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鞋頭為何都有高高的鞋翹?傳說暗藏刀片用作女性自衛祕器

喜歡看古裝歷史劇的同學就會發現,寬袍大袖的古人,腳下總會蹬一雙鞋尖上翹的鞋子,鞋翹即翹頭鞋上翹的部分,鞋翹是中國古鞋的代表性特徵。你知道其中隱藏的秘密嗎?

一、古代鞋頭為何高高翹起

古代鞋頭為何都有高高的鞋翹?傳說暗藏刀片用作女性自衛秘器

古人在鞋上繡鴛鴦一類飛禽圖案做裝飾的現象並不鮮見。特別是漢唐以後,婦女常用鴛鴦圖案裝飾鞋履,成為潮流。

唐代詩人令狐楚在《雜曲歌辭遠別離》一詩裡即說:“玳織鴛鴦履,金裝翡翠簾。”這裡的“鴛鴦履”並非顏色不一的鴛鴦鞋,而是一種做工精細、在鞋頭繡有鴛鴦的精美女鞋。

除了繡鴛鴦,還有的在鞋頭上繡鳳頭、雀頭、伏鳩等圖案,相應稱為“鳳頭履”、“雀頭履”、“伏鳩頭”等。這些鞋的共同特徵是鞋尖翹起,古人稱之為“鞋翹”。

古代鞋頭為何都有高高的鞋翹?傳說暗藏刀片用作女性自衛秘器

鞋翹設計雖然不是中國獨有,卻是中國古鞋的代表性特徵。古代男鞋女鞋都是翹頭,區別一度“男方女圓”。到漢代出現了革命性的履頭絇分歧設計,即所謂“歧頭履”。

此後,即便是草麻質地的鞋子也會設計出高頭鞋翹。隋唐時期,女鞋的款式變化主要在鞋頭上,或圓或方或尖,或增至數層,但均是高頭鞋翹設計。

始於五代的尖足鞋,即“三寸金蓮”,到了宋代,便產生了翹尖小腳鞋。宋人所畫《女孝經圖》中女像即著這種紅翹尖履。南宋墓甚至還出土了鞋翹高達七、八釐米的尖足銀鞋。

二、古人的鞋子為何鞋尖往上翹

古代鞋頭為何都有高高的鞋翹?傳說暗藏刀片用作女性自衛秘器

我國鞋翹始於先秦,青海出土的氏族時期的陶器上畫有一人。足上不僅已著鞋,而且鞋尖上翹。這應被視為我國最早的鞋翹形象資料了。

春秋時,已對履頭前翹十分重視,並有專門記載。《儀禮士喪禮》曰:“蒸結於附,連絢。”絢是古時鞋頭上的裝飾,有孔,可以穿繫鞋帶。

至漢代才見履頭絢有分歧,稱為歧頭履。南北朝時,鞋飾豐富,款式各異,主要也表現在鞋翹上。其時,女鞋鞋翹還有多瓣形的,一般鞋頭都很高。

古代鞋頭為何都有高高的鞋翹?傳說暗藏刀片用作女性自衛秘器

明代受元朝服飾的影響,靴子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但由於明制嚴格規定了穿鞋等級,故一般土民仍以穿鞋為主,其製鞋技藝水平的提高也仍以鞋翹為標誌。

清代後,女子普遍穿著高底鞋,“金蓮”和圓頭圓口鞋,男子除著靴外,所穿布鞋式樣和現在相差不多。因此,清代鞋飾日趨形成“平頭鞋”新格局。

清代以後,西南、西北的少數民族以及蒙、朝鮮等族鞋飾仍保留著濃郁的鞋翹色彩。至今,這些地區和民族的繡花鞋,傳統蒙靴及朝鮮族勾背鞋都飾有高起的鞋翹。

三、古鞋何以會出現鞋翹

古代鞋頭為何都有高高的鞋翹?傳說暗藏刀片用作女性自衛秘器

古人為何在意鞋翹?不僅是中國的,而且是世界的鞋文化領域值得研究的間題,因為中外古鞋都曾經有過凡千年的鞋翹歷史。中國鞋翹究其式樣和規制,大體這些原因。

首先中國古代男女服飾皆以裙袍為主體,鞋翹可用來托住裙邊,不至跌滑。其次行走時鞋翹,有警戒作用,使穿者免受傷害。最後是鞋翹與鞋底系一體,這樣鞋底與鞋幫便不宜開裂耐穿。

另外,鞋翹一般與鞋底相接,而鞋底牢度大大優於鞋面,可延長鞋飾壽命。這些是古人在長期實踐中所摸索出的規律,具有一定實用價值和科學性。這些都充分體現古代勞動人的智慧。

古代鞋頭為何都有高高的鞋翹?傳說暗藏刀片用作女性自衛秘器

實際上,鞋翹設計還包含古人樸素的良好願望,穿上鞋尖高高的鞋子,是不是“步步高昇”?還有鞋翹設計和古屋頂上翹的建築設計實系一個理念,使鞋子輕盈風格變得突出。

鞋翹的秘密並不僅限於此,它還有防身、自衛的考慮。貴州苗族女性過去在做鞋翹時往往在鞋翹裡暗藏刀片,在遭遇性侵之際,這刀片就是擊退色狼、保護貞潔的秘器。

總之,中國古鞋的典型特點就是鞋尖上翹。文字史料記載鞋尖上翹始於先秦,但是考古研究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到商朝時期,鞋尖上翹就很普遍了。再後來,鞋飾豐富,但主要也表現在鞋翹上。各位看官,您說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贊、評論、收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