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製造業向越南轉移,越南將超越我國成為“世界代工廠”?

從上個世紀末開始,我國就一直是一個以第三產業為主的國家,一度被稱為世界代工廠。由於中國人吃苦耐勞、任勞任怨,而且相對勞動力價格較低,所以很多大型企業都願意尋找中國工廠代工。

全球製造業向越南轉移,越南將超越我國成為“世界代工廠”?

尋找中國代工一方面可以節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享受我國的相關福利性政策。對於來華企業,國家都會給予一定的扶持,包括放寬銀行貸款的相關限制,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富士康應運而生,成為中國加工的代名詞。

但是現在據悉,我國本土的製造商已經開始將自己的生產線從國內向更低成本的國家轉移。更多企業開始把目光投向第三世界國家,而這些國家中的佼佼者,就非越南莫屬了。其實這種轉移是可以預見的,那到底是什麼原因把他們趕向越南呢?

全球製造業向越南轉移,越南將超越我國成為“世界代工廠”?

原因有三:

一、隨著中國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過去的那種低價勞動力已經很難再找到了,企業只能被動的增加員工工資,才能留住原來的人。另一方面隨著中國關稅的不斷增加,他們已經很難再享受到原來的福利性政策,甚至還會有相對更嚴苛的新政策出臺。企業的用人成本極大提高,所以選擇搬走。

二、我國的科技在近年來迎來了一次井噴式的發展,各種高精尖行業開始出現。傳統的製造業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少,這些代工企業早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的市場環境,代加工顯得越來越困難。我國的經濟重心也開始轉移向高科技和研發領域,傳統制造業在國家經濟中的佔比越來越低。

三、更多的就業出現,給了從業者更多選擇的機會。就當下來說,他們在相同的工資情況下,已經可以找到更輕鬆的工作,並不會一味地選擇進廠。除此之外,更多的大學畢業生流入市場, 他們接受過相對較高的教育,能對自己和將要進行的工作有著清晰的定位。他們更願意選擇一些技術性相對較高的工作,而不會去選擇傳統的代加工行業。如此一來,企業如果想要維持原有規模就必定要開出更吸引他們的條件,而這樣企業就有可能面臨虧損問題,還不如搬到人才更便宜的地方去。

正是由於這三點原因,讓收益本就不大的代加工產業面臨最大的危機,從而不得不退出中國市場,去尋找更加廉價的勞動力和更低的生產成本。

反觀越南,擁有著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和低廉的土地成本。作為一個第三世界國家,越南有著極好的發展前景,隨著中國新絲綢之路政策的推行,周邊國家的收益是巨大的。另一方面,越南也效仿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的政策,給外國投資者提供福利性政策大量吸引外國資本。

根據越南有關部門發佈的數據,去年1-8月,越南共吸引外國投資112.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9.2%。其實2017年,越南共收到外資175億美元,就已經創下了歷史新高。

據估計,越南在未來數年內,會繼續放寬相關政策吸引大量外國資金直接流入。其實對越南來說,這也是在緩解國內市場不穩定造成的經濟動盪。

不過,雖然越南的經濟前景看上去一片光明,但是也並非沒有風險。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的小幅震盪,對周邊國家的扶持性政策必將放緩。另一方面,隨著全球油價的複雜變動,越南國內的通貨膨脹也是投資者必須要考慮的事情。

全球製造業向越南轉移,越南將超越我國成為“世界代工廠”?

因此,越南在未來的發展方向上,必將繼續向這方面發展。而相比可估計風險,市場的巨大潛力一定會繼續吸引投資。越南有一天會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代工廠也不是不可能,畢竟不論是用人方面,還是成本方面,越南相對中國都要低得多。

除此之外,所有的第三世界國家都可能是這些代加工企業的下一個目標。這也算是這些企業在現今全球經濟態勢下,作出的適應性改變。畢竟作為企業來說,經濟效益才是他們最關注的事情,自然是哪裡便宜就往哪裡走。由此看來,代加工企業的集體“搬遷”彷彿是早就註定好的一件事。

對我國來說,與其對代加工企業的外遷患得患失,還不如集中精力發展科技行業,畢竟未來還得靠這些。這件事,你們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