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這種外來重要農業害蟲已入侵廣東,必須行動起來!

說到外來物種入侵,

大家會想到不少生物,

如紅火蟻、鱷雀鱔、福壽螺、美國白蛾等

這些物種都給我們的農業環境

帶來了不少損失,

有些還對人有攻擊性~

重要!這種外來重要農業害蟲已入侵廣東,必須行動起來!

福壽螺 經常出現在稻田裡,啃食幼苗根莖,嚴重影響農作物產量,而且它繁殖迅速,現在南方的稻田裡還有發現,屬於危害較大的一種。福壽螺還傳播廣州管圓線蟲等疾病,人食用生的或加熱不徹底的福壽螺後即可被感染。

重要!這種外來重要農業害蟲已入侵廣東,必須行動起來!

紅火蟻 由於它的巢穴比一般螞蟻要深,所以在剛開始發現時很難處理,而且攻擊性強,被蜇到的人一定要及時就醫,否則疼痛難忍,敏感體質者甚至有生命危險。

今天,農業君要介紹的這種外來物種叫

草地貪夜蛾

這種害蟲已經危害了非洲幾十個國家的作物,

2018年7月來到了亞洲,

對玉米、甘蔗、棉花、高粱、水稻、牧草

都有較大破壞力

且它的繁殖能力特別強~

必須馬上行動起來了!

重要!這種外來重要農業害蟲已入侵廣東,必須行動起來!

我省草地貪夜蛾有關情況

草地貪夜蛾發生危害情況

草地貪夜蛾俗稱秋粘蟲,是2018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向全球發佈預警的重要農業害蟲,具有遷飛能力強、繁殖倍數高、暴食危害重、防治難度大等特點。

  • 草地貪夜蛾原產於美洲大陸;
  • 2016年初被首次發現入侵非洲西部並暴發成災,隨後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44個國家蔓延危害。
  • 2018年在非洲玉米毀種面積佔總播種面積的5-6%,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0-30億美元。
  • 2018年7月,草地貪夜蛾首次傳入亞洲地區的也門與印度,隨後相繼在斯里蘭卡、孟加拉、泰國、緬甸發現。
  • 2019年1月,我國雲南省首次發現草地貪夜蛾入侵危害,隨後,廣西和我省相繼發現該蟲。

據報道,草地貪夜蛾分為玉米品系和水稻品系,前者取食危害玉米、甘蔗、棉花和高粱,後者主要取食水稻和各種牧草,目前入侵亞洲的為玉米品系

我省最早於4月23日確認在廣州市增城區發現草地貪夜蛾入侵危害玉米。截至5月8日,全省6市16個縣(市、區)已確定發生草地貪夜蛾,包括廣州的增城、從化、花都,河源連平,惠州龍門,江門的開平、恩平、台山和新會,陽江的陽春、江城、陽東,湛江赤坎、麻章、雷州和廉江。全省發生面積2804畝,其中花都、龍門和廉江發生面積較大,發生面積分別為1568畝、605畝和320畝,廉江、從化、連平、台山、陽東、龍門發生危害較重,有蟲株率分別為70%、20.7%、19.8%、17.5%、12.5%和11.0%。

重要!這種外來重要農業害蟲已入侵廣東,必須行動起來!

草地貪夜蛾形態特徵和生物學習性

草地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也稱秋黏蟲,屬於鱗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原產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廣泛分佈於美洲大陸,是當地重要的農業害蟲。隨著國際貿易活動的日趨頻繁,草地貪夜蛾現已入侵到撒哈拉以南的44個非洲國家,亞洲的印度、孟加拉、斯里蘭卡、緬甸相繼發現危害,有進一步向以東南亞、大洋洲和中國南部為主的亞洲其他地區入侵蔓延的態勢。

1、為害狀

幼蟲取食葉片可造成落葉,其後轉移為害。有時大量幼蟲以切根方式為害,切斷種苗和幼小植株的莖;幼蟲可鑽入孕穗植物的穗中,可取食番茄等植物花蕾和生長點,並鑽入果實中。種群數量大時,幼蟲如行軍狀,成群擴散。在玉米上,1-3齡幼蟲通常在夜間出來為害,多隱藏在葉片背面取食,取食後形成半透明薄膜“窗孔”。低齡幼蟲還會吐絲,藉助風擴散轉移到周邊的植株上繼續為害。4-6齡幼蟲對玉米的為害更為嚴重,取食葉片後形成不規則的長形孔洞,也可將整株玉米的葉片取食光,嚴重時可造成玉米生長點死亡,影響葉片和果穗的正常發育。此外,高齡幼蟲還會蛀食玉米雄穗和果穗。

重要!這種外來重要農業害蟲已入侵廣東,必須行動起來!

重要!這種外來重要農業害蟲已入侵廣東,必須行動起來!

