即將參加2019年高考的學子來說,《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無疑是個風向標。如何保證4年後畢業時專業還在、就業順利呢?

看点丨416个本科专业撤销!你的专业还在吗?(附名单)

基於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抽樣調查”數據,對不同學科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進行倒推,通過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的學科差異進行統計分析,希望能為促進高校學子的職業規劃和發展、提高人力資源的市場配置效率、緩解勞動力市場供需矛盾提供借鑑和參考。

理科類國內升學、出國出境最多

工科類自主創業、靈活就業最多

特別說明的是,將問卷中的13個學科門類合併為5類:人文(包括哲學、文學、歷史學和藝術學)、社科(包括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管理學)、理科、工科和“其他”(包括農學、醫學和軍事學)。在有效樣本中,人文類畢業生有2328人,佔比為17.5%;社科類畢業生有5177人,佔比為38.8%;理科類畢業生有1624人,佔比為12.2%;工科類畢業生有3427人,佔比為25.7%,“其他”類畢業生有788人,佔比為5.9%。

將問卷調查中的“已確定就業單位”“國內升學”“出國或出境”“自由職業”“自主創業”“靈活就業”6類去向定義為“已落實畢業去向”,2017屆高校畢業生的落實率達到85.3%。其中,工科類的落實率最高,為87.6%;其次為社科類,為86.0%;理科的落實率為83.9%;而人文類和“其他”類的落實率相對較低,分別為82.6%和82.4%。

看点丨416个本科专业撤销!你的专业还在吗?(附名单)看点丨416个本科专业撤销!你的专业还在吗?(附名单)

從具體的畢業去向看,不同學科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社科類“已確定單位”的佔比最高,為41.6%;理科類的佔比最低,為31.9%。理科類國內升學的佔比最高,為27.3%;人文類的佔比最低,為16.9%。理科類出國出境的佔比最高,為8.8%;工科類的佔比最低,為3.6%。工科類選擇自主創業、自由職業和靈活就業的佔比最高,為21.4%;理科類的佔比最低,為15.9%。

各學歷層次人文類月起薪均無優勢

人文類畢業生總體滿意的比例最低

收入是反映就業質量的客觀指標之一。總體而言,不同學科之間的月起薪存在顯著差異。理科類和社科類的平均月起薪較高,分別為5737元和4996元;人文類和“其他”類的平均月起薪較低,分別為4621元和4468元;工科類的平均月起薪處於中間位置,為4621元。

結合學歷層次分析發現,學歷層次越高的畢業生,月起薪越高,體現了人力資本的價值。在不同學歷水平上,就業起薪的學科差異依然存在。

對於專科畢業生和博士畢業生,工科類的平均月起薪最高,分別為3562元和14231元;對於本科畢業生和專業碩士畢業生,社科類的平均月起薪最高,分別為5051元和9823元;對於學術碩士畢業生,理科類的平均月起薪最高,為12635元;人文類和“其他”類的畢業生在各學歷層次上均沒有顯著的優勢。

看点丨416个本科专业撤销!你的专业还在吗?(附名单)

滿意度是反映就業質量的主觀指標之一。儘管不同學科的就業起薪、就業結構、就業分佈等存在顯著差異,但從畢業生就業的總體滿意度來看,各學科高校畢業生的滿意度均較高。對於所有畢業生而言,僅有1.5%的畢業生對就業的整體情況表示不滿意,而“滿意”和“非常滿意”的比例達到81.9%。

不同學科畢業生的總體滿意度稍有差異,但並不顯著。理科類畢業生的總體滿意的比例最高,為83.9%,不滿意的比例最低,僅1.0%;人文類畢業生總體滿意的比例最低,但也達到了81.1%,不滿意的比例最高,也僅有1.9%。

大學生在地級以上城市就業比例高

管理、技術和服務類工作三足鼎立

從畢業生的就業城市來看,高校畢業生在地級市及以上城市就業的比例達到81.3%。其中,社科類畢業生在地級市及以上城市就業的比例最高,為85.0%;其次是工科類畢業生,比例為84.0%;人文和理科類畢業生的這一比例均為79.0%。