重要!這種外來重要農業害蟲已入侵廣東,必須行動起來!

▲玉米為害狀

2、形態特徵

成蟲

翅展32-40mm。前翅灰色至深棕色,雌蟲灰色至灰棕色;雄蟲前翅深棕色,具黑斑和淺色暗紋,翅痣呈明顯的灰色尾狀突起。後翅灰白色,翅脈棕色並透明。雄蟲外生殖器抱握瓣正方形。抱器末端的抱器緣刻缺。雌蟲交配囊無交配片。

重要!這種外來重要農業害蟲已入侵廣東,必須行動起來!

▲草地貪夜蛾成蟲(左為雌蛾,中、右為雄蛾)

重要!這種外來重要農業害蟲已入侵廣東,必須行動起來!

▲草地貪夜蛾成蟲

卵呈圓頂型,直徑0.4 mm,高為0.3 mm,通常100-200粒卵堆積成塊狀,卵上有鱗毛覆蓋,初產時為淺綠或白色,孵化前漸變為棕色。

重要!這種外來重要農業害蟲已入侵廣東,必須行動起來!

▲草地貪夜蛾卵塊和初孵幼蟲

幼蟲

6個齡期,偶為5個。初孵時全身綠色,具黑線和斑點。生長時,仍保持綠色或成為淺黃色,並具黑色背中線和氣門線。老熟幼蟲體長35-50mm,在頭部具黃白色倒 Y型斑,黑色背毛片著生原生剛毛(每節背中線兩側有2根剛毛)。腹部末節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個黑斑。如密集時(種群密度大,食物短缺時),末齡幼蟲在遷移期幾乎為黑色。幼蟲共6齡,體色和體長隨齡期而變化,低齡幼蟲體色呈綠色或黃色,體長6-9mm,頭呈黑或橙色。高齡幼蟲多呈棕色,也有呈黑色或綠色的個體存在,體長30-50mm,頭部呈黑、棕或者橙色,具白色或黃色倒“Y”型斑。幼蟲體表有許多縱行條紋,背中線黃色,背中線兩側各有一條黃色縱條紋,條紋外側依次是黑色、黃色縱條紋。草地貪夜蛾幼蟲最明顯的特徵是其腹部末節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個黑斑,頭部呈明顯的倒“Y”型紋。

重要!這種外來重要農業害蟲已入侵廣東,必須行動起來!

▲草地貪夜蛾幼蟲

(圓圈分別表示頭部倒Y形黃色縱條紋、正方形排列的4個黑斑)

蛹呈橢圓形,紅棕色,長14-18 mm,寬4.5 mm。老熟幼蟲落到地上借用淺層(通常深度為2-8 cm)的土壤做一個蛹室,土沙粒包裹的蛹繭在其中化蛹。亦可在為害寄主植物如玉米穗上化蛹。

重要!這種外來重要農業害蟲已入侵廣東,必須行動起來!

▲草地貪夜蛾蛹、蛹室和繭

3、生物學習性

01、寄主廣泛性。

草地貪夜蛾為多食性,可為害80餘種植物,嗜好禾本科,最易為害玉米、水稻、小麥、大麥、高粱、粟、甘蔗、黑麥草和蘇丹草等雜草;也為害十字花科、葫蘆科、錦葵科、豆科、茄科、菊科等,棉花、花生、苜蓿、甜菜、洋蔥、大豆、菜豆、馬鈴薯、甘薯、苜蓿、蕎麥、燕麥、菸草、番茄、辣椒、洋蔥等常見作物,以及菊花、康乃馨、天竺葵等多種觀賞植物(屬),甚至對蘋果、橙子等造成危害。

02、為害嚴重性。

草地貪夜蛾以危害玉米最為嚴重。據統計,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草地貪夜蛾為害可造成玉米減產20%。在一些經濟條件落後的地區,其為害造成的玉米產量損失更為嚴重,比如在中美洲的洪都拉斯,其為害可造成玉米減產40%,在南美的阿根廷和巴西,其為害可分別造成72%和34%的產量損失。2017年9月,國際農業和生物科學中心報道,僅在已被入侵的非洲12個玉米種植國家中,草地貪夜蛾為害可造成玉米年減產830萬到2060萬噸,經濟損失高達24.8億到61.9億美元。

03、生態多型性。

草地貪夜蛾分為玉米品系和水稻品系兩種單倍型,前者主要取食為害玉米、棉花和高粱,後者主要取食為害水稻和各種牧草。這兩種單倍型外部形態基本一致,但在性信息素成分、交配行為以及寄主植物範圍等方面具有明顯差異。草地貪夜蛾完成一個世代要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蟲態,其世代長短與所處的環境溫度及寄主植物有關。

04、適生廣泛性。

草地貪夜蛾的適宜發育溫度為11-30℃,在28℃條件下,30天左右即可完成一個世代,而在低溫條件下,需要60-90天。由於沒有滯育現象,在美國,草地貪夜蛾只能在氣候溫和的南佛羅里達州和德克薩斯州越冬存活,而在氣候、寄主條件適合的中、南美洲以及新入侵的非洲大部分地區,可週年繁殖。

05、遷飛擴散性。

草地貪夜蛾成蟲可在幾百米的高空中藉助風力進行遠距離定向遷飛,每晚可飛行100 km。成蟲通常在產卵前可遷飛100 km,如果風向風速適宜,遷飛距離會更長,有報道稱草地貪夜蛾成蟲在30 小時內可以從美國的密西西比州遷飛到加拿大南部,長達1600 km。

06、其他生物習性。

成蟲具有趨光性,一般在夜間進行遷飛、交配和產卵,卵塊通常產在葉片背面。成蟲壽命可達兩至三週,在這段時間內,雌成蟲可以多次交配產卵,一生可產卵900-1000粒。在適合溫度下,卵在2-4天即可孵化成幼蟲。幼蟲有6個齡期,高齡幼蟲具有自相殘殺的習性。

省農業農村廳採取的工作措施

自2019年1月11日我國雲南首次發現草地貪夜蛾入侵以來,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黨組高度重視,廳領導組織相關負責處室(單位)和專家進行專題討論、研究和部署,督促指導各地強化責任意識,主動擔當作為,全力阻截其蔓延危害。

嚴密監測,防範入侵擴散風險。2019年1月24日,省農業農村廳下發了《關於加強草地貪夜蛾監測防控工作的通知》,及時組織各地技術人員加密監測預警,在與廣西等已發省(區)毗鄰的市縣和玉米、甘蔗主產區的59個縣(市、區)設立重點監測點,發放性誘監測裝備735套,架設高空測報燈和自動蟲情測報燈,開展系統監測調查,及時掌握髮生與擴散動態,力爭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預警。

重要!這種外來重要農業害蟲已入侵廣東,必須行動起來!

迅速行動,及時掌握髮生動態。2019年4月中旬,接到廣州市增城區發現疑似草地貪夜蛾入侵報告後,我廳迅速行動,組織工作人員到增城區荔城鎮棠廈村和蔡村實地調查,將疑似樣品寄送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技中心鑑定。4月23日,全國農技中心專家鑑定確認增城區樣品為草地貪夜蛾。我廳於4月26日發佈“警惕草地貪夜蛾發生危害”農作物病蟲情報、4月30日下發了《關於開展草地貪夜蛾危害調查的通知》,組織全省開展草地貪夜蛾危害調查和應急防控。

精心組織,有效遏制發生危害。為遏制草地貪夜蛾的蔓延危害,我廳精心組織開展應急防控,成立廣東省草地貪夜蛾防控技術指導專家組,分片負責草地貪夜蛾監測防控技術指導工作。於4月25日在全省高效低風險農藥使用技術培訓班上,邀請有關專家講授草地貪夜蛾監測防控技術知識;4月29日下午,在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植物重大災害預警與綜合防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方向小組會議上專題研究草地貪夜蛾入侵危害風險評估和防控技術方法。同時,積極組織發生區農業農村部門參照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技中心制定的《2019年草地貪夜蛾防控技術方案(試行)》,科學指導農民開展應急防治,全力遏制草地貪夜蛾蔓延危害。

下一步工作舉措

據專家分析,廣東是草地貪夜蛾的合適棲息地,該蟲將在我省各地棲息越冬、週年繁殖和危害。我省2018年玉米種植面積284萬畝,目前草地貪夜蛾屬點狀零星發生。為加強草地貪夜蛾防控工作,遏制其蔓延危害,下一步,省農業農村廳將重點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 繼續組織各地農業農村部門開展田間調查,在玉米和甘蔗主產區加密設置蟲情監測點,準確掌握草地貪夜蛾入侵危害情況,及時發佈最新預警信息,加強應急防控技術分類指導,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及時有效遏制草地貪夜蛾的發生、擴散和危害,保障農業生產安全。
  • 開展聯合攻關研究,組織省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等科研院所的專家團隊開展化學藥劑篩選、遷飛習性、生態適應性和抗藥性等技術攻關研究,儘快制定廣東省草地貪夜蛾相關技術方案和規程。
  • 組織開展宣傳培訓,採取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以及舉辦培訓班等形式,向基層農技人員和廣大農戶宣傳普及草地貪夜蛾的識別和防控知識,廣泛發動群眾,開展群查群防群治工作,提高科學防範意識和水平。

看了以上內容,

我們知道了草地貪夜蛾雖個體不大

但是破壞力非常強,

對作物為害大,

必須慎之又慎,

防治措施也得做起來了!

重要!這種外來重要農業害蟲已入侵廣東,必須行動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