看点丨416个本科专业撤销!你的专业还在吗?(附名单)

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行業選擇主要集中於金融、IT和房地產等新興服務業(25.9%),製造、建築和採礦業(22.1%),科教文衛業(19.7%),運輸和商業(12.12%)等4個方面。

由於不同學科培養目標與方案各不相同,因而畢業生的行業選擇表現出顯著的學科差異。人文類畢業生進入科教文衛行業的比例最高,達到41.0%;金融、IT和房地產是社科類畢業生就業的主要選擇,其次是運輸和商業;理科類畢業生就業的行業選擇相對更為分散,科教文衛、金融、IT、房地產、製造、建築和採礦業是其主要行業去向;工科學生中有41.4%的學生進入製造、建築和採礦業,21.5%的畢業生進入金融、IT和房地產。

企業是吸納畢業生就業的主要單位,77.5%的學生畢業後進入各類企業工作,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是畢業生就業的主要選擇。社科和工科類畢業生進入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比例均高於人文和理科類畢業生,人文類畢業生進入國家機關的比例最高,理科類畢業生進入三資企業、高校和科研單位、中小學的比例明顯高於另外三類學科。

看点丨416个本科专业撤销!你的专业还在吗?(附名单)

畢業生的就業崗位分佈多元化,管理類(34.4%)、技術類(24.4%)和服務類(26.9%)工作三足鼎立。人文類畢業生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的比例最高,均為20.6%;社科類畢業生主要選擇從事企業管理工作、商業和服務工作;工科和理科類畢業生選擇專業技術工作的比例最高,分別為45.0%和36.1%。

畢業生就業狀況學科差異顯著

每個學科都不乏高質量的就業

綜合上述實證研究結果,工科類的畢業落實率最高,工科類專科生和博士生的月起薪最高,工科類在製造、建築和採礦業等行業就業的佔比最高;社科類的畢業落實率次高,社科類本科生和專業碩士生的月起薪最高,社科類在金融、IT和房地產等行業就業的佔比最高;理科類的畢業落實率排在第三位,理科類學術碩士生的月起薪最高,理科類就業的行業分佈較為分散。

儘管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存在較為顯著的學科差異,但這是群體性的差異,反映的是較為宏觀層面的情況。在每個學科類中,對於畢業生個體而言都不缺乏高收入、高滿意度的高質量就業情況。因此,所謂的“好專業/好學科”是相對的,與個人的偏好和主觀評價有關係。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從發展階段看,2018年我國人均GDP接近1萬美元;從產業結構看,2018年我國第三產業在增加值中的佔比達到52.2%;從科技發展看,2018年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超過1000家,位列全球第二。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使得社會對人才結構的需求發生了轉變,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機遇。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的發言中強調,“要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調整優化高校區域佈局、學科結構、專業設置,建立健全學科專業動態調整機制。”

近年來,教育部尤其注重各地區各高校的學科專業建設,強調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合理控制各專業招生規模,調整優化人才培養結構,保障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2019年3月25日,教育部公佈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其中,全國各大高校新增備案最多的4個本科專業分別是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196所)、機器人工程(101所)、智能科學與技術(96所)、智能製造工程(50所);新增審批最多的3個本科專業分別是人工智能(35所)、網絡空間安全(25所)、會計學(13所)。由此可見,高等學校學科專業的設置與調整工作隨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變化而變化。

更多內容:

來看看2018年的最新數據這些專業撤銷較多

看点丨416个本科专业撤销!你的专业还在吗?(附名单)

這些學校撤銷專業較多

看点丨416个本科专业撤销!你的专业还在吗?(附名单)

撤銷的本科專業名單

看点丨416个本科专业撤销!你的专业还在吗?(附名单)看点丨416个本科专业撤销!你的专业还在吗?(附名单)
看点丨416个本科专业撤销!你的专业还在吗?(附名单)

來源丨中國普法

審核丨郭振宇

新浪微博紅山檢察

今日頭條:紅山檢